男女主角分别是吉姆皮特的其他类型小说《第三通恐吓电话吉姆皮特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弃砖从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连环恐吓警探吉姆推开警局玻璃门时,肩章上的雨水还在往下滴。搭档皮特迎上来,手机屏幕亮着未接来电记录:“市中学13:30又接恐吓电话,这次对方说‘炸弹10分钟后爆炸’,校长直接启动一级疏散。防爆组已经待命,咱们得马上走。”吉姆的手指在腰间的配枪皮套上顿了顿——半个月前的场景突然在脑海里闪回:第一次恐吓电话是在3月25日中午12:45,对方用变调器处理过的声音说“15分钟后炸弹爆炸”,等他们带着警犬搜遍化学实验室和体育馆,只在男厕发现半张被水洇湿的数学试卷,背面用红笔写着“解脱吧”。公共电话亭的定位显示,通话地点在学校北门的便利店旁,监控录像里,12:38分有个戴棒球帽的男生路过,帽檐压得太低,看不清脸。“第二次电话是今天上午10:...
《第三通恐吓电话吉姆皮特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一、连环恐吓警探吉姆推开警局玻璃门时,肩章上的雨水还在往下滴。
搭档皮特迎上来,手机屏幕亮着未接来电记录:“市中学13:30又接恐吓电话,这次对方说‘炸弹10分钟后爆炸’,校长直接启动一级疏散。
防爆组已经待命,咱们得马上走。”
吉姆的手指在腰间的配枪皮套上顿了顿——半个月前的场景突然在脑海里闪回:第一次恐吓电话是在3月25日中午12:45,对方用变调器处理过的声音说“15分钟后炸弹爆炸”,等他们带着警犬搜遍化学实验室和体育馆,只在男厕发现半张被水洇湿的数学试卷,背面用红笔写着“解脱吧”。
公共电话亭的定位显示,通话地点在学校北门的便利店旁,监控录像里,12:38分有个戴棒球帽的男生路过,帽檐压得太低,看不清脸。
“第二次电话是今天上午10:30?”
吉姆跟着皮特往车库跑,雨水在地面砸出密集的坑。
“对,正好是数学期中考试。”
皮特发动警车,警灯在雨幕里划出红色弧线,“校长查了前两次的缺勤记录,第一次96人缺课,第二次缩小到3个男生——鲍勃、莱斯特,还有你儿子戴夫。”
吉姆的后背猛地绷直,掌心沁出冷汗。
上周他在戴夫的书包里发现过被撕成碎片的试卷,37分的大红字像道狰狞的伤口。
昨天早餐时,儿子盯着电视里的校园爆炸新闻说:“要是不用考试就好了。”
当吉姆踩着积水冲进操场时,最后一批学生正从教学楼涌出。
穿蓝色校服的少年们在雨中奔跑,戴夫的身影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没像其他学生那样往操场中央跑,而是贴着围墙边缘,校服领口的校徽在路灯下反光,像枚生锈的金属徽章。
吉姆注意到,儿子的右手正往裤兜深处塞什么东西,指尖闪过手机的银色边框。
防爆组的同事抬着检测仪冲上楼梯时,吉姆转身走向操场角落的梧桐树。
树皮上钉着块褪色的木牌:“2023届毕业生赠”。
他记得戴夫曾说,这是学长们为了纪念“被埋在树下的时间胶囊”而立的——当然,后来被证实只是个装着旧试卷的铁盒。
“这次搜索范围扩大到教职工办公室。”
校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晚风摇晃,像只想要挣脱牢笼的鸟。
二、上门盘查警车在莱斯特家门前的石子路上碾出细碎的响声。
铁锈色的邮箱歪挂在篱笆上,门牌“王”字的金边剥落了一半,露出底下斑驳的蓝漆——和莱斯特课桌上那本《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封面颜色一模一样,吉姆记得,书脊上还贴着张褪色的消防徽章贴纸。
开门的男人穿着洗旧的藏青色工装,左胸口绣着“社区消防队”的标志。
他的手掌在门把手上停顿了两秒,才挤出笑容:“警官您好,我是莱斯特的父亲王建军。”
语气里带着刻意的利落,像在背诵台词。
皮特亮出警徽:“我们想和莱斯特聊聊。
今天学校的出勤记录显示他没来上课。”
王建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工装裤口袋里的钥匙串叮当作响:“孩子有点感冒……”话音未落,后院传来木门吱呀的声响,一个金发少年赤脚踩过湿草坪,泳裤还在往下滴水,毛巾松松垮在肩上,露出左手臂上三道平行的红色划痕——和第三次电话亭的铁锈毛刺形状分毫不差。
吉姆的手指蜷进掌心。
昨天在戴夫的卧室,他曾在床底发现半片带锈迹的创可贴,边缘的撕裂痕迹和这三道划痕的间距惊人相似。
“爸,我去河里游泳了。”
莱斯特甩了甩头发,水珠溅在玄关的瓷砖上,形成深色的圆点,“水温比上周暖和。”
他抬头看见警察,睫毛上的水珠突然凝住了。
王建军的耳尖瞬间通红,钥匙串在口袋里绞成一团:“我、我让他在家休息,可这孩子闲不住……”皮特蹲下身,视线与莱斯特平齐:“今天下午1点25分,南门公园的便利店老板看见你买了汽水。
那时学校正在进行第三次疏散,而电话亭就在便利店斜对面。”
他抽出照片,“这是你手上的伤?
和电话亭的铁锈吻合。”
莱斯特的手指下意识地蜷向掌心,划痕在灯光下泛着粉白:“是爬树时被树枝刮的。”
他望向父亲,后者正盯着墙上挂着的“优秀消防员”奖状,喉结动了动,却没说话。
吉姆注意到玄关鞋柜上摆着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各类徽章:社区服务奖、游泳比赛铜牌、还有枚歪扭的金属片,像是自制的“侦探徽章”——和戴夫藏在抽屉深处的那个
塞进团湿棉花。
他想起第一次接到恐吓电话时,戴夫书包里的那张“解脱吧”纸条,想起第二次在出勤表上看见儿子名字时,指甲掐进掌心的疼痛,想起第三次在电话亭发现红土脚印时,本能地用鞋跟抹去痕迹的瞬间。
“第三次电话是我打的。”
吉姆听见自己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警号牌在胸前发烫,“当皮特说嫌疑人只剩你和莱斯特,当我看见你鞋底的红土,当我想起你去年在消防演习时说‘爸爸穿制服的样子像超人’……”他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张照片:戴夫在第三次电话亭前,校服领口的校徽闪着光,背景是棵正在落叶的梧桐树,“我怕你被带走,怕你眼神里的光熄灭,所以我戴上棒球帽,用围巾捂住嘴,按下了那串号码。”
戴夫的睫毛剧烈颤动,校徽带子在指间绷成直线:“所以你故意把电话亭选在莱斯特家附近,故意留下铁锈划伤的线索,甚至让他父亲的消防队记录出现在通话时间里……对不起。”
吉姆的声音轻得像片梧桐叶,“我本该是抓犯人的人,却成了制造恐慌的共犯。”
冰箱突然“咔嗒”一声,停止了运转。
戴夫走到父亲面前,伸手扯平他皱巴巴的警服领口:“莱斯特的爸爸昨晚去了医院,对吧?
鲍勃的猩红热其实早就好了,是莱斯特替他打了掩护,因为鲍勃帮我们伪造了考勤表。”
他举起那张考勤表,背后用荧光笔写着三个名字:戴夫、莱斯特、鲍勃——三个总在梧桐树下讨论“如何让学校停课”的男孩。
吉姆闭上眼,看见莱斯特手臂上的三道划痕,想起戴夫抽屉里的侦探徽章,还有鲍勃书包里的电路板图纸。
原来所有线索都是他们故意留下的,像场笨拙的寻宝游戏,而作为父亲的他,终究还是掉进了儿子设下的温柔陷阱。
“我们去警局吧。”
戴夫的手指扣住父亲的手腕,温度比想象中更暖,“莱斯特说,真正的侦探不会让无辜的人背锅。”
他低头看着自己校服上的红土印,突然笑了,“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先告诉你——”他从口袋里掏出张揉皱的纸,展开来,是张数学试卷,分数栏写着“68”,旁边画着个戴着警帽的卡通警察,正牵着男孩的手走
这位中年男人的领带歪在锁骨处,“第三次电话里,对方说‘炸弹藏在最显眼的地方’,这算什么提示?”
吉姆没接话,目光落在校长手中的出勤表上。
第三次缺勤名单只有91人,比前两次少了5个。
皮特正在旁边用红笔圈画,三个名字被粗线标出:鲍勃·陈、莱斯特·王、戴夫·霍克。
其中“戴夫”的名字下划着双横线,旁边标注:“13:15签到回班,有班长签字”。
“第三次电话是13:30打的。”
皮特戳了戳出勤表,“戴夫13:15就回到教室,理论上没时间跑去南门公园的电话亭——但莱斯特和鲍勃的记录有问题。”
“鲍勃怎么了?”
吉姆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
“他第二次缺勤时,书包里被同学发现有电路板图纸。”
皮特压低声音,“不过后来查出来是科学课作业,那孩子想做个简易门铃。
但莱斯特……”他指了指另一个名字,“这小子前两次缺勤都没请假,第三次直接装病在家。
刚才我打电话给社区便利店,老板说13:25见过他买汽水,而南门公园的电话亭就在便利店斜对面。”
校长办公室里,松木家具的气味混着复印机的油墨味。
秘书送来的出勤表边缘还带着体温,吉姆接过时,注意到第三次缺勤记录的“备注栏”里,莱斯特的名字后写着:“父亲来电称感冒,无医院证明”。
“第一次电话后,我们排查了所有公共电话亭的通话记录。”
皮特敲了敲桌面,三张照片被推到校长面前,“三个电话分别来自北门便利店、东侧公交站台、南门公园的座机,全在学校1公里范围内。
最巧的是,第二次通话的公交站台旁,上周刚修过一棵歪脖子树——莱斯特的父亲是社区消防员,参与过那次修剪,你说这孩子会不会……等等。”
吉姆突然插话,“第二次电话是数学考试当天,戴夫也在缺勤名单里。”
他故意忽略皮特骤然绷紧的肩膀,“他说自己发烧,但家里的体温计显示……警探,”校长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叹息,“戴夫今天下午回校时,我注意到他鞋底沾着泥土——和南门公园新铺的红土一模一样。
不过,”他指了指照片里的电话亭,“那个
向电话亭,“我其实能考及格,只是……只是想让我多看看你。”
吉姆接过试卷,卡通警察的警号牌上,歪歪扭扭写着“DAD”。
他突然想起莱斯特家墙上的“优秀消防员”奖状,想起王建军按掉医院电话时的神情——原来每个父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修补孩子心里的裂痕。
警车的警报声在远处响起,像段未完成的童谣。
吉姆摸了摸戴夫的头,指尖掠过他后颈的绒毛,那里还留着婴儿时期的淡淡奶香。
“走吧,”他说,“这次,我们一起面对。”
戴夫点点头,把校徽端正地别在领口。
厨房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正爬上电话亭的玻璃,在渐暗的天色里,投下两道交叠的剪影——像父亲与儿子,终于在真相面前,站成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