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全文免费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全文免费

兰若寺小妖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你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都知道加紧赚钱找工作,可他倒好,整天不见人影,坐吃山空怎么行?”唐晚晴听到卢大妈的话有些语塞,虽然她不清楚俞汉卿拿到她提供的蔬菜后转身卖了多少钱。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那家伙赚的钱肯定比她多。所以糊火柴盒子这点小钱,人家能看得上?“卢主任,要是俞汉卿他看不上这个活怎么办?”卢主任呵呵冷笑几声。“你可以告诉他,这不是送给他的活计,而是街道强行摊派给他的任务!”“上次的检讨就他还没交,真把豆包不当干粮了?!”“你让他乖乖的给我在家糊纸盒子,否则这几个月的街道义务劳动,我都找他来完成!”“他要敢撂挑子,我就让派出所的老陈好好收拾他。”说起来,俞汉卿怕老陈吗?他还真不怕。例如就在唐晚晴在街道火柴厂帮他领糊火柴盒子材料的...

主角:东子唐晚晴   更新:2025-04-19 14: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东子唐晚晴的其他类型小说《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都知道加紧赚钱找工作,可他倒好,整天不见人影,坐吃山空怎么行?”唐晚晴听到卢大妈的话有些语塞,虽然她不清楚俞汉卿拿到她提供的蔬菜后转身卖了多少钱。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那家伙赚的钱肯定比她多。所以糊火柴盒子这点小钱,人家能看得上?“卢主任,要是俞汉卿他看不上这个活怎么办?”卢主任呵呵冷笑几声。“你可以告诉他,这不是送给他的活计,而是街道强行摊派给他的任务!”“上次的检讨就他还没交,真把豆包不当干粮了?!”“你让他乖乖的给我在家糊纸盒子,否则这几个月的街道义务劳动,我都找他来完成!”“他要敢撂挑子,我就让派出所的老陈好好收拾他。”说起来,俞汉卿怕老陈吗?他还真不怕。例如就在唐晚晴在街道火柴厂帮他领糊火柴盒子材料的...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你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都知道加紧赚钱找工作,可他倒好,整天不见人影,坐吃山空怎么行?”

唐晚晴听到卢大妈的话有些语塞,虽然她不清楚俞汉卿拿到她提供的蔬菜后转身卖了多少钱。

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那家伙赚的钱肯定比她多。

所以糊火柴盒子这点小钱,人家能看得上?

“卢主任,要是俞汉卿他看不上这个活怎么办?”

卢主任呵呵冷笑几声。

“你可以告诉他,这不是送给他的活计,而是街道强行摊派给他的任务!”

“上次的检讨就他还没交,真把豆包不当干粮了?!”

“你让他乖乖的给我在家糊纸盒子,否则这几个月的街道义务劳动,我都找他来完成!”

“他要敢撂挑子,我就让派出所的老陈好好收拾他。”

说起来,俞汉卿怕老陈吗?

他还真不怕。

例如就在唐晚晴在街道火柴厂帮他领糊火柴盒子材料的时候,刚刚离开医务室没多远的俞汉卿正好被老陈给悄悄叫住。

“小俞,你过来。”

“陈所,你又有什么吩咐?”

老陈把脸一拉。

“我还能有什么吩咐?我让你盯着隔壁小唐的事,你可别忘了。”

俞汉卿不好意思的摸摸头。

“领导放心,领导交代的任务我都完成的好好的!”

“我就差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她了(真话)。”

“别乱扯了,我问你一件事儿。”

老陈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

“昨天小唐受伤回来之后,晚上有人来找过她没?”

俞汉卿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哎,听您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一个!”

老陈眼睛顿时一亮。

果然还是他老谋深算,强忍着心中的道德责备,眼睁睁的看着人小唐被打了一顿,为的不就是能引出小唐身后的那些人吗?

例如那个还在医院里装病的徐青岱。

一丝热切从老陈的心头蔓延到了鼻腔。

只要他能解决从股到科的问题,那他也不用给那个曹功红太多的面子,生生委屈了自己儿子。

“是谁?你认不认识?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可谁知俞汉卿却笑着伸出了三个指头,互相搓了搓。

“老陈同志,你答应我的津贴补助呢?”

老陈没好气的一摆手。

“这才几天?你就想要钱了,怎么也得一个月一结吧。”

而俞汉卿则一脸委屈的指着自己一身紫色。

“您看看,咱们医务室现在也太黑了,这一身紫药水知道收了我多少钱吗?明天都开不了锅了。”

得了,老陈为了安抚住自己安排的线人,最后还是忍痛拿出了五毛钱来。

“说吧,昨晚到底谁去找小唐了?”

俞汉卿拿着那五毛钱对着阳光照了照,嬉皮笑脸的回答。

“您可别乱说话,大晚上的,人家小唐还是女同志,谁好意思上门找她呀。”

“就有个人犹犹豫豫的在小唐家院子前转了半天。”

老陈忽然觉得有些不妙,下意识的想伸手去抢那五毛钱。

可俞汉卿早就防着他了,直接把钱塞进了兜里。

“嘿嘿,所长同志,您猜的一点没错,那人不是您儿子还能是谁呀?”

……

二里岗街道火柴厂的萧厂长,此刻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他心里开始还埋怨街道卢主任,火柴厂本来效益就不好,分到的计划是越来越少。

这几个月干脆只有计划外的指标,计划内的是一点没给了。

他们火柴厂怕是维持不了多久就要揭不开锅了。


松松垮垮的肩头把新西装穿出了戏服的既视感。

头上的发胶抹得太多,还有些没抹匀,一片油光发亮中沾着一团黏糊糊的。

看得唐晚晴有些反胃。

老萧认识郑勇这个人,外头出了名的小混混,高中都没毕业,一直在留级,偏又不去上课只在外头混。

可他没有将这人赶出去,主要是陪着郑勇过来的是棉纺厂厂办的熟人。

熟人只是略略打了个招呼就离开,把郑勇留下自行发挥——他没必要亲自掺和到郑勇的生意里去。

而郑勇这次过来也是为了包销火柴厂的火柴。

东子偷来的属于唐晚晴的计划书,让郑勇看明白了蕴含在小小火柴里的利润——这东西是快速消耗品,一个烟民每周起码要消耗一盒半。

再就是郑勇家人尤其是他姐夫看过那份计划后,都支持他来拿火柴练练手。

郑勇自然是认识唐晚晴的,这么个大美人他怎么可能会认错。

在看到唐晚晴的那一秒,他还略有些慌张,可在熟人给老萧厂长打过招呼后,他又变得乖张起来。

甚至他还对着唐晚晴邪气的笑了笑,试图吓唬对方。

可唐晚晴连白眼都懒得给他一个。

当着失主的面,郑勇放弃了拿出“自己”计划书的打算,他让萧贵民给个出厂价,火柴厂的库存他来包销。

理由很简单——他姐夫,棉纺厂厂长秘书答应让采购科从二里岗街道火柴厂进一批火柴供应厂里各单位和办公室。

这笔买卖不走计划内,而是统一由他包销,以后他郑勇谈下来的单子都是如此处理。

“厂长,我建议您慎重,”唐晚晴立即出声提醒,“我们厂的单子金额不大,放到棉纺厂那些单位怕是不会被重视,到时候应付这一块怕是有些麻烦。”

郑勇的路子听着很美好,但多出了四十年记忆的唐晚晴却发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她在提醒老厂长,人家大单位已经习惯了计划内划拨,让他们甘心每月拿出真金白银来付款,根本是不可能的。

供货容易,但回款就成了大麻烦。

郑勇和唐晚晴顿时吵成了一片。

萧贵民还没来得及喊停,忽然门外大咧咧的走进一个人来,那人拍了拍胳膊上的红袖章,对着在争吵的两人大喝一声。

“厂长办公室是你们吵架的地方?”

唐晚晴和郑勇都愣了一下。

“都给我出去!吵明白了再进来!”

那人大手一伸,把身高都在一米六五左右的唐晚晴和郑勇给推了出去。

大门被这人随手一关。

随后俞汉卿嬉皮笑脸的解下胳膊上的红布条,对着气不打一处来的老萧厂长谄媚的说了两句话。

“厂长,您两分一盒出厂价让我去卖,有多少我销多少!”

“我可以先交押金!”

正要骂人的萧贵民张大了嘴,骂人的字眼被生生堵在了喉咙里。

不是人人畏惧销售如虎么?

怎么忽然间变成好几个抢的香饽饽了?

不对,重点是刚才这小子说什么?!

出厂价两分!!!!

我一盒能赚六厘?!

先掐自己一把试试......。

二里岗街道火柴厂出了个大新闻。

厂里新招了三个合同临时工,没有保底工资的那种。

单位招临时工不稀奇,但稀奇的是这三人都是销售岗。

二里岗街道火柴厂销售科下属销售小组正式宣告成立。


“明儿这酒一上桌,几个外宾但凡说一声好,”老曹眯起眼睛,眼缝里闪过危险的光,“可别怪我老曹落井下石啊……。”

坐在一边的曹雪丽和刘金磊对于老曹的自言自语毫不在意。

全厂人都知道采购科正副科长一直不和。

老曹小心翼翼的把68年的阿莫西林放进酒柜里,同时不经意的吩咐了自己未来女婿一声。

“金磊啊,这个酒你去报销的时候,记得把第一个数字改成九。”

“啊?谢谢曹叔!”

“诶,都快是一家人了,谢我干什么,呵呵。”

“我也是想办法帮你和我们家雪丽多攒点而已。”

俞汉卿觉得自己特高尚、特有风格。

哪怕自己和唐晚晴平时不大对付,自己还是大义凛然的帮人家小姑娘出了一口气。

最值得夸赞的是,他居然还没把这事说给人家听。

做好事不留名,他自己都佩服自己。

至于光头佬家小姑娘九港币收来的东西,被他卖了五百块RMB这件事,他懒得进行任何的自我评价和批判。

唐晚晴也觉得隔壁这家伙这两天有些莫名其妙。

也不知这个俞汉卿是吃错了什么药,在看到自己的时候下巴总是抬起来。

那隐隐得意和蔑视的眼神,让她云里雾里,越发讨厌起对方来。

讨厌归讨厌,却还无法让小唐同志生气。

因为她今天去医院探望徐青岱,刚好遇到医院里乱哄哄一片。

似乎是几个假洋鬼子吃坏了肚子,全部住进了肛肠科医院。

就在医院楼底下,几个看似领导的人正把一个中年人骂的一头是汗,满脸鼻涕。

根据围观群众的八卦,这个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家伙,正是棉纺厂采购科副科长曹功红。

而唐晚晴也早就查到了上次指使人殴打自己的正是曹家人!

接连看过徐青岱依旧凹凸不平的脸和曹功红被骂的现场,唐晚晴觉得今天的天气异常明朗。

念头通达的她,就连看到那个不太着边际的邻居,也突兀的觉得:这家伙今天看着还挺顺眼的。

俞汉卿觉得自己做人还是比较讲究的。

他通过箱子来到港岛,准备给光头老家的小姑娘包个大红包。

可还没等他抵达光头佬家,就看到几个街坊心急火燎的抬着一个人跑了回来。

引得城中村的居民们都围了过来。

“歹势啦,歹势啦!”

“阿文被洋火公司裁员了,一时想不开吃了药!”

“快快快,抬他去厕所,童子尿多多灌下!”

看到几个小屁孩儿在家长的招呼下跟着跑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解裤子。

俞汉卿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放弃了跟上去的打算。

虽然他相信几个小屁孩加起来都不如他一泡多……。

二十出头的童子鸡,放在港岛这地方,说出去光头佬几个能笑话自己三年起步……。

半个小时后,在光头佬家里,俞汉卿总算听全了阿文这件事的始末。

原来是一盒火柴引发的血案……。

在这个时空的世界里,穿越者俞汉卿正在港岛好奇的旁听着八卦;重生的唐晚晴立志要与街道火柴厂摩擦出火花来。

而远在西北某农村,一个满脸都是大胡子的人正在打点行装。

梁卫朝怔怔的看着自己打好的行囊,坐在榆木做的凳子上发呆良久。

粗糙的手指在蹭出油光的板凳边缘摩挲,他想起当年刚刚打成的榆木凳子还满是毛刺,一开始还因为技术不行垮了几次。


正组长俞汉卿,副组长郑勇,唯一的普通组员是唐晚晴。

对于郑勇当副组长,唐晚晴是很有意见的。

郑勇从厂里拿货价是1分4一盒,等于厂里一分不赚,而她拿货则是1分5厘一盒,得了便宜的郑勇能当副组长不过是为了给郑勇姐夫面子。

至于老厂长选俞汉卿当组长,骄傲的唐晚晴和目中无人的郑勇居然都没意见。

2分一盒还给押金拿货的人,当个组长确实够格......。

郑勇直接把俞汉卿当成了一个笑话,唐晚晴则是想劝都不知道该怎么劝,主要是她跟这家伙虽然有合作,但互相看不顺眼也是真的。

二里岗街道火柴厂这些年囤积加滞销的库存大约有十五万盒合格品,总价值在三千块左右。

老厂长的意思是每人分五万和的任务,谁先卖完自己的,便可以拿其他人的份额继续卖。

三人当天各拿了一小拖车大约一万盒出头的量。

郑勇压根看不起唐晚晴。

在他看来这个女人虽然脑子活,但比起自己的底蕴来还是差了太多。

至于那个大个子,根本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家伙。

要不是他上次的案子还没有消,他非让人揍这小子一顿不可。

敢咋咋呼呼的把愣神的自己弄出办公室。

反了他!

郑勇靠着姐夫和家里的人情,早就在棉纺厂国营饭店摆了一桌酒,请了好几个单位的人吃饭。

来的这些人都是能在各自单位采购事务上说上话的人。

这回的火柴生意其实不大,但郑家人却极为看重。

他们一来是想让郑勇赚钱收心,二来是想让郑勇借机认识更多的人。

酒桌上你来我往,几杯酒下肚,郑勇今天才到手的一万多盒火柴便被分得七七八八。

田小苗作为郑勇最近的女玩伴,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酒桌上。

郑勇很得意自己对田小苗的吸引力,只是可惜酒桌上这帮人不懂省城的那个新名词——马子。

田小苗喝得两腮通红,她小心翼翼的推了推郑勇。

“勇哥,这个火柴能赚多少钱啊?”

“能把今天请客的钱赚回来么?”

郑勇呵呵一乐。

“能赚的钱不是太多,但细水长流嘛。”

“至于请客,呵呵呵呵,哥哥我吃饭从来都是挂我姐夫单位的账。”

“哥哥我赚的全是那个什么词来着,对,净利润!”

......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不甘心一辈子锁死在田地里的人越来越多。

在村间乡里卖小物件的货郎队伍也在逐渐壮大。

货郎们进货的渠道无非两种。

利润最小但最安稳的是从市里的经销商手里拿货,利润稍大的是自己去外地进货。

只是这年月那糟心的交通和路况,让货郎们每周都面临着货物不足的情况。

唐晚晴没有郑勇那样的路子,但她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她带着那一小推车火柴来到了江县长途汽车站某个不起眼的位置。

这里有几辆颜色特别的大巴,那是小商贩去外地进货的专车。

小推车上有块纸板。

二里岗火柴厂正品火柴,特价批发。

百盒起批,两盒3分3。

五百盒批,两盒3分2。

千盒起批,两盒3分1。

小牌子一竖,几个做货郎生意的买卖人立即围了过来。

火柴这东西是乡下人消耗极大的物件,他们每次游走乡间卖得最快的东西里就有火柴这项。


唐晚晴把单车踩出了风火轮的感觉。

似要将心里的郁闷全部发泄在单车的链条转速上。

实际才十九岁的年纪,脑子却凭空多了后续四十年的种种不顺和辛酸,唐晚晴每天都憋闷得想要爆炸开来。

好在脑子里四十年吃苦耐劳的经验告诉她——遇到困难,逃避是最不可取的应对方式。

她不想认输!

凭空多了四十年的记忆和阅历,她绝对不会被这些龌龊手段击倒。

一口气把车骑到了县城南边,唐晚晴的心绪这才收拢起来,脑子也彻底恢复了冷静。

对于收菜这件事,她早就做过失败的预案,她早就想好了第二套计划。

在唐晚晴的计划里,如果收菜赚钱的业务受挫,她会暂时放弃攒钱的打算,去当临时工。

而且这个临时工岗位事少还清闲,待遇比一般的临时工还要好些。

这个临时工的岗位环境和工资,足够她安安静静的复习去考大学。

这种计划对于别人来说那是痴人说梦,但对于拥有另一份记忆的唐晚晴来说却很有成功的可能。

她盯上的是棉纺厂工会的临时工名额。

这个消息,是她上辈子在两年后听人说的。

棉纺厂在去年拿到了一份出口订单,但需要改革生产线,可生产线技改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

生产线改造需要一种进口零件,但这对于一个八十年代初期的县城厂家来说不太现实。

于是乎县里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最后得出了用另一种工艺架构来进行替代的方案。

如果唐晚晴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方案从年初开始又陷入了困境——他们找不出一个能焊出方案上那种苛刻要求的焊工师傅。

从二月份开始,为了刺激研发小组解决困境,棉纺厂工会甚至私下许诺出来了两个清闲的工会临时工的岗位。

唐晚晴刚好知道,在县城南边某个不起眼的小区里,住着一个退休老大爷。

要不是人家老大爷去世后的追悼会在县城引起了轰动,没人会猜到这位大爷居然也是位焊工——会焊卫星的那种!

唐晚晴停下单车,看向眼前的朴素宅院,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只是此刻的她万万想不到,自己存在院子里的几大筐蔬菜已经消失了一半。

而她原本干干净净的房间里,一些零散的菜叶子从她的大衣柜门口一路均匀的散落到了大箱子前......。

俞汉卿很忙。

因为他发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发财大路。

隔壁丫头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蔬菜,触动了俞汉卿记忆中的关键字眼。

他猛然间想起港岛阿婆说过的港岛蔬菜价格。

品相一般的白菜港区售价居然高达1-2港元每斤,而江县水灵灵刚挖出来的大白菜才4到5分钱一斤。

而那位港岛阿婆说过,她每年都会给北边的亲戚寄钱过去。

黄牛给的中间价是4.2港币换RMB1块钱。

换言之,他如果从江县买一斤白菜到港岛再卖出,最低也能把5分钱变成七毛五左右。

这可是近乎十五倍的利差!

幸亏小教堂唯一的工作人员——可怜的安德烈神父去住院了,所以当俞汉卿挑着两筐蔬菜摸出小教堂的时候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只有身后十字架上的酥哥在幽幽的看着他的背影......。

港岛自从建埠以来,民间肉食蔬菜绝大部分都靠从粤省引进。

在八十年代,虽然粤省已经尽可能的把自己最好的蔬菜拿去供应港岛,但由于运输条件和时间的因素,很少有港岛居民能买到太过新鲜的菜蔬,除了那些权贵和富商。

新界只有少数几家做大酒楼生意的菜档才舍得用冰或者冰箱来存菜,以保证菜蔬看上去更精神。

当然,冷藏过的菜蔬和真正新鲜的在口感上到底还是差了许多。

其他大部分菜档上的菜蔬都是蔫头耷脑的,仿佛被热水泡过一般,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可就算是这样子的菜,菜档的老板也是牛气哄哄的,一副你爱买不买的脾气。

每天因为来晚买不到菜蔬的人多了去了,他们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俞汉卿挑着蔬菜担子在城中村里已经走了好几百米。

可出乎他的预料,沿途居然没人上来询问。

要知道他的菜品相比起昨天阿婆高价买的冷藏菜要好了太多。

又走了几步,俞汉卿忽然一拍脑门,大概猜到了原因。

“新鲜蔬菜,便宜卖了~啊~~。”

“自家种的好蔬菜,不是冷藏的,都来看看品相啊,不新鲜不要钱~!”

“上好的蔬菜,只要三元一斤。”

他这里一吆喝,尤其是把菜价一报,城中村里一直在盯着他菜筐的人们立即围了上来。

“后生仔,你的菜好靓啊,一斤真的只要三元?”

俞汉卿对蔬菜的认知有限,所以装作豪气的一挥手。

“所有的菜品都是三元,先买先得,诶诶诶,我还没称呢,您先别塞钱啊。”

一分钟,真的只是一分钟。

两大筐蔬菜被大妈大爷们抢得干干净净。

对于城中村的居民们来说,这么好的蔬菜,肯定要先抢到手了再过秤也不迟。

俞汉卿挑过来一百斤蔬菜,才十多分钟就变成了三百港币。

他把剩下的两把菜都送给了一位大爷,从他口里得知城中村里也有做私下换钱生意的——谁还没个北方的穷亲戚需要“救济”的。

大爷介绍的人叫“高仔”,大爷说是这一片最讲信用的,但收的手续费也是惊人。

本来可以换七十多块的三百港币,只能换五张皱皱巴巴的大团结。

俞汉卿随后又跑了一趟,把唐晚晴院子里剩下的菜都“搬”了过来。

这回他挑着菜筐去了北边的城中村,几乎也是秒光。

让唐晚晴发愁的两百斤蔬菜,很快变成了十张大团结。

嘿嘿嘿嘿,这赚钱的速度!

唐晚晴带着满身颓然回到了自己家门口。

人家老师傅确实很好说话,可她竟不知道大爷已经少了一只手......。

哎~~~。

漂亮的柳叶眉因为发愁弯得跟上弦月似的,一双烟眼越发迷蒙,樱桃小嘴里不知一路叹了多少口气。

推开院门的唐晚晴忽然一愣。

我,我的菜呢?!

她旋即想到了自己刚来的那位“好”邻居。

我让你随便拿?

你还真是随便拿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