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隗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完结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由网络作家“虎啸山林多情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全文完结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精彩片段
后将军府就在太守府之中,袁术第一次在这里将他麾下的文武聚集在一起。
现在他的班底也只有六个人,今天到场有五位。
南阳太守张咨,南阳长史及大军军师阎象,南阳兵曹从事纪灵,都尉黄忠和李严。
俞涉此时依然驻扎在伊阙关。
人虽然不多,但是袁术很满意。
因为这个时候曹操还是孤家寡人,刘备三兄弟依旧寄人篱下,而自己兵马、将领谋士都有了,这就是官二代的优越性。
“诸位,洛阳传来消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到了陈留,这天下恐怕要有大事发生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曹操现在到了哪里?袁术不会在意,反正最终是到了陈留。
而大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十八家诸侯讨伐董卓,那场面想想就让人激动万分。
“主公说的大事,可是起兵勤王,诛杀董卓?”阎象问道。
“正是!”
阎象的眼光果然比张咨要深远,张咨充其量只是郡府之才,十八家诸侯讨伐董卓,袁术只是因为知道历史,而阎象却已经猜到。
“阎长史,曹操只身逃到陈留,难道他敢起兵?”
起兵就是造反,曹操现在造反不是找死吗?
“张太守,主公目光深远,早已看到了问题的实质!”阎象笑了笑,“如今天下,董卓只占据着朝廷,而各州郡府都有私兵,他们怎会甘心听董卓的命令呢!共同起兵勤王,只差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正是曹操!”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许多人都看不起董卓,一个西凉武夫而已。不想听董卓的命令,但是没有理由,不能起兵,否则就是造反。
“那曹操为何是这个时机呢?”张咨还是有些不明白。
“曹操是从洛阳出来的,难道他就不能带一个诏书吗?”
知道历史,这装逼就是爽,袁术又美滋滋的说。
“主公,陛下的诏书已经出不了皇宫,曹操是匆忙逃出洛阳的手里,怎么会有诏书呢?”
“没有真诏书,难道不能有假的?”
“假的?”
张咨吓了一跳,矫诏可是大罪呀!大汉律例,满门皆腰斩于市。
“哈……”袁术笑了笑,“在这个时候,谁还管诏书的真假呀?只要是从洛阳出来的,有诏书就行!”
“主公之智,属下万分不及也!”阎象向袁术行了一礼,他只是想到了大的趋势,却没有想到这些细节。而袁术的这番话,让他茅塞顿开,因此对袁术更加佩服。
“主公英明!”
这个时候其他人都明白过来,对袁术自然是敬佩无比了。
“诸位,曹操的矫诏一出,天下必然云集响应,到时候我们南阳也要出兵!”
“末将愿为先锋!”纪灵一听,马上精神抖擞,大声说道。
“末将愿随主公出征!”黄忠和李严也不示弱。
“主公,讨伐董卓,起兵勤王之后,天下必成大乱之势,南阳富裕,又是荆州、扬州、司隶、中原的交汇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必须要留兵马大将镇守!”
阎象一听,几员将领都要出征,他真怕袁术不顾一切,把兵马全都带走。
“阎长史所言甚是,你是大军的军师,有何安排?”
底下人能办的,袁术不想自己动脑,上位者只要知人善用就行了。
“主公,曹操矫诏一出,天下云集响应,可是现在已是冬天,兵马不易集结,因此属下以为,真正出兵的时间,会到明年二月。这段时间我们只需训练兵士,准备粮草。我观正方谨慎,且智勇双全,留守南阳必万无一失!”
“好,就依阎长史!”袁术点了点头,“李严,你率领本部兵马与阎长史留守南阳!”
“诺!”
“张咨,南阳的政务依然由你负责,准备好大军的兵甲器械,粮草等!”
“诺!”
“黄忠纪灵,你二人加紧训练本部兵马,准备随本将军讨贼勤王!”
“诺!”
果然,半个月之后,曹操拿出了诏令,与陈留太守张邈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大汉忠臣,起兵勤王,讨伐董卓。
第一个响应的自然是南阳后将军袁术,阎象撰写了讨贼檄文,列举了董卓的十大罪名。
接下来,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等纷纷响应。
消息传出,整个天下仿佛一场地震。
洛阳,太傅袁隗府中。
“太傅大人,我家主公已经起兵,讨贼勤王,董卓必然震怒,恐加害大人,请大人暂时离开洛阳!”王越得到消息之后,赶紧来找袁隗。
洛阳的神龙卫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王越有许多门徒,再加上他在游侠之中很有威望,而袁隗又支持了钱财,已经有二百多位成员。
与此同时,他派史阿到南阳,见了主公袁术,在南阳也成立了神龙卫分部,使南阳和洛阳之间可以互通消息。
在原先的历史中,袁隗一家,在十八路诸侯联军攻打虎牢关前,被董卓杀了。
那么这一次,袁术自然不会让历史重演了,因此传令王越,无论如何要将袁隗一家救出洛阳。
“王统领,老夫不会离开洛阳!”袁隗摇了摇头,“朝堂不稳,陛下在董贼的掌控之中,老夫是汉臣又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大人,主公说过,董卓乃是屠夫,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大人一定要……”
“我岂能不知董卓是屠夫?自从进入洛阳,他杀的人还少吗?”袁隗打断了王越的话,“你家主公之意,我自然明白,我之家眷你设法让他们离开洛阳,至于我,生死由命!”
“大人……”
“我意已决,王统领不必多说。”袁隗拿出了一封信,“请你将此信转交给你家主公,他自然明白,我之心意!”
“诺!”
王越只好离开,让神龙卫开始设法将袁隗的家眷送出城外。
袁隗虽然没有子嗣,可是袁基一家人都在府上,因此人也不少。
为了不引起董卓的注意,要分散转移。袁隗留在城中,吸引了董卓的注意,反倒让王越行事容易一些。
而此时的董卓,对袁术自然是万分痛恨,不过他更恨的,是曹操。
洛阳,相国府。
天刚亮,董卓便把李儒急匆匆召来。
“岳父,可是出了什么事?”
看到董卓铁青着脸,李儒小心地问。
“汜水关华雄战死,兵马折损大半,李肃和胡轸在死守,但关东叛军士气正盛,随时可能被攻破,你可有破敌之策?”好半天,董卓怒气冲冲地问道。
“汜水关易守难攻,有一万兵马,华雄为何会战死?”李儒有些不明白。
昨天才收到华雄的战报,击败了联军的先锋孙坚,怎么这么快就战死了?
“你看看吧!”董卓将李肃的战报交给了李儒。
李儒看后,心中大骂华雄莽夫。面对孙坚,都知道凭险而守。可面对诸侯大军,竟然出关斗将,想挫一挫联军的锐气。想法不错,可也太轻敌了,真以为联军无人吗?
但是现在,不是责怪华雄的时候,必须想出应对之策。
“岳父大人不必担忧,命令吕布率领本部兵马立刻出发,驻扎在虎牢关外,岳父随后整顿洛阳城外兵马,亲自驻守虎牢关。同时命令中郎将牛辅率军驻守广成关,可保洛阳万无一失!”
华雄的速败,让李儒不得不改变计划。
“广成关?”董卓皱起了眉头,“你是说袁绍会分兵?”
“汜水关肯定守不住,不如我们主动放弃。过了汜水关,袁绍一定会兵分两路,一路进逼虎牢关,一路攻打广成关。”
“那洛阳城怎么办?”董卓对洛阳也不放心,“虽说陛下是本相国所立,但他却和我们并非一条心,实在是可恨啊!还有那些朝中大臣,真以为本相国的刀不利乎!”
“可令樊稠率领本部兵马镇守洛阳!”李儒想了想,恶狠狠地说,“岳父在离开洛阳前,还必须杀一儆百!”
“你是说,杀袁隗!”董卓马上猜到。
“对!袁绍是叛军的盟主,华雄又是被袁术麾下的黄忠所斩,哪一条,都够得上叛逆!”
“好,我马上命令奉先,将袁隗满门诛杀!”
“不,岳父!既然是杀一儆百,那便要在百官面前杀!”李儒的脸上露出了奸笑,“可让陛下下旨,历数袁家的罪状,定为叛逆,袁隗满门抄斩,袁家诛灭三族,剥夺所有爵位!”
“好!”董卓非常满意,“文优,你立刻去陛下那里讨要一道圣旨!”
“诺!”
太傅袁隗府。
“太傅大人,我已接到消息,汜水关华雄战死,董卓大怒,他必然要对太傅大人动手!”神龙卫统领王越显得焦急万分,“太傅大人,这一次你一定要听我的,离开洛阳!”
“王统领,老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的事情!”袁隗的态度非常坚决。
“太傅大人,我奉我家主公之令,今天一定要带太傅大人离开洛阳城。得罪之处,还望太傅大人莫怪!”王越知道,劝说袁隗已经没有作用,他要强行将袁隗带走。
“慢着!”袁隗挥手制止了王越,“王统领,为了你家主公的霸业,老夫必须留在洛阳,你可明白?”
袁隗这个时候说出“霸业”二字,让王越还是感到有些吃惊。他刚刚以为,袁隗乃是为了忠于陛下,才不愿离开洛阳。
可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难道袁隗留在洛阳,真的有利于主公?假如真是这样,那他宁可违背主公的命令,也不强行带走袁隗。
只要是为主公的霸业,哪怕将来受到主公的责罚,王越也心甘情愿。
“王统领,有些事情你并不明白!”袁隗在桌案上拿出了一块折叠好的锦帛,“这是我写的一份《告陛下书》,我死之后……”
“将此书交给陛下?”王越曾经做过帝师,对皇宫很熟悉。即使到处都是董卓的侍卫,他也有办法见到陛下。
“不!”袁隗摇了摇头,“陛下已经完全被董卓掌控,此书不但要让陛下知道,更要让全天下都知道!”
袁隗将锦帛郑重地交到王越的手中。
“王统领,此事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完成它!它关系到你家主公的霸业,更关系到我们袁家百年的声望!”
“太傅大人放心,王越一定办到!”
“好!”袁隗满意的点了点头,“你速速离去,若我所猜不错,董卓老贼该行动了。”
“太傅大人多保重……”王越向袁隗拱了拱手,转身离开太傅府。
袁隗看着空荡荡的府邸,心中出现了一丝惆怅,随即眼睛又变得无比锐利。
“公路,但愿我的死,能给你换来天下义士的支持!”
洛阳城中,一队如狼似虎的西凉兵横冲直撞,很快,将太傅袁隗的府邸包围。
奉车都尉董旻拿出一道圣旨,高声宣道:“陛下诏书,反贼袁绍、袁术,聚集逆兵,攻城掠地,残害官员将领,屠杀百姓,罪不可恕。太傅袁隗,勾结反贼,欲谋害陛下,令奉车都尉董旻将其满门押往南市,斩首示众。袁家剥夺所有爵位,诛灭三族!”
董旻宣完旨之后,拔出腰间剑,用力一挥。
西凉兵士撞开太傅府大门,冲了进去。
“袁家四世三公,代代忠良,怎么成反贼了?”
“是啊!祁乡侯和后将军那是奉诏勤王啊!”
“唉!这都是……”
“莫多言,莫多言,小心祸从口出!”
周围的百姓和官员纷纷议论、叹息。
很快,袁隗被押了出来。
“禀报将军,太傅府上下,只有袁隗一人!”
“什么?”董旻吃了一惊,“可曾搜查?”
“属下搜遍了府中所有角落,未见人影。”
董旻又带人亲自搜了一遍,也未见到其他任何人,只好回去禀报董卓。
“什么?袁隗的家人都不见了?”董卓将一个酒樽摔在地上,“都是废物,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岳父大人,是小婿的失误!”李儒一听,便明白过来,“袁隗一定是将家眷早就撤离了,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袁隗身上,故而没有发现!”
“可恶!可恨!”
“岳父大人不必忧虑,袁隗并无子嗣,撤走的也多为下人,杀袁隗一人与诛灭满门无并差异!”
二月底,袁术率领一万大军终于来到酸枣,与各路诸侯会盟。
至此,十八路诸侯全部到齐。
所有的兵马合起来,近十万,号称三十万。
虽然袁术来的是最迟的,可是他扎营的地方却在整个大军的中间。
各路诸侯的位置,早就是定好的,最中间的自然是袁绍,袁术及冀州刺史韩馥。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服气,比如北平太守公孙瓒。他认为打仗是靠实力,不是靠出身,袁氏兄弟只是徒有其表。兵马虽多,可和他的三千白马义从相比,差得太远了。
可是当他看到袁术的兵士时,马上不说话了。
袁术将大营扎好之后,休息了一日,第二天所有诸侯在中军帅帐集结,商议会盟之事。
中军帅帐在联军的正中,正好位于袁绍和袁术大营之间。
帅帐中已经设好了十八个席位,各路诸侯的亲兵都在帅帐之外,他们的麾下将领,或者谋士可以进入帅帐,但是没有位置,只能站在各自主公的身后。
袁绍和袁术的位置,在中间主位,两边分别是冀州刺史韩馥和骁骑校尉曹操。
所有的位置都是按实力和官职来排的,按理来说,曹操排不到袁绍的旁边,但他是这次会盟的真正发起者,又行刺过董卓,声望很高。
众诸侯坐定之后,每人的身后都有几员将领或文士。
袁术的后面,站着黄忠和李卫。
纪灵留在大营之中,一万大军若是没有大将坐镇,显然不行。
袁绍的身后站着韩猛和许攸,曹操的身后是曹仁和夏侯惇,韩馥的身后是耿武和潘凤。
整个大帐之中,共有五十多人。
袁术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是当世的风云人物,将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会将整个天下搅个天翻地覆。
“诸位,我们今日在此会盟,共同讨贼勤王,雄兵十几万,战将上千员,声势浩大。可若是没有统一号令,各自为战,恐被董贼所趁。因此,当推举一位盟主,众人听盟主号令,共同进退!”袁绍向众人拱了拱手,大声说道。
“本初乃当世俊杰,朝廷栋梁,又礼贤下士,当为盟主!”袁绍话刚说完,兖州刺史刘岱马上站起来说道。
“我也同意本初为盟主!”冀州刺史韩馥赞同刘岱的意见。
“袁太守当为盟主!”
“我同意袁太守做盟主!”
……
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等人,也都纷纷推举袁绍。
十八路诸侯当中,有很多都是袁家的门生,袁家的三位诸侯,袁遗是不可能当盟主的,袁术和袁绍比起来,袁绍的威望更大一些,因此,许多人都推举袁绍。
“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曹操问袁术。
因为曹操没有表态,所以和曹操交好的几位诸侯,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等,也没有说话。
“兄长做盟主,我自然没有意见!”袁术笑着说。
对于袁绍这个盟主,知道历史走向的袁术,自然明白,那是绝对不合格的。
但是这一次讨伐董卓,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呢?
他们为什么骂董卓是国贼?是因为董卓挟持了陛下,独霸朝纲。而他们这些人,谁又不想和董卓一样呢?只是没有那个实力,或者说胆量,因此才联合起来。
袁术还知道,诸侯讨董,只是一场闹剧,也是乱世的开启,因此他根本不在乎盟主之位。
在这场大战之中,袁术要的只是利益和威望。
袁术表态之后,曹操也推举袁绍,接下来剩余的几路诸侯也都纷纷附和。
袁绍象征性的推让了一番,便坐上了盟主之位。
大营之中,祭台早已搭起。共三层,遍立五方旗帜,迎风招展,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摆上三牲四果。
十八路诸侯全部来到高台之上,开始歃血结盟。
兵士端上来十八杯酒,袁绍首先拿出小刀,划破了手指,让血流在酒里,接着韩馥、曹操等人马上效仿。
袁术拿着小刀,有些犹豫,当然更多的是害怕。
刀划破手指,不会有多疼痛,可是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太差了呀!万一得个破伤风,那可是要命的,这古人豪迈可以,你总不能不爱惜生命吧!
但是别人都那么做了。袁术没有办法,只能咬咬牙,划了一个小口子,滴了两滴血。
袁绍一手端着血酒,一手拿出盟誓之词,高声念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厚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术心中暗笑,这誓词看来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念完之后,袁绍双手将酒杯高高举起,大声说:“众义士,同饮此酒,同心协力讨贼勤王!”
说完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狠狠的摔到祭台上。
其他的十七位诸侯也都效仿袁绍,一饮而尽,摔掉酒杯。
然后所有人大声喊道:“同心协力,讨贼勤王!”
“同心协力,讨贼勤王!”
十几万兵士齐声喝喊,地动山摇。
盟誓完毕,袁绍升帐,各路诸侯及大将都来到帐中,按原先的位置坐下。
“公孙太守,你身后站的那三位是谁?”袁绍突然指着公孙瓒身后几人问道。
“他便是破黄巾的刘玄德!”公孙瓒说。
“回禀盟主,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他们是我的两个义弟,关羽和张飞!”
“既然是刘玄德,赐座!”
“谢盟主!”
“我并非敬你的身份,而是敬你是汉室宗亲!”
袁术抬眼看了看,又收回了目光。
其实他们三人,袁术早就发现了,但也毫不在意。
关羽和张飞虽是万人敌,可现在眼馋也没用,谁让自己穿越的太迟,让刘大耳抢了先手呢!
他才不会像曹操那样,养虎为患。现在袁术关心的,是掌管联军的粮草,那可是肥差呀!既安全,又有好处。
袁术身后的黄忠,突然向关羽和张飞射去了一道锐利的眼光。
“关羽、张飞,主公说的和我不相上下的人,原来是他们!”
感受到黄忠浓浓的战意,关羽微微睁了睁眼睛。不过当他扫视到黄忠的时候,显然吃了一惊。
“此人,好强!”
袁绍下了命令,兵发汜水关。
可是众诸侯一准备,足足花了三天时间。
大军浩浩荡荡向前,中军之中,袁绍、袁术和曹操并马而行,后面是韩馥、刘岱等各路诸侯。走了十几里,有斥候飞马而来。
“禀报盟主,孙太守败于华雄,几乎全军覆没!”
“什么,孙坚败了!”袁绍吃了一惊。
“孙文台人称江东猛虎,孙武之后,怎会败于华雄?”
“是啊!这不可能!”
“不可能!”
众诸侯似乎根本就不相信。
曹操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大军停滞不前,华雄岂能不抓住这个时机。孙坚一败,折损兵马是小,关键会影响大军的士气。
“孙文台是如何败的?”曹操问道。
“孙太守连日挑战,华雄坚守不出,昨夜突然劫营,孙太守措不及防,故而大败!”
“盟主,我们应该加快行军,或许可以趁势反攻,拿下汜水关!”曹操向袁绍建议道。
“好,就依孟德!”
曹操立刻命令李典、乐进率领麾下五千广陵兵马加快行军,夏侯惇率领本部三千兵马紧随其后。卫兹率领陈留的五千兵马做好接应。
其他诸侯也都命令麾下将领加快行军速度。
如果真的如曹操所说,能够趁势拿下汜水关,那可是大功一件,谁都想分杯羹。
袁术倒也不急,他只是稍稍有些意外,自己没有克扣孙坚的粮草,可是孙坚依然败了,这就是宿命啊!
至于立功,华雄昨晚劫的营,现在恐怕已经回到汜水关上,根本不可能趁势攻破。而且若论行军速度,谁又比得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呢?
大军走了大约三十多里,碰到了败退的孙坚。
五千兵马,已经不足一千人。
昨天晚上刚冲出来时,还有两千多,后来祖茂又带出来几百兵士,孙坚率领近三千残兵向回撤。
可是没想到,华雄根本就没打算放过他们,半路上竟然有李肃和胡轸的两路伏兵。
直到天亮的时候,才杀出重围,可是身边只剩几百兵士,粮草全丢了,兵器铠甲更是不计其数,唯一让孙坚欣慰的是,麾下的四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尽管都带着伤,可是无性命之忧。
当孙坚看到袁绍时,愤怒无比。
“袁盟主,我麾下将士在拼死奋战,大军在什么地方?明明只有一天路程,为何数日都迟迟不到?”
“孙太守……”袁绍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袁盟主,我麾下的将士不能白死,盟主必须给个说法,否则让将士们寒心啊!”
“孙太守,你折损的兵马,本盟主会为你补齐,此战,也为你记功!”袁绍抽出腰间佩剑,高声喝喊,“传令,大军迅速赶往汜水关!”
孙坚的目的达到了,也不再多说。
天快黑的时候,近十万大军来到汜水关下,扎下十里连营。
第二天,袁绍正准备升帐,营外传来战鼓声,兵士来报,华雄出关,在大营前讨敌骂阵。
大胜孙坚,让西凉军士气大振。可是联军有十万,汜水关久守必失,因此华雄决定出关挑战,借大胜之势,先挫一挫联军的锐气。
袁绍一听华雄挑战,立刻带着各路诸侯,来到营外,列好阵式,与华雄对峙。
“袁绍小儿,可敢与本将军一战!”华雄看到袁绍,立马横刀,高声喝喊。
“何人出战,斩下那华雄的人头!”袁绍用马鞭一指华雄,高声喝道。
“盟主,我有悍将刘劦,可斩华雄!”徐州刺史陶谦说。
“好,令刘将军出战!”
“得令!”
刘劦挥舞着双刀,催马冲了过去。
“刘劦人称刘三刀,有万夫不当之勇!”看到刘劦出战,陶谦非常高兴,“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在他的刀下能够支撑三招的,三招之内必然斩下华雄的首级!”
“哼!”听着陶谦的卖弄,袁术轻哼了一声!
“怎么,后将军不信?”
“我看用不了三招,只需一刀!”袁术非常轻蔑。
“一刀?对!”陶谦笑了起来。
“我是说华雄只需一刀!”
“你……”陶谦刚想说什么,可突然发现兵士们的呐喊助威声停了,战鼓声也停了。
定睛一看,不觉脸色大变,两军阵前,刘劦躺在地上,身首异处,战马落荒而逃。
这一切太快了,两边观战的将士们都愣住了。
“将军威武!”西凉军兵士的呐喊助威声突然如雷鸣般响起。
华雄果然只用了一刀,便将刘劦斩落马下。
“关东鼠辈,谁来送死?”华雄手提着滴血的大刀高声喝喊。
“谁可出战,斩华雄首级?”
袁绍的脸色非常难看,陶谦也低下了头。
他本想抢个功劳,却没有料到,在徐州几乎无敌的刘三刀,结果一刀就被华雄给杀了。
“我有大将韩勇可斩华雄!”济北相鲍信说。
“韩将军出战!”
“诺!”
韩勇催马舞枪直冲阵前。
袁术看了,又摇了摇头。
“公路以为,这韩勇也不行?”曹操低声问道。
“插标卖首,还是一刀!”
“华雄真这么强吗?”
“董卓麾下第四猛将,你看看就知道了!”
果然,韩勇在阵前也是一个回合,便被华雄斩落马下。
联军的士气显得无比低落,西凉军呐喊助威声,响彻了整个汜水关。
袁绍愤怒的看了看济北相鲍信,然后又无奈的说:“谁能斩杀华雄,赏百金!”
曹操身旁的夏侯惇和夏侯渊听了之后有些意动,但曹操给他们使了个眼色,然后摇了摇头。
公孙瓒身后,关羽握紧了手中的大刀,微微睁了睁眼睛,不过刘备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
“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冀州刺史韩馥说。
“潘凤,你可愿出战,斩杀华雄?”这一次。袁绍并没有直接下令,而是先问了问。
意思很明确,若是不行,那就算了,死个人是小事,可是挫伤大军锐气,是大事,不能再丢人了。
“盟主,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了!”
潘凤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开山大斧挥舞了一下,呼呼生风。
“好!”袁绍看了之后非常满意,“潘凤将军,果然骁勇,令你出战,斩杀华雄!”
“诺!”
战鼓震天响,喊杀声如潮水般连绵不断,潘凤打马如飞,冲向阵前。
“华雄,拿命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