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丁伟太史慈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虎啸山林多情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是作者“虎啸山林多情剑”的倾心著作,丁伟太史慈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半,二百匹战马,全部丢失,还有承恩生死不明,你……你……,来人!”“在!”立刻从外面进来两个侍卫。“将武安国……”“报……”突然一个兵士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孔融正在气头上,看到有人闯进来,大怒,“大胆,谁让你不通报就闯进来,来人,将此人给我乱棍打出!”“大人,大人,小的冤枉呀!您不是说有丁公子的消息,不用通报的吗?”那......
《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北海郡太守府的正堂上,坐着北海相孔融,他的脸色非常难看,怒气冲天。
旁边坐的是长史苏芳和郡丞张礼,他们两人也是一脸严肃,下面跪着北海校尉武安国。
原来武安国被周仓和廖化战败后一路狂奔,三天前就回到了北海郡。回来之后他犯难了,三百多郡兵,跟他回来的不足百人,这些他不担心,遇到劫匪死伤二百多兵士,这很正常。丢了二百匹战马,也很正常,因为北海郡缺兵呀!青州和幽并二州不一样,幽并二州经常有匈奴和鲜卑人入境抢劫,每个郡都有三千兵士,而青州大多数郡只有几百郡兵。近年来盗匪横行,刺史焦和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派兵剿匪,可是汉灵帝一想出兵就得花钱,尽管他采取各种手段弄钱,包括卖官,可一提起花钱就不高兴了,因此一直没理会。
他一个北海校尉,可手下只有三百郡兵,打败仗丢战马,谁也不好说什么。
武安国真正担心的,是丁伟没有回来。如果丁伟死了,他的麻烦就大了。尽管不久前他和丁伟动手了,甚至起了杀心,可那是一时冲动。
现在他静下心来一想,还是有些后怕,丁伟他武安国还是惹不起的。
且不说丁伟是北海相孔融的弟子,得意门生,关键是他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儿子!
孔融是君子,最多责罚他一顿,这事也就过去了,但是丁原不同,他有权,有兵,有将,随便想个办法,就能弄死他呀!他只能寄希望于丁伟没事。
可是两天过去了,丁伟还没回来,他在家呆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来见孔融。
武安国不敢有任何隐瞒,将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地向孔融说了一遍,包括他与丁伟发生冲突的事。
“武安国,你……”孔融气得浑身发抖,话都说不出来。
“太守大人,属下知罪!”孔融是北海相,但却掌管着北海所有的军务和政务,行的是太守的职权,因此众人都称其为太守。
“你一个知罪就行了吗?”孔融一下子站了起来,“三百兵士,损失过半,二百匹战马,全部丢失,还有承恩生死不明,你……你……,来人!”
“在!”立刻从外面进来两个侍卫。
“将武安国……”
“报……”突然一个兵士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
孔融正在气头上,看到有人闯进来,大怒,“大胆,谁让你不通报就闯进来,来人,将此人给我乱棍打出!”
“大人,大人,小的冤枉呀!您不是说有丁公子的消息,不用通报的吗?”那位兵士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
“你说什么?有承恩的消息?”孔融一惊,赶紧一挥手,喝退了进来的侍卫。
“丁公子和十几名郡兵,护送着八十五匹战马,已经进城了。”
“承恩回来了,还带着战马,好,好啊!”孔融一下子高兴地有点不知所措,嘴里不停地说“好”,在大厅中走来走去。
“孔相,你看,承恩现在已经回来了,武安将军虽然有罪,但也不至死呀。”长史苏芳发现孔融的怒气一下子小了很多,乘机给武安国求情说。
“哼!”孔融看了看武安国,“武安国,你死罪可免,但却不可不罚,现将你贬为都尉,罚俸半年,你可服!”
“多谢太守大人,多谢太守大人!”武安国的心一下子放下了,这贬官罚俸,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有命在,凭着他青州第一大将的名号,相信很快可以官复原职的,心中充满感激,不停地给孔融和苏芳磕头。
“退下吧!”自从丁伟有了文武双全的儒将之称之后,孔融对武安国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器重,“让承恩快来见我!”
时间不长,丁伟走了进来,向孔融,长史苏芳,郡丞张礼一一见礼,不卑不亢,孔融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承恩啊,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回孔相,事情是这样的……”
丁伟非常详细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当然,和武安国在一起的过程,可以说全是事实,没有任何加工。但是后面的事情,都是按照他的想法说的。这些过程丁伟早就想好了,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众人没有任何怀疑。
对于丁伟的说法,孔融是非常满意,他看了看长史苏芳,又看了看郡丞张礼,慢慢地说:“苏长史,张郡丞,现在武安国因罪被贬,北海校尉一职空缺,按说承恩文武双全,是最好的人选,只是他年龄还小……”
孔融话这么一说,张礼和苏芳又怎能不明白呀!
“孔相,甘罗十二为宰相,有志不在年高呀!”
“张郡丞说的不错,承恩完全可以做北海校尉,我愿与孔相和张郡丞一起,向朝廷举荐!”
“既然如此,承恩,你就暂代北海校尉之职,朝廷前几日己经下了旨,让我北海郡自已募兵三千,剿灭匪患。我现在命令你,一个月之内,招募齐三千郡兵,半年之后,训练成一支强兵,一年后,剿灭北海匪患!”孔融立刻给丁伟下了命令。
“什么?训练三千郡兵?”丁伟听到这个命令,心里立刻乐开了花,真是刚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呀!正在想着如何在明年黄巾之乱起时能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他费了好大力气和心思才拉起了一百多人,现在孔融一下子送给自己三千人的军队,他能不兴奋吗?虽然这三千人还只是空架子,但在这个时代,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要招兵吃粮,那还不容易呀,而且还有官府的支持。训练就更不用愁了,有廖化、周仓、韩勇等人。
“承恩,有什么困难吗?”孔融见丁伟听了他的命令之后,脸色变化不定,而且没有说话,有些不高兴了。
“哦……”丁伟这才如梦方醒,“请孔相和二位大人放心,一年之后,我保证北海再无匪患!”
“好,好!”孔融看到丁伟表了态,非常高兴,“钱粮、兵器、铠甲等你将来和苏大人与张大人协商。”
“请孔相放心,下官一定全力配合丁校尉,驱除北海匪患!”
丁伟离开太守府,没有回自己的住处,带着韩勇等十几名卫士,快马加鞭,来到了王家村,立刻找来廖化与周仓,将孔融的命令告诉他们,大家一听都非常高兴,招三千兵,那他们三人可都是统兵大将了,有了军队,剿匪就容易多了,立功受封还能远吗?
丁伟给三人做了分工,周仓留在王家村,继续训练这一百兵士。韩勇拿上丁伟的手书,去找郡丞张礼,将粮草,兵器、铠甲押送到这儿。王家村离北海郡城只有五十多里,是很好的练兵之地,这个地方早在半个月前,丁伟就已经选好了。廖化负责招兵,要年龄在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
“主公,年龄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恐怕符合条件的人不多呀,能不能放宽一些?”廖化有些担心。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训练一支精兵不容易,如果年龄太大,打不了几年仗。”明年的黄巾之乱之后,这大汉就名存实亡了,诸侯争霸,将是几十年的混战。当然这些,丁伟无法给廖化解释,“如果这里招不够,可以到远一点的地方,北海郡有十几个县,招三千兵还是可以的。”
“是,主公,我一定按主公的要求,尽快招够三千军士!”
安排完这些,丁伟又带了两名护卫,匆忙向东莱赶去。因为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将他的义弟太史慈招来。
东莱和北海相邻,大约三个时辰,丁伟就来到东莱地界。一打听,太史慈在这里还是很有名气的,武勇过人,又很仗义,再加上是有名的孝子,很多人都知道。
不过,他们住的地方很偏僻,丁伟找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大哥,大哥!”太史慈看到丁伟,高兴极了,飞奔过来。
“二弟!”丁伟立刻下马,也跑了过来。
“哈……”两人紧紧抓住对方的手,开心的笑了起来。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声,没有任何虚假,太史慈是丁伟在这个时代所交的第一个朋友,他没有后世人与人交往的那种虚伪,一切都是那样的真诚。
而对太史慈来说,丁伟是他非常敬重的大哥,虽然出身世家,父亲又是并州刺史这样的高官,但却没有一丝高傲,跟他如亲兄弟一般。
“子义,这是承恩吧?”
他们俩人只顾着自己高兴,太史慈的母亲其实已经出来好一会儿了,她一直在观察丁伟。太史慈的母亲虽然不是出身世家,但也算一个书香门第。自从她得知儿子太史慈与丁伟义结金兰之后,心里总是有一丝担忧。尽管她认为自己的儿子绝对优秀,将来一定可以凭借自身本事建功立业,也有资格做丁伟的义弟。可是,人家是并州刺史的儿子,又是北海相孔融的弟子,这出身差别太大了。在这个世家统治的时代,寒门子弟永远没有地位,儿子与他义结金兰又如何?在丁伟的面前,还不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吗?或许他只是丁伟的一枚棋子而已。
她本来想让儿子尽量少与丁伟接触,但看到儿子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哥丁伟,就是一脸兴奋,因此她实在不忍心打击儿子。
今天,她观察了好一会儿,发现丁伟确实与其他世家子弟不同,他的语言是真诚的,他的笑声也是真诚的,没有丝毫看不起自己的儿子,于是她放心了,也为儿子能结交这样的一个义兄感到高兴。
赵云有些说不下去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几个县,伏尸数百里,流血可漂橹,云已发誓,誓扫鲜卑!”
“主公,杀!杀!杀!”许多士兵都大声喊起来。
丁伟微微闭上了眼睛,然后突然睁开,“杀!”
直到天黑的时候,所有的尸体都被处理完了,丁伟清查了一下人数,太史慈的先锋军死伤七百多,苏林的中军死伤二百多,廖化的后军死伤一百多,赵云带的是村民和一些幽州溃兵,一千多人只剩不到三百。杀死鲜卑兵两千九百多,魁头只带着几十骑逃走了,这一次得到还可以作战的战马两千二百多匹。
丁伟命令就地批下营寨,并安排了几十名斥候,放到三十里之外去警戒,以免被劫营。同时埋锅造饭。打了一天,战斗时没有感觉到,现在所有人的肚子都饿了。
夜幕低垂,冷气袭击着整个河谷。每个营房前,都有一堆篝火,一队队兵士在不停地巡营。
中军大帐,灯火通明。丁伟坐在主位上,旁边是参军苏林,然后是太史慈等人,赵云和夏侯兰是专门请来的,在最下首。
“子龙,夏侯兰,本将奉旨征讨鲜卑,二位皆是武勇之人,不知可否为本将麾下,一起为国建功,为民除患!”
赵云和夏侯兰互相对望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两人同时站起来,快步走到丁伟面前,“赵云(夏侯兰)拜见主公!”
“好,好!今日得二位壮士,我北海军将如虎添翼呀!”丁伟从内心感到兴奋。自从见到赵云,他一直在想如何收复,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如愿以偿了,能不高兴吗?“我现在封赵云为右军司马,掌飞羽营,夏候兰为军正,负责我全军军法!”
“多谢主公!”两人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投奔到丁伟麾下,竟然马上得到封赏。右军司马,和太史慈、廖化平齐,而且赵云本就箭法出众,骑术了得,这飞羽营好像为他量身打造呀!其实说穿了就是量身打造,丁伟在建飞羽营时,就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能够百步穿杨的黄忠,另一个就是赵云。
而更兴奋和惊奇地要属夏侯兰了,他本就精通律法,让他做军正,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丁伟看到两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为什么惊奇,内心中一阵满足,神棍的感觉真是好呀!
“今日,大家功劳都不小,文通,你要一一记下,以后论功行赏!”
“是,主公!”
“你的马尾拖尘之计用得好呀!还有元俭,出击的时机也很恰当!”
“马尾拖尘?主公的名字起得妙呀!”苏林两眼放光,他对丁伟的文采佩服地可是五体投地了,随便几个字,就是如此精妙,这让丁伟又自恋了一番,将白天大战的阴影一扫而光。
第二天,丁伟将军队重新整顿一番。虽然现在能战之兵只有两千,但是却变成了清一色的骑兵,这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而且除此之外,还剩余了几百匹马。当然,在这个时代,骑兵有一人双马,甚至有一人三马的情况,不过那都是铁骑远征的时候。骑兵本来就是烧钱的兵种,一人一马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次出兵的目的地是蓟县,从斥候搜集的情况来看,鲜卑的大军已到了广阳郡,并将幽州治所蓟县团团围住。幽州刺史早己弃官而逃,广阳太守郭勋在苦守蓟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