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全文阅读

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全文阅读

萧九离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李丽香唐招妹,讲述了​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村口王大娘和儿媳妇抢着带孙子的时候,一模一样!当时那婆媳俩还干了一架呢!唐大娘活了这么久,奶奶抢着带孙子见的多,儿媳妇抢着带小姑子的,还是头一回!瞧着李丽香的神情,唐大娘自然能看出来她是真真疼爱小七,把小七当亲闺女一样宠着。通常情况,作为母亲,会本能的护崽,反感一切和自己抢崽......

主角:李丽香唐招妹   更新:2024-06-03 23: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丽香唐招妹的现代都市小说《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萧九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李丽香唐招妹,讲述了​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村口王大娘和儿媳妇抢着带孙子的时候,一模一样!当时那婆媳俩还干了一架呢!唐大娘活了这么久,奶奶抢着带孙子见的多,儿媳妇抢着带小姑子的,还是头一回!瞧着李丽香的神情,唐大娘自然能看出来她是真真疼爱小七,把小七当亲闺女一样宠着。通常情况,作为母亲,会本能的护崽,反感一切和自己抢崽......

《爹娘快看!奶团妹妹是锦鲤!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唐招妹看出老爹还在忧心,故意嬉皮笑脸:“爹,咱家这么穷,咋不想着捡个金元宝嘞!”

“呸!没出息的东西!”唐老爹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一个爆栗敲过来:“没出息的东西,一屋子大男子,要啥咱靠自己的双手挣!人的气运都是有定数的,没事别乱许愿,敢瞎霍霍我闺女的福气,看我怎么收拾你!”

“爹,我逗你呢,我知道轻重!小七是我最宝贝的妹妹,我疼她还来不及,咋舍得霍霍!”

“嗯哼,臭小子知道就好!睡觉!”

这边爷俩互相嫌弃,那边婆媳一派和谐。

娘俩现在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夸小七。

“娘,小七真白,瞧这小嫩皮,跟牛乳似的!”

“看我闺女这眉毛,长的真好看!”

“小七嘴也好看,小樱桃似的。”

“我闺女头发又密又黑,再过几个月扎小辫肯定好看!”

“……”

俩人越说越高兴,在一声声夸耀中,婆媳感情不知不觉上了一个新台阶。

眼见唐大娘困了,李丽香眼巴巴道:

“娘,夜里我抱着小七去里屋睡了?她要是饿了,我就给她喂奶;半夜您要是涨奶了就喊我,我把小七抱过来吃奶。我带过小老虎,带孩子绝对没问题,娘,您就放宽心好好睡一觉,行不?”

唐大娘瞧着李丽香这副神情,忽的觉得特别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哦,想起来了!

村口王大娘和儿媳妇抢着带孙子的时候,一模一样!

当时那婆媳俩还干了一架呢!

唐大娘活了这么久,奶奶抢着带孙子见的多,儿媳妇抢着带小姑子的,还是头一回!

瞧着李丽香的神情,唐大娘自然能看出来她是真真疼爱小七,把小七当亲闺女一样宠着。

通常情况,作为母亲,会本能的护崽,反感一切和自己抢崽的人。

但唐大娘是个明白人,很清楚一件事: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小七是她的老来子,她和丈夫年纪都大了,谁也说不准能护小七多久。

在老两口百年之后,哥嫂当家。

虽说哥哥们都疼这个妹妹,但如果嫂子不待见小姑子,小姑子的日子不见得会好过。

反之,拥有一个把小七当亲闺女来疼爱的当家大嫂,那是一辈子的好处。

不管小七将来是招赘婿,还是嫁出去,嫂子会是小七娘家最坚实的后盾。

对,以后给儿子们娶媳妇,什么品貌家境都往后排,头等重要的得是喜欢咱家小七,对小七好!

和小七不对付的女子,是坚决不能娶回家的!

不知不觉就想远了,思绪拉回来:

李丽香夜里带小七,既能让她们姑嫂培养感情,自己还能睡个好觉,做人得把心放宽,才能活得舒坦。

唐大娘立刻笑着答应了,还将李丽香夸了一通。

又夸李丽香是全村最孝顺的儿媳,又说小七以后肯定跟大嫂最亲。

把李丽香夸的那叫一个心花怒放,口里说着:“小七肯定跟娘最亲,我这大嫂还排不上号!”

可心里,那个美啊!


唐家六郎唐清晏,从小天资卓绝,过目不忘,唐家老爷子便将幺儿送去省城的外祖家,方便儿子读书。

唐清晏不负众望,三岁成诗,七岁成词,十二岁中童生,十四岁中秀才,成绩均是榜首,是省城闻名的少年天才。

那时的唐清晏可谓是意气风发,前途不可限量,十六岁时参加举人考试,不出所料,一举夺魁,成为省城里最年轻的举人。

出榜那天,唐清晏风头无双,少年天才,俊朗非凡,谁知却遭了人的嫉妒。

同窗有个权贵之子,家世显赫,可偏偏在读书这事上,事事都被唐清晏压了一头。

考童生时,唐清晏第一,他第二;

考秀才、举人时,亦然。

这次那权贵之子,再受不了这鸟气,便利用家中势力,冤枉唐清晏考试作弊。

监考官、主考官,连同本地的父母官都被收买,人证物证做的齐全,一件冤案就这么做成了!

可怜唐清晏,头天放榜时还踌躇满志,想象着将来一举拿下状元。

三元及第,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仿佛触手可及!

可第二天,就沦为阶下囚,成了作弊的无耻之徒。

昔年那些才名,都被抹杀,被造谣成靠作弊得来的。

科举作弊,犯了刑律,除了坐牢,还要被革去功名,自己连同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参加科举。

甚至,还会累及族人,三代族人,不得读书,不得科举,硬生生斩断所有族人的希望。

一夕之间,天崩地裂!

知子莫若父,无论旁人怎么说,唐家老爷子都不信儿子会作弊。

老人家连夜赶往省城,花了大笔银子疏通,才进到监牢里,见到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儿子。

唐清晏自有风骨和骄傲,被打的只剩一口气都在喊冤,拒不承认作弊这诬陷。

可在权贵的强权之下,他承认不承认,根本无关紧要。

后来唐家老爷子为了救儿子,散尽家财,终于保住了唐清晏一条命。

唐清晏坐了半年牢,打点关系被救了出来,携妻子回东楼村老家。

而其余唐家人,惧怕权贵之子报复,便都连夜迁走。

十八年来,为了兄长们不受牵连,唐清晏和哥哥们一直没有联系。

直到小七出生,大伙都想着,都十八年了,都尘归尘土归土了,总不会还被惦记着吧。

这才恢复了来往。

然而一切自有天意,前阵子那位权贵倒台了。

墙倒众人推,那些权贵曾经做的恶,都被人翻了个底朝天。

当朝一位新晋重臣指明亲审此案,十八年前这桩冤案,得以重见天日。

案情真相浮出水中,触目惊心,十八年了,终究是还唐清晏一个清白。

唐家众人听完,已是泪流满面。

胖官差很是遗憾:“唐六爷,您的冤屈是洗刷了。但当年革去功名的文书,是盖了先帝印的官文,功名已经还不回来了……不过自此,唐家人可参加科考,不再受影响了。”

两个官差都是省城人,年少时是听着唐清晏传奇故事长大的,曾经都对唐清晏这样的天才才子心驰神往,见才子落魄,都生出遗憾可惜之情。


老唐家后院,熟练的现场起灶,十口大灶垒的整整齐齐,架上大锅,起好灶台。

唐家老宅是祖上建的,考虑到子嗣多,所以宅子占地面积大,房间多,院子宽敞。

大摊子支起来也丝毫不显得拥挤。

后院一时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烧水的、洗菜的、切菜的、揉面的,大伙分工明确,流程熟练。

几个婶娘在鸡窝旁宰鸡拔毛,吓的唐家那两只可怜的老母鸡,缩在鸡窝角落瑟瑟发抖。

唐有妹蹲在地上趁机掏了个鸡蛋,放在李盼男手里:“你摸摸,热乎乎的!”

而后唐有妹又去安慰老母鸡:“别怕不怕,你们已经不是‘不下蛋的鸡’了,你们努力下蛋,不会吃你们的!”

这两只老母鸡,是唐大娘刚怀上孩子的时候买的,本想着买回来下蛋补身体坐月子吃。

可谁知道,两只老母鸡,来了老唐家后,愣是一个蛋都没下。

气的唐老爹去找那卖家理论。

卖家却说,老母鸡在自个家的时候,一天下两个蛋,肯定是老唐家太衰了,连母鸡去了都不下蛋。

卖家将唐老爹好一通嘲笑,“唐家母鸡不下蛋”的事传开了,村里人还笑话唐家了好几个月呢!

不过自从小七出生那天起,许是母鸡们受了野鸡的刺激,开始一天两三个蛋的下,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下了两筐子鸡蛋,一雪前耻!

唐有妹摸了摸母鸡的脊背,夸道:“好样的,你们现在是‘争气鸡’!唔,跟我爹一样争气……”

母鸡们好似听懂了,咯咯哒欢快的叫。

唐有妹趁机“洗劫”了所有鸡蛋,还拔了一撮鸡毛!

“这几根最漂亮的,让大嫂黏在妹妹的帽子上。剩下的让三哥做个鸡毛毽子,咱们一块玩!”

“好!”

第二天一大早,臊子面席就开始了。

臊子又叫浇头,分荤素两种。

这边大油锅烧热,剜出一大勺白花花的猪油,滋啦一声化开;

再倒入葱姜蒜,噼里啪啦,香味就散开了。

最后将提前切好的各种菜倒进去,一顿翻炒。

土豆丁、萝卜丁、豆腐丁、黄花菜、木耳丁等等,满满的一大锅的素臊子,香气四溢!

那边大锅炒的是肉臊子,肥瘦相间的猪肉丁切成小拇指甲盖大小,用白酒和酱油炒出酱香的颜色,再放上些黄豆酱炒匀,香极了!

剩下的大锅全力烧开水,白花花的面条一波接着一波的下锅。

大海碗里盛上炒过的盐,倒上红醋,用面汤一激做汤头,再将白面条盛进汤头里,盖上一勺素臊子,小半勺肉臊子,最后撒上葱花香菜,成啦!

臊子面席是流水席,没有固定开席时间,随来随吃,随吃随走。

村民们三三两两的来,一碗碗臊子面流水一样端出去,一个个空碗又流水一样送回来。

村民们有的端着碗蹲在树下吃,有的坐在桌边吃,各个都在夸唐家厚道。

这碗面用料扎实,掌勺的又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流水席大师傅,真是香掉舌头。

早晨微凉,一碗热乎乎的臊子面下肚,出一脑门的汗,那叫一个舒坦!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