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玲珑陌珩的其他类型小说《玲珑怒火踏山河苏玲珑陌珩完结文》,由网络作家“穗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陛下,臣在北境所为,皆因当时粮草不济,将士冻馁,若不取蛮人粮草,恐军心动摇,边关失守。事急从权,实属无奈之举。若有违军纪之处,臣甘愿受罚。”我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违纪”,又点明了原因和功绩,将皮球踢了回去。那位御史还要争辩,却被李思源一个眼神制止了。李思源笑呵呵地站出来打圆场:“陛下,陌将军年轻有为,一心为国,虽行事略有不妥,然功大于过。北境艰苦,粮草转运不易,兵部也当自省啊。”他轻轻巧巧地将责任推给了王崇。王崇脸色难看,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丞相所言极是,兵部定当加紧督办粮草事宜。”小皇帝看看我,又看看李思源和王崇,最后将目光投向了谢澜安。谢澜安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清冷:“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陌将军临机决断,保北境不失,...
《玲珑怒火踏山河苏玲珑陌珩完结文》精彩片段
陛下,臣在北境所为,皆因当时粮草不济,将士冻馁,若不取蛮人粮草,恐军心动摇,边关失守。
事急从权,实属无奈之举。
若有违军纪之处,臣甘愿受罚。”
我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违纪”,又点明了原因和功绩,将皮球踢了回去。
那位御史还要争辩,却被李思源一个眼神制止了。
李思源笑呵呵地站出来打圆场:“陛下,陌将军年轻有为,一心为国,虽行事略有不妥,然功大于过。
北境艰苦,粮草转运不易,兵部也当自省啊。”
他轻轻巧巧地将责任推给了王崇。
王崇脸色难看,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丞相所言极是,兵部定当加紧督办粮草事宜。”
小皇帝看看我,又看看李思源和王崇,最后将目光投向了谢澜安。
谢澜安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清冷:“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陌将军临机决断,保北境不失,功不可没。
至于军纪,小惩大诫即可。
此事,不必再议。”
他一锤定音。
李思源和王崇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他们没能借此事打压我,反而让我得到了摄政王的“维护”。
我心中冷笑。
谢澜安,你又在演哪一出?
你是在保护我,还是在利用我,来平衡朝堂的势力?
朝会散后,我走出金銮殿。
阳光刺眼。
身后传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陌将军,真是好手段,年纪轻轻,不仅会打仗,连这朝堂上的门道,也摸得如此清楚。”
我回头,是兵部尚书王崇。
他肥胖的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眼中却满是怨毒。
“王大人谬赞了,”我淡淡回应,“末将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哼,”王崇冷笑一声,“年轻人,还是不要太气盛的好。
这京城的水,可比北境的沙场,要深得多,也浑得多。”
“多谢王大人提醒,”我微微颔首,眼中寒光一闪,“不过,末将倒是觉得,水再深再浑,总有清澈见底的一天。
那些藏在污泥里的东西,迟早会被揪出来。”
说完,我不再理会他铁青的脸色,转身离去。
我知道,梁子,已经结下了。
而这,仅仅是开始。
9回到将军府,我脱下沉重的官袍,换上一身轻便的黑色劲装。
白天的朝堂交锋,只是序幕。
真正的战斗,在黑夜,在暗处。
我召来了
甚至有一次,被蛮族大军围困,粮草断绝,几乎陷入绝境。
那时,我打开了谢澜安给我的锦囊。
里面,只有一张字条,写着一个地名,和一句话:“此处有伏兵,可内外夹击。”
我将信将疑,按照字条指示,派人前往联络。
果然,在指定地点,一支精锐的奇兵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自称是“奉王爷之命”,前来接应。
内外夹击之下,蛮族大军溃败!
我终于明白,谢澜安,他一直都在暗中关注着我,甚至,早已为我铺好了后路。
这个男人,他的心思,深沉如海。
最终,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我们成功击退了蛮族,收复了所有失地,将战线推回了燕云关外。
蛮族元气大伤,数十年内,再无力南侵。
北境,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当我率领着疲惫却荣耀的军队,班师回朝时,京城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
我成了大周的英雄,救世主。
小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封我为镇国长公主,赐金书铁券,荣宠无双。
站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朝贺,我心中却异常平静。
家仇已报,国恨已解。
我终于可以,卸下这沉重的盔甲了。
庆功宴后,我再次找到了谢澜安。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真相了吗?”
我看着他。
他点了点头,将我带到了皇宫深处的一间密室。
他向我揭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原来,当年构陷苏家的,并非仅仅是李思源等朝臣。
真正的幕后黑手,竟然是……先帝!
先帝晚年,猜忌心极重,忌惮苏家功高震主,又担心我父亲拥兵自重,威胁到他选定的继承人(即当今小皇帝),于是便默许甚至暗中推动了李思源等人的构陷计划!
而谢澜安,当时虽然年少,却已洞悉了部分内情。
他救下我,将我送往无念山(无念山的主人,竟与他有旧),是想保全苏家最后一丝血脉,也为日后留下翻案的希望。
他隐瞒真相,一方面是顾及先帝声誉和皇室颜面,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能够彻底清除朝中奸佞、又能稳住大局的时机。
而我,陌珩,便成了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他利用我的复仇之心,一步步引导我,扳倒李思源等人,同时也借我的手,整肃了朝纲,巩固了他和新帝的统治。
真相,如此残酷,如
空洞,反而越来越大。
谢澜安的话,如同魔咒般,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李思源只是棋子。”
“眼见未必为实。”
如果苏家的覆灭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手,那我的复仇,真的完成了吗?
而且,随着李思源等人的倒台,朝政虽然暂时清明,但大周王朝潜藏的危机,却并未解除。
北境的蛮族,依旧虎视眈眈。
南疆的叛乱,时有发生。
国内民生凋敝,贪腐虽受打击,但积弊已深。
这个看似强盛的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
我站在修葺一新的苏家忠烈祠前,看着父母兄长的牌位,心中充满了迷茫。
复仇之后,我该何去何从?
是卸下一切,归隐山林,去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还是……就在此时,边关急报传来。
北蛮趁着大周朝局动荡之际,撕毁盟约,集结数十万大军,悍然南下!
边关守军猝不及防,连失数城!
燕云关告急!
北境危在旦夕!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
小皇帝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群臣束手无策,或主战,或主和,争论不休。
在这危急关头,谢澜安再次站了出来。
他力排众议,主张立刻发兵,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派谁去?
如今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寥寥无几。
赵无忌已死,王崇伏法,剩下的多是些庸碌之辈。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陌珩,不,苏玲珑。
这位刚刚为家族昭雪,声望达到顶点的女将军,无疑是此刻最合适,也是唯一能担此重任的人选。
小皇帝期盼地看着我。
谢澜安的目光,也投向了我,那眼神中,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期许。
我站在大殿中央,心中天人交战。
去,意味着要再次踏上那片埋葬了我无数袍泽,也沾染了我无数敌人鲜血的沙场。
意味着要将个人的恩怨,暂时放下,去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不去,我便可以彻底摆脱这一切,去过我想过的生活。
但……我能眼睁睁看着北蛮的铁蹄,踏碎这万里河山吗?
看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如同当年的我一样,家破人亡吗?
我仿佛又看到了燕云关外的黄沙,听到了将士们的呐喊,感受到了那份守护家园的沉重责任。
那是父亲和兄长,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
也是我苏家世代传承的信念。
家仇已了,但国恨未消。
案子!
“殿下消息灵通。”
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有些案子,牵连甚广,水深得很,”他侧头看向我,月光勾勒出他完美的侧脸轮廓,“将军若是陷得太深,只怕……会引火烧身。”
“多谢殿下关心,”我语气平静,“末将只是对一些历史悬案略感兴趣罢了。
至于引火烧身……末将自认,还没那么容易被烧死。”
我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和挑衅。
谢澜安沉默了片刻,忽然低低地叹了口气。
“玲珑……”他极轻地唤出了这个名字,轻得仿佛只是我的幻听。
我的身体猛地一僵,血液几乎凝固。
他果然……一直都知道!
我霍然抬头,看向他。
他的眼中,似乎有一闪而过的痛惜和无奈,但很快便恢复了那惯有的深沉。
“夜深了,将军早些回去吧。”
他没有再看我,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孤寂的背影。
我站在原地,如遭雷击,久久无法动弹。
玲珑……这个被我埋葬了七年的名字,从他口中吐出,竟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几乎要将我伪装的坚冰彻底击碎。
谢澜安,你到底想做什么?
你明明知道一切,却为何要在我面前,点破这一层窗户纸?
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
10谢澜安那一声似有若无的“玲珑”,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却也让我更加警惕。
我不知道他的意图,但我知道,我不能再等了。
必须加快行动的步伐。
很快,暗中调查苏家旧案的属下传来了消息。
当年的卷宗,大部分确实已被销毁,但他们在一位早已告老还乡、当年负责记录口供的老吏家中,找到了一份残缺的原始笔录。
虽然内容不全,但其中记载的一些证词,与最终定案的卷宗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出入和矛盾!
尤其是关于所谓“通敌”的书信,原始笔录中,几位负责鉴定的笔迹专家的意见,都倾向于是伪造!
但在最终的卷宗里,却变成了“证据确凿”。
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同时,我安插在王崇府中的眼线也传来密报。
王崇利用兵部尚书的职权,大肆贪墨军饷,中饱私囊,并且暗中倒卖军械给北蛮!
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我按捺住立刻将他置于死地的冲动。
扳倒
。
这只老狐狸,开始了他最后的疯狂反扑。
他一边暗中联络残余的党羽,试图孤注一掷,一边,将矛头对准了我最大的秘密——我的身份。
他开始散布流言,说我“来历不明”,并非什么“异人弟子”,而是“前朝余孽”,意图颠覆大周。
他还派人四处搜寻我“陌珩”这个身份的破绽,试图找到我就是苏玲珑的证据。
我早有预料,无念山为我伪造的身份天衣无缝,他想找到实证,绝非易事。
但流言蜚语,三人成虎,足以动摇人心,尤其是对于那位生性多疑的小皇帝。
朝堂之上,气氛再次变得诡异起来。
一些原本向我示好的官员,开始变得疏远。
小皇帝看我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猜忌和审视。
我知道,李思源的计策奏效了。
他要用“前朝余孽”这顶大帽子,将我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就在这风口浪尖之时,谢澜安,再次出手了。
他并非直接为我辩解,而是以摄政王的身份,下令彻查当年苏家“通敌叛国”一案。
他的理由冠冕堂皇:如今朝中有人质疑陌将军身份,牵扯到苏家旧案,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必须重查此案,给天下一个交代。
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李思源惊疑不定,摸不清谢澜安的真实意图。
重查旧案,对他来说是巨大的风险,但也可能是一个彻底将我钉死在“苏家余孽”耻辱柱上的机会。
而我,心中更是翻江倒海。
谢澜安,你终于要揭开这最后的盖子了吗?
你是想借此机会为苏家平反,还是想……将我推到风口浪尖,让我成为你掌控朝局的棋子?
我无法确定。
但我知道,苏家的案子一旦重查,我的身份,必然会彻底暴露。
隐藏了七年的秘密,终究要大白于天下。
重查旧案的命令下达后,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
负责此案的,是宗人府和刑部联合组成的专案组,由一位素以铁面无私著称的老亲王挂帅,谢澜安则“监督”整个过程。
李思源试图干扰调查,安插人手,销毁证据,但都被谢澜安不动声色地化解了。
他仿佛真的只是想查明真相,不偏不倚。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疑点被揭露出来。
当年所谓的“人证”,要么早已离奇死亡,要么翻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