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前文+后续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前文+后续

山的那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李承宗走到衙役跟前,指了指布衣青年,问道:“怎么回事?”两名衙役一个是中年男人,一个是青年,中年衙役迟疑着要不要说明情况,青年衙役却已开口说道:“这个人,在东市偷盗,被店主抓了个正着,我们过来拿他!”李承宗哦了一声,问道:“偷的什么东西?”青年衙役抬起手掌,手中赫然拎着一个布袋,说道:“他偷了一袋米。”李承宗问道:“偷粮商的?”青年衙役点头道:“对!”李承宗摆了摆手,说道:“把他放了。”青年衙役睁大眼睛道:“放了?他偷盗,犯了律法,焉能放他?”李承宗淡淡道:“偷粮商的粮食,又不是偷老百姓的,换做是我,逼急了,我还抢呢,把他放了!”青年衙役张了张口,想要反驳。中年衙役却拦在他身边,对着李承宗抱了一下拳,肃然道:“敢问阁下怎么称呼?”王...

主角:李承宗李世民   更新:2025-04-10 20: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宗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承宗走到衙役跟前,指了指布衣青年,问道:“怎么回事?”两名衙役一个是中年男人,一个是青年,中年衙役迟疑着要不要说明情况,青年衙役却已开口说道:“这个人,在东市偷盗,被店主抓了个正着,我们过来拿他!”李承宗哦了一声,问道:“偷的什么东西?”青年衙役抬起手掌,手中赫然拎着一个布袋,说道:“他偷了一袋米。”李承宗问道:“偷粮商的?”青年衙役点头道:“对!”李承宗摆了摆手,说道:“把他放了。”青年衙役睁大眼睛道:“放了?他偷盗,犯了律法,焉能放他?”李承宗淡淡道:“偷粮商的粮食,又不是偷老百姓的,换做是我,逼急了,我还抢呢,把他放了!”青年衙役张了张口,想要反驳。中年衙役却拦在他身边,对着李承宗抱了一下拳,肃然道:“敢问阁下怎么称呼?”王...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李承宗走到衙役跟前,指了指布衣青年,问道:“怎么回事?”

两名衙役一个是中年男人,一个是青年,中年衙役迟疑着要不要说明情况,青年衙役却已开口说道:

“这个人,在东市偷盗,被店主抓了个正着,我们过来拿他!”

李承宗哦了一声,问道:“偷的什么东西?”

青年衙役抬起手掌,手中赫然拎着一个布袋,说道:“他偷了一袋米。”

李承宗问道:“偷粮商的?”

青年衙役点头道:“对!”

李承宗摆了摆手,说道:“把他放了。”

青年衙役睁大眼睛道:“放了?他偷盗,犯了律法,焉能放他?”

李承宗淡淡道:“偷粮商的粮食,又不是偷老百姓的,换做是我,逼急了,我还抢呢,把他放了!”

青年衙役张了张口,想要反驳。

中年衙役却拦在他身边,对着李承宗抱了一下拳,肃然道:“敢问阁下怎么称呼?”

王晊上前两步,冷哼道:“我们殿下叫你放人,你放人便是,有什么话,叫你们万年令去东宫来问!”

东宫?殿下......中年衙役神色一变,脸上立即露出赔笑,将腰弯低,对着李承宗道:“是是是,殿下说放人,我们立马就放!”

说完,他回头对着青年衙役使了一个眼色,见对方呆若木鸡,便亲自上前,拿下青年衙役腰间的钥匙,走到布衣青年身边,将他手脚上的镣铐打开,说道:

“今天你运气好,碰到贵人了,赶紧走吧!”

中年衙役解开布衣青年身上的镣铐之后,将镣铐拎在手里,对着李承宗行了一礼,便带着青年衙役离开。

布衣青年揉着手上的勒痕,望向李承宗,见对方重新回到马车上。

马车缓缓而行,没入东市北门。

布衣青年思考了片刻,跟了上去。

马车中。

李纲目放异色看着李承宗,赞叹道:“殿下做事,别具一格啊。”

李承宗莞尔道:“李少保可是我父亲的老师,我刚才叫万年县衙的衙役放掉一个盗贼,你不该说我两句?”

李纲哈哈笑了两声,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刚才那句话,老臣觉得甚是有理,那人抢的是粮商的东西,不是抢的老百姓。”

“粮商卖高价粮,都没有被抓,偷高价粮的人,又凭什么要被抓。”

魏征颔首道:“此话确实在理。”

李承宗一笑,拱手道:“李少保和魏学士能这样想,足可见是懂得变通的人,我皇爷爷给我父亲找了个好老师,魏学士能担任太子洗马,亦是我父亲的福分,可惜啊,我父亲不争气。”

李纲、魏征连忙拱手还礼。

就在此时,赶车的王晊声音传了进来:“殿下,刚才那个人,在后面跟着咱们。”

李承宗闻言,撩起车帘,往后方看了一眼。

果然,那名布衣青年尾随着他们。

徐玥问道:“殿下,我去赶走他?”

李承宗沉吟两秒,放下车帘,摇头道:“不用,他喜欢跟,就让他跟着吧。”

马车来到东市之中。

李承宗望向外面,发现此时的东市很是萧条,地面上有摊位的痕迹,但此刻,却不见一个摊位。

大多店铺,都已关门。

开门的店铺,看不见行人光顾。

倒是不远处的一个粮店,此时门口围满了人,一边往里面挤,一边嘴里嚷着买粮。

在外围的,是一帮老少妇孺,个个衣衫褴褛。

看到有人从粮店买粮出来,一帮老少妇孺便围了上去,乞求对方给些粮米。

买到粮的人当中,有人将粮米紧紧抱在怀中,低着头快步离开。亦有人对着老妇少孺破口大骂着滚蛋,然后离去。


李承宗指了指布衣青年的对面空位,说道:“请坐。”

于麟默然不语坐下。

下一秒,他看见李承宗指着白发苍苍手持拐杖的老头,问道:

“你知道他是谁吗?”

于麟摇头道:“不知。”

李承宗缓缓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他是当朝太子少保,李纲。”

于麟闻言脸色一变,蹭的一下站起身,吃惊的看着李纲,连忙拱手行礼。

正在自顾自饮酒的布衣青年也吓了一跳,连忙放下酒杯,站起身对他行了一礼。

这时,李承宗又指了指旁边的中年男人,说道:

“这位呢,是太子洗马,魏征。”

于麟再次一惊,赶忙又对着魏征行了一礼。

布衣青年此时也跟着行了一礼。

李承宗笑着道:“他们两位的大名,你应该有所耳闻。”

于麟强忍着心中震撼,重重点头,敬佩的看着二人道:“何止是有所耳闻,应该说是如雷贯耳。”

说完,他望着李承宗,小心翼翼道:“不知您是......”

李纲开口道:“他是皇太孙殿下。”

于麟喉咙攒动了一下,立即作揖到底道:“拜见皇太孙!”

李承宗笑着道:“不用拘礼,坐下说。”

等他坐下,李承宗神色一肃,说道:“刚才是我冲动了一些,下了你的面子,你不要往心里去。”

于麟连忙摆手,“不敢不敢。”

李承宗接着道:“你能秉持独善其身的想法,这很好,但是,你要明白,在百姓们需要你时,你就不能独善其身,而是要站出来。”

于麟知晓他说的是什么事,苦笑了一声。

李承宗又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父亲,要把你送进国子监?”

于麟道:“他想我能光耀门楣。”

李承宗肃然道:“可是,在需要你挺身而出时,你选择独善其身,这如何能够光耀门楣?”

李承宗耐心道:“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一辈子,都在努力的进步,他们努力了无数次,而进步的机会,只会出现在这其中的一两次,把握住了,一步冲天,没把握住,将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于麟,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进步的机会,就在你面前,你想进步吗?”

于麟浑身一震,迎上李承宗的目光,噌的一下站起身,激动道:“臣太想进步了!”

“不知臣能为殿下做些什么。”

李承宗很满意他的态度,笑着道:“我需要请你父亲过来。”

李纲、魏征闻言心头一动,殿下是打算从这位青年身上找到突破口啊。

于麟也意识到这一点,咬了咬牙,抱拳说道:“臣现在就去请我父亲过来!”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道:“去吧。”

于麟微微作揖,旋即转身离开。

清风楼大堂之中,十几个食客一边打量着这边,一边思忖着李承宗的身份,竟然能使唤的动国子监助教。

而此时,李承宗这边的饭菜上齐,看着一桌有酒有肉的饭菜,将自己没用过的筷子当成公筷,夹着菜送到李纲和魏征碗里。

李纲、魏征顿感受宠若惊。

李承宗又用公筷夹着饭菜,放在了徐玥和王晊的碗里。

二人见到连连道谢。

布衣青年此时打量着这一幕,有些惊奇,这个少年皇太孙,竟然没一点架子。

而此时,徐玥一边吃着饭菜,一边说道:“殿下,我刚才以为你要收拾他。”

李承宗莞尔,“我收拾他干什么。”

魏征笑道:“殿下现在是储君,亲自收拾他一个没有品级的国子监助教,有失身份。”

李承宗笑了笑,这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的他,是皇太孙,更是大唐的储君。


李承宗微微颔首,抚慰道:“辛苦了。”

“张亮......”就在此时,站在李承宗旁边的崔武开口问道:“你是秦王府的人?”

张亮看了他一眼,见他一脸警惕的望着自己,心头一动,没有应声。

崔武见他不回话,心中一恼,质问道:“本官是户部侍郎崔武,现在问你话,据实回答!”

张亮仍旧淡然不应声。

崔武正要再呵斥他几句,只听旁边响起李承宗的声音:

“秦王府已经摘牌了,哪来的秦王府?现在只有朝廷的官。”

李承宗说完,对着张亮挥了挥手,说道:“叫你的人,把粮车运进城。”

张亮抱拳道:“喏!”

眼看着数百辆粮车就要入京,崔武脸色一变,这么多粮车,少说也有五千石,一旦入城,他都不敢想粮价得跌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崔武立即看向了李承宗,问道:“殿下,你调集这么多粮入京作甚?”

李承宗早已料到他会这么问,面带笑容说道:“东宫缺粮,我从外面调一些来,有什么问题?”

崔武沉声道:“东宫每月所需之粮,臣都派人足额送过去了,不该缺粮才是。”

李承宗淡淡道:“你不是东宫的属官,不清楚东宫的情况。”

崔武立即道:“如果东宫缺粮,殿下只需要派人知会户部一声,户部一定送过去!”

李承宗看着他道:“你当差这么辛苦,我哪能还给你添麻烦。”

说完,他投给张亮一个眼神,让他立即进城。

崔武望着粮车就要入城,声音带着几分急躁,“殿下......”

李承宗眉头一皱,“怎么,你要教我做事?”

崔武脸色微变,连忙道:“臣不敢。”

“那就行。”李承宗再次露出笑容,说道:“当好你的差吧。”

说完,他便坐回到了马车上。

徐玥和王晊立即跳上马车,赶车进入京城。

崔武看着马车和数百辆粮车一同进京的一幕,脸色难看至极。

这么多粮,东宫就是吃三个月都吃不完,分明就是用来卖给百姓,以此打压粮价。

想到这里,崔武立即找来一匹马,翻身而上,吩咐五名户部属吏在此继续做事,他则策马飞入长安,前往安仁坊。

安仁坊中,有一处巨大且奢华的府邸。

府邸门前,有两座石狮,以及陈列着一排长戟,彰显着这座府邸主人的身份。

此时,府邸大门紧闭,府门上方,挂着一个门匾,上写“尹府”二字。

崔武快马而至,来到大门口,翻身下马,焦急的拍了拍门。

很快,伴随着嘎吱一声,府门之内探出一个中年男子的脑袋。

崔武急声问道:“尹国丈在吗?”

尹府男子点了点头,见他神色焦急,摊开手掌道:“我带你去见。”

“有劳了。”崔武对着他拱了拱手,随即跟在他身后,朝着府堂而去。

而此时,府堂之中,弦乐之声,不绝于耳。

六名身材婀娜的女子,正舞着长裙,翩翩起舞。

主座之上,坐着一名五十余岁身材发福的中老年人,正笑眯眯的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看着起舞的女子。

在他旁边,站着一名戴有幞头的中老年人,正是尹府的管家,此时他手中拿着一本账册,低头向他汇报:“国丈,昨天府上所赚钱银,共计一万两千贯,有几个粮商,大清早的前来,说要购粮。”

尹阿鼠闻言,拿起筷子,一边夹着面前案几上的丰盛的酒菜,一边说道:“这么着急?”

尹府管家点头道:“听他们说,粮食确实不愁卖。”

尹阿鼠放下筷子,淡淡道:“不愁卖?那就吩咐下去,让他们把粮价给我再抬高十文钱。”


“我准备出宫微服私访,看看城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你们要是不嫌累,回去换一身便服,随我一起去。”

魏征闻言,激动不已,皇太孙比太子强啊,不仅肯听,还愿意亲自察看,立即道:“喏!”

“老臣愿随一起体察民情。”李纲也有些激动,拄着拐杖站起身。

等到二人走后,李承宗对着两个常随说道:“徐玥,王晊,你们跟我一起去,下去换衣服吧。”

徐玥脆声道:“好的殿下!”

王晊恭敬道:“喏!”

等到徐玥和王晊离开,显德殿内,便只剩下李承宗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哥仨。

李承宗思索着等会出宫,先去哪里看看,忽然听见李元吉的声音:“大侄子,听四叔一句劝,你还是别去的好。”

李承宗转头看着他,问道:“为何?”

李元吉耐心道:“你去了没用,你斗不过那些人。”

李承宗心头一动,问道:“那些人有多厉害?有你们厉害?”

李元吉摆手道:“那肯定没有。”

李承宗摸着下巴说道:“那他们也不行啊。”

李世民忽然开口说道:“你也别小瞧他们,他们比你想的厉害。”

说完,李世民语气带着几分不解问道:“你已经坐在了储君的位置,以后有你表现的时候,何必现在出头?”

李承宗耸了耸肩道:“可能是我见不得穷人受苦吧。”

说完,他摆了摆手,朝着显德殿外走去,同时对着他们三人道:“你们等我好消息。”

李建成望着他的背影,冷哼道:“说得好听,等碰了钉子,他就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

李元吉道:“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李建成转头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咱们三个,还不如一个孩子?”

李元吉额了一声,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淡淡道:“别带上我。”

李元吉当即附和道:“大哥你也别带上我。”

李建成怒声道:“我也没说我不如他啊!”

说完,他望着显德殿外,对李世民和李元吉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着吧,等他回来,看他肠子悔的青不青!”

————

李承宗站在东宫门口,等了一会,便看到徐玥和王晊走了过来。

此时,王晊穿着一身青色长衫。

徐玥则穿着一身翠绿色长裙。

她肤色洁白,五官精致,双腿修长,身子妙曼,走在路上,无论是气质,还是身段,都远超现代的女明星。

看到李承宗投来的目光,徐玥脸庞一红,走过去脆声道:“殿下,奴婢穿这身衣服可以吧?”

现代的明星,可不会自称奴婢啊......李承宗收回目光,心里想着,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身衣服不错,挺好看。”

徐玥闻言,面容微红,露出甜美笑容。

皇城的出入口,名为朱雀门。

三人来到朱雀门外,等待着魏征和李纲。

徐玥站在李承宗身后,注视着面前的主子,神色有些恍惚。

昨天,她还觉得照看患有癔症的皇太孙的日子,暗无天日。

今天,她走在东宫,看着东宫中的宦官宫女们投来羡慕的眼神时,发觉未来一片光明。

想到这里,徐玥犹豫起来,想着要不要告诉他粮荒背后牵扯的人,犹豫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道:“殿下,奴婢听说,粮荒的事,牵扯到后宫......”

王晊此时也是神色恍惚,想到刚刚换便服时,同僚一口一恭敬的样子,就感觉不可思议,平时他们可不会这般客气,对他很是漠然,这种反差感,让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李承宗干。


听到卫士的回应,堂内众人心生警惕。

尉迟敬德惊疑说道:“我记得前几天陛下降旨,说皇太孙患有癔症,令他在太医署治病,他怎会来秦王府?”

长孙无忌走回来坐下,说道:“他是皇太孙,太子的长子,太子垂怜他,请旨将他放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张公瑾奇怪问道:“他来这里作甚?”

长孙无忌判断道:“很可能跟太子有关。”

说完,他看向李世民,说道:

“大王,明天我们便行大事,皇太孙不必理会,派人将他赶走。”

房玄龄开口道:“不行,大王不能不见皇太孙,若是不见他,就是心虚,就给了太子明日不入宫的理由。”

杜如晦颔首道:“玄龄所言甚是,大王,得见。”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分析,嗯了一声,说道:“本王也是这样想。”

“你们留在这里,莫要出去,本王打发他走。”

说完,他大步走了出去。

来到秦王府外。

李世民看到一个身高一米六,穿着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十二岁帅气少年郎。

此时,李承宗也在打量着他。

李世民身高一米九左右,体态魁梧,目光锐利有神,宛若一把出鞘的横刀。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须髯丰美,气质威严,仪表不凡。

史书中说的没错,真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李承宗心里想着,抬起小手挥了挥,面带笑容叫道:“二叔,二叔!”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大步走到他身边。

“大侄子,听说你在太医署治病,好些没有?”

李承宗闻言咧嘴道:“都是那帮太医误诊,其实我什么病都没有,这不,皇爷爷知道是误诊,放我出来了。”

李世民笑呵呵道:“没事就好。”

“找二叔什么事?”

李承宗见他开门见山直接询问,肃然问道:“二叔,我听说,你去我皇爷爷那里,告了我父亲和我四叔一状,说他们与后宫私通?”

李世民眯起眼眸问道:“你父亲让你来问的?”

李承宗摇头道:“跟他没关系,我是听到消息,自己过来想要问个明白。”

李世民哦了一声,叹了口气说道:“二叔也是听人说起,你皇爷爷已经降了旨意,明日会彻查此事,你不用担心,清者自清。”

李承宗凝视着他问道:“二叔你信他们私通后宫吗?”

李世民摇头道:“不信,但事关后宫,必须得查个清楚,若是子虚乌有,你皇爷爷会还太子和齐王一个清白。”

李承宗认真道:“二叔觉得没有,那就肯定没有,等到明天,二叔你一定要替我父亲还有我四叔说几句话。”

李世民笑吟吟道:“二叔会的。”

李承宗接着道:“我回去也会劝我父亲和我四叔,咱们都是一家人,得相亲相爱,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李世民凝视着他,沉默了几秒,抬起宽大手掌在他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说道:“大侄子有心了。”

李承宗咧嘴道:“那我回去了,明天见!”

李世民笑道:“去吧。”

看着李承宗身影渐行渐远,李世民收敛起笑容,面色平静的返回秦王府大堂。

一进堂内,众人目光纷纷望向了他。

长孙无忌问道:“大王,如何?”

李世民坐在上座,缓缓说道:“看不出皇太孙是太子有意派来的。”

房玄龄问道:“他都说了些什么?”

李世民轻描淡写道:“孩子的一些幻想罢了。”

说完,他扫视了众人一眼,问道:“明天的大事,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众人彼此对视了一眼,随即纷纷摇了摇头。

这几天他们一直在谋划这件事,该敲定的细节,都已经敲定,只待实施。

李世民摆手道:“那就分头行事。”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道:“喏!”

李世民看着他们离开,闭着眼睛独自在堂内坐了一会,方才起身去往后院。

后院中,寂静无声。

主屋屋门敞开着。

李世民走到屋门口,看见一名身高一米六五,长相出众的二十五岁秦王妃长孙无垢,怀抱一名五岁女童,轻轻拍着女童的后背,哄着她入睡。

在床榻上,还有两个男童,正睡得香甜。

听到脚步声,秦王妃长孙无垢手中一顿,抬头望去,瞧见李世民走了进来。

李世民见她要起身,对她做了一个手势,让她不要起来。

秦王妃望着他走到自己身边,轻声问道:“二哥,妾身听说,皇太孙来了?”

李世民看着沉沉睡去的女童,嗯了一声道:“他听见一些风声,过来问问,已经没事了。”

说完,他替秦王妃怀中的五岁女童李丽质整理了一下贴在额前的头发,又看了看床榻上睡得香甜的两个男童,问道:

“观音婢,你要不要也睡会?”

秦王妃叹了口气道:“妾身倒是想像他们三个一样,说睡就睡,奈何睡不着。”

李世民过去摸了摸两个男童的额头,转头对着秦王妃柔声说道:

“明天,我就入宫了,秦王府这边,交给你。”

秦王妃抿着嘴唇,知晓他言语的分量,眼神坚定道:“若是二哥出事,妾身绝不独活。”

李世民笑道:“放心,出不了事。”

说完,他直起身子,说道:“今晚上,你跟承乾他们一起睡。”

“我去堂屋,稍微眯一会就行。”

秦王妃明白他的用意,应声道:“妾身听二哥的。”

当天晚上,秦王府内,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李承乾和弟弟李泰,妹妹李丽质看到今日格外沉默的母亲,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吃的很是安静。

李世民却和往日一般,很是贴心的为他们夹菜。

吃完饭菜,秦王妃长孙无垢便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府堂。

李世民则坐在堂屋上座,闭着眼睛,在脑海中将明天的事推衍了一遍又一遍,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

而此时,东宫之中。

李承宗也坐在自己的起居偏殿,闭着眼睛,思考着史书中的记载,推衍着李世民的每一步行动。

封德彝那边,他已经安排下去,明天海池见。

李建成和李元吉今晚上则被他安排在显德殿里打地铺。

门口有冯立带人看着,他们哪都去不了。

下午那会,太子妃似乎听到了风声,特地去了一趟显德殿。

当冯立带来消息时,李承宗给出批示。

今晚上,太子妃也得在显德殿打地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