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版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版

卿岁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顾晨陈宝船   更新:2024-07-29 03: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版》,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版》精彩片段


安排好一切,顾晨自己则带着李三辉向那孩子走去。

“这位大娘,您是这孩子的奶奶,亲的?”

老太婆见他一身官服,心下不免有那么些害怕,但还是强撑着问明其身份:“你是?”

“这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

听到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老太婆神色更害怕了些,官老爷她可惹不起,只能老老实实地回话。

“回大人的话,是亲的。”

这要不是自己亲生的,她早就让大儿子把人敲晕了弄去卖,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

“你儿子,儿媳妇,可就剩下这么一个血脉了,你就这么卖掉了她,不怕你儿子儿媳晚上来找你吗?”

他虽然不信鬼神,可这老太婆信,自然是要吓唬一番的。

可这老太婆却抿了抿嘴,说了一句能堵死人的话。

“她又不是男娃子,这女儿家又不能延续血脉……”

“她爹娘死了,说明这家就绝户了。”

“要不是值钱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他爹娘的东西都该其他的兄弟得,是轮不上女娃子的……”

顾晨一时语塞,看那小姑娘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这让拥有现代灵魂的顾晨,如何都有些看不过去。

更何况,他如今也要当爸爸了。

若是有一天自己早死,留下的孩子也要遭受此罪……

光是想想那个场景,顾晨的心都要碎了。

如果用官身强迫她不许卖孩子,当然也是可行的。

可自己迟早要回京,又能护住这孩子几天呢?

顾晨向前几步,蹲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帕子为她把脸上的污垢擦干净,语气温柔地问道。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大人,我叫何珍珠。”

小丫头其实生的非常好看的,长大了绝对是个美人胚子,看的出来也是个懂事孩子。

“多大了?”

“快六岁了。”

六岁,不然就带回去,给自己即将出生孩子做个伴。

顾晨语气柔和:“你愿意跟我走吗?”

何珍珠不解其意,懵懵懂懂地看向一旁的刘三辉。

刘三辉愣了愣,后立刻高兴道:“孩子你快答应啊,跟着御史大人,你这辈子就饿不着肚子了。”

他觉得,这顾御史是个好人。

虽然官不算大,可对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的官了。

别看他是个官兵,平日里,县丞大人都不一定能见到呢。

小丫头懵懂地点了点头,小小的她,只知道不饿肚子就是好事。

顾晨见她愿意和自己走,这才扭头看向那老太婆。

“多少钱?”

最后,花了两贯钱的大明宝钞,把这小姑娘买了下来。

朱小四一直观察着大家的动静,顾晨干的事自然也知道了。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中对顾晨的印象好了一些。

大哥说的对,这顾晨,确实算是一个好官。

其实平阳县是有粮仓的,老朱设粮仓为的就是灾害时,就能开仓放粮,保证庶民不受饥荒之苦。

可惜,这对旱灾是有用的,可对水灾是没用的。

看着粮仓里头早被水泡坏的粮食,众人齐齐一阵沉默。

“去隔壁府县,借粮吧。”

他们从京城带来的粮食,也只够灾民们用个几日的。

“顾大人,你这粥,是不是熬得稍微稀了一些,我觉得,百姓们,怕是吃不饱啊。”

郑士元过来看顾晨的粥棚,发现米不够浓稠。

顾晨微微摇头,一边亲自拿着棍子搅着粥锅免得糊底,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郑士元听。

“是不够稠,可是郑大人,借调的米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若熬浓稠,大伙只能吃两天。”


“臣斗胆。”顾晨硬着头皮,拱手道:“僭用龙凤确实是大罪,可德庆侯是武将,出身不显。”

“一时没注意也是有的,可削爵、贬官为处置。”

不知道老朱是什么心态,他只能中规中矩地回话。

老朱像是早料到他会怎么答,居然直接问道。

“你说,他是不是有谋反之心,要不直接赐死算了。”

这些跟他一起造反起来的,谁知哪天会不会造自己的反

“陛下,臣以为不妥。”

顾晨见老朱的脸色不太好,可还是壮胆道。

“如今国朝才刚刚初立,四处都还有不少战事,上月,倭寇袭击登州和莱州,致死伤无数。”

“臣浅见,觉得比起把一双尚且还能用用的筷子丢了,还不如留在篓子里面,将就着用上一用。”

“臣年轻尚不知事,说的不好望陛下恕罪。”

顾晨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他的职责是御史。

皇帝要的御史是能说话的,而不是谄媚之人。

尚且还能用用的筷子?

老朱觉得这话很有些意思,见他并不为了讨好自己,顺着自己话说,也觉得此人至少品行不错。

“今日,你回去后,就去跟在韩宜可身边做事吧。”

“他是个好师傅,定然会教出一个好徒弟,去吧。”

至于怎么对廖永忠,他没说,顾晨自然不可能去问。

吃多了,脑子瓦特了还差不多,反正挂的又不是自己。

说那么多干嘛?

至于跟着韩宜可做事,顾晨倒是挺愿意的。

韩宜可,字伯时,乃北宋宰相韩琦之后!

元至正年间,元朝的行御史台,征召其为属官,却韩宜可毅然拒绝,可见是位忠直之人。

等到了老朱的这里后,他被举荐授予山阴教谕。

洪武七年,也就是今年初,刚被提为左御史中丞,陈宁则是右御史中丞,两人品级相同。

可历史上,他此时应该和自己一样,只是个监察御史才对。

老韩的个性非常耿直,弹劾从来不回避权贵,就连老朱也是照骂不误的,可以和于谦、海瑞并称大明头铁三人组了。

而且,他是组长。

历史上,洪武九年的时候,老朱太过宠信胡惟庸。

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正得老朱的宠爱。

有一天,这三人在明太祖近旁陪坐,轻松悠闲地交谈说笑,韩宜可却直接抱着弹文闯了进去开骂。

“你们三人,人险恶又好似忠臣,奸佞又好似正直,仗着些功劳和恩宠不知安分。”

“成日里在朝廷里头作威作福,不知收敛。”

“陛下,臣请陛下,直接把这三人的头给砍下来,以正典法,也向天底下的人谢罪。”

此番举动,可把老朱吓了一跳,立刻佯装大怒。

“快口御史,胆敢排陷大臣,给咱拉下去,打入死牢里去。”

不过,过了一个晚上,老朱就又把人给放出来了。

朱元璋是个狠辣的帝王没错,对老兄弟无情了一些也没错,可是,同样的,他也是个明君。

他知道,韩宜可,对大明是忠心的。

而顾晨原本的上司,是右御史中丞陈宁。

那个胡惟庸的舔狗,迟早都得跟着老胡一块儿去死,自己提前换个老大跟着挺好的。

免得遭连累!

不过,老韩的头也有些太铁,蓝玉案的时候。

这老韩还上奏骂老朱滥杀无辜,是个昏君呢。

就这样的人,自己跟着他,以后怕是不好再继续摸鱼了。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人是在任上才病逝的,不是老朱杀的,自己倒是不用担心自己遭殃。

左御史的办公位置,就在右御史的隔壁。

他回去后,便开始收拾东西,老朱都让认师傅和徒弟了,自己可不得给自己换个工位么?

大家伙听他去了隔壁,都是一脸的同情。

“顾大人,咱们做御史的本来就穷。”

“留在这儿,隔三差五的,陈大人还能请咱们几个开顿荤呢。”

“你以后要是去了韩大人那边,怕是没有这个口福了。”

顾晨心里乐呵呵的,表面却是一派正经。

“君恩似天,陛下叫臣子往西,那就没有臣子往东的道理。”

“再说了,在哪儿当臣子,不是陛下臣子呢?”

“只要能为天下做点事,哪让我辞官回家下地里去种田,我这心里头啊,那也是美的。”

还口福呢?

多吃点吧。

以后被归类为胡惟庸党砍头,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羡慕谁呢。

换领导的时候,当然要去辞别一下旧领导嘛。

就像你换导师,也要对原来的导师客气一番嘛。

“下官来御史台多年,受陈大人的照顾颇多。”

“可皇命难违,下官今日便得去隔壁了。”

不跟你这个笑面虎共事,他简直别提多么高兴了。

因为他得罪了胡惟庸,所以陈宁原本也不想留下顾晨。

如今既然陛下开口,帮自己解决了这个麻烦。

那就送给隔壁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面上还得虚情假意一番。

虚情假意完了以后,顾晨就抱着东西去了隔壁。

与右边悠闲不同的是,左御史这边的老爷们都挺忙的。

一个个都撸着袖子加油写奏疏,有的嘴里还叼着馒头啃。

就算是被噎着了,也要坚持把最后一个字给写完才喝水。

“这个朱桓,犯错后被贬为知县。”

“可他身为皇亲国戚,身为戴罪之身,却不思悔改。”

“居然在当地横征暴敛,欺压良善,强奸民女,实在是大恶不赦之人。”

“老夫非得参他一本,陛下若再对其包庇不处置,那老夫就要去太和殿死谏。”

顾晨被一道老人家的声音吸引,只见一位六洵青官衣老头,此刻正边写奏疏边骂人。

那口水沫子,全都喷到那奏疏身上了。

“噗呲。”

想起老朱到时候拿着的奏疏,全都是这老大爷的口水的样子,顾晨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这一笑不要紧,却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对不起,我突然想起来点事,不是笑……”

不是笑各位同僚。

可他的解释貌似没什么作用,大家只不过是看了他一眼,便又继续投入工作当中了。

顾晨:“……”

貌似,新部门有那么一点点卷哈。


而顾晨也有一些犯嘀咕,关于刘伯温的死传言可不少啊。

一说,刘伯温是自己病死的,不关任何人的事。

二说,老朱觉得刘伯温知道太多事,还能看透人心,所以暗示胡惟庸把老刘给嘎了的。

三说,老朱是真心关心老刘,只不过胡惟庸会错了意思,所以自作主张送老刘去了西天。

四说,刘伯温知道胡惟庸是个奸佞,所以故意自己把自己弄死,好让朱元璋提防胡惟庸这个奸相。

……

众说纷纭,各大论坛上,还有各大学府的学者们吵的热火朝天,可是却谁也没有定论。

这玩意儿怎么说呢,人死如灯灭,靠史书上轻描淡写那几笔,怎么可能会有定论呢?

顾晨无奈地摇摇头,正准备回自己工位干活去。

却见太子殿下身边的太监来了,说是太子爷请自己过去。

此时的东宫。

马皇后、太子、老朱三人都在,而且才刚刚吵过了一架。

老朱怒道:“咱就不明白了,咱是哪里不对,派堂堂宰相,亲自去看刘先生还不够好么?”

“当初,咱让刘先生做右相,他自己不肯非要回乡隐居。”

“咱让胡惟庸当了右相,他又有诸多话说。”

“敢情,咱这个皇帝,做的事,说的话全都是错的,只有他才是金口玉言,才是对的?”

他当然知道刘伯温和胡惟庸不合,可是他也十分地自信。

因为他觉得胡惟庸这个家伙,在自己的眼皮子下,是绝对、万万不敢对刘伯温如何的。

难不成,他还敢和太监相互勾结不成?

“重八,你明知道胡……”

马皇后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见李谨进来通报道。

“陛下,娘娘,太子殿下,顾御史到了。”

闻言,老朱看向大儿子。

“他来做什么,你叫的?”

他可没叫御史过来。

朱标点点头,然后看向李谨道。

“叫他进来。”

这还是顾晨第一次见到马皇后,和他想象中形象倒是差不多。

威严中带着些慈爱,看着慈爱却又不失威严。

总结:很有国母的风范,怪不得从正史到野史,从来没有一个人黑过她,黑也只从脚下手罢了。

“臣,御史台顾晨,见过陛下,娘娘,太子殿下。”

不知道这次叫自己来,又是有什么事情。

想想看,好像自从参了老胡小妾的弟弟开始以后。

自己的好日子貌似就已经到头了,鱼也摸不成,成日被老朱家奴役,想想也很是惆怅啊。

“顾晨,诚意伯病重,陛下让胡相携太医前往,唯恐不重视,可为了周全,孤想让你随胡相一同前往。”

“你可愿?”

不是他朱标多心,实在是他不放心胡惟庸的为人。

老朱这才明白儿子的意思,不过倒是也没有说什么。

确实,谁知道老胡会不会突然失心疯?

还是有个刚直不阿的御史看着,方才能够放心啊。

“你就是顾晨?”马皇后听父子两人,说起过此人的名字,便嘱咐道:“你是韩宜可得徒弟,想来人是正派的,可一定早看好了才是。”

她也不知为何,总是觉得会有人迫害刘先生。

“是,陛下,娘娘,太子殿下,臣遵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再说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拒绝的胆子啊。

胡惟庸啊胡惟庸,你可真是我顾晨的灾星。

难道就没有什么法子,能离这个大灾星远一些么?

要说这刘家,可谓是满门烈性子的人了。

刘伯温就不用说了,清高,那是满身的傲骨了。


自己到底,还要在御史台干多久?

本来以为献了宝钞之法,自己就能挪地儿了,结果朱八八那个老六居然提都不提此事,真的是太愁人了。

“顾兄,顾兄。”

一大早,陈宝船就在宫门等着,见着他便偷摸塞给他两个包子,包子还有一些烫手呢。

“内子昨日来了京城,这是给包的大肉包子,我想着你肯定没用早膳,便特意给你带了两个尝尝。”

大肉包子的香味十分诱人,虽然顾晨有点怕到时候不方便,可还是没忍不住咬了几大口。

“弟妹的手艺了得,陈兄可真是有口福啊。”

肉多葱香味浓就不说了,包子里头还带了肉汁,轻轻咬上一口,对早起的打工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美食。

这比现代的肉包子,可不知道要瓷实多少。

犹然记得,小时候一块钱四个小笼包子肉特别多,味道又好,等自己打工了就变成一块钱一个。

足足涨了四倍不说,肉少而且还不好吃。

因为这,他都很多年没买包子吃,等来了古代才实现了包子自由,可也不如陈宝船老婆的手艺好。

“你要觉得好吃,我让内子做了,多给你送点去,她在京城闲得无聊,也让嫂子带她说说也好。”

陈宝船笑呵呵地,给自己老婆找个说话的好友。

“可以,婉盈刚来京城,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让弟妹和她说说话,聊聊天也是好的。”

女人的话题和男人不同,他对胭脂水粉那些又不感冒,还是让她们女子之间交流为好。

陈宝船见他答应,也很是高兴,可见自家部门的同僚来了,便连忙止了笑,退回到自己位置上去。

陈宁把这一幕看的很清楚,他斜了陈宝船一眼。

“言清,你和顾晨,很是要好?”

陈宝船的字为言清,他听了此话不知为何打了个哆嗦。

“下官和顾御史,不过是一般同僚关系罢了。”

自然是要好的,不是顾晨那半边墨,他怎么可能考中进士当上官,可话却不能这么说。

顾晨得罪了胡惟庸一党,可自己还在他们手底下过活呢。

闻言,陈宁不再说话,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就安静等候了。

顾晨吃完了包子,把油纸揣怀里等着下朝以后再丢。

看来,以后不能正大光明,和陈宝船说话了。

不然的话,他少不得要被胡惟庸的人穿小鞋。

庄严的大殿之上,老朱宣布了立刘伯温为左丞相的旨意,接着便宣布立社学的旨意。

所谓社学,可以理解为社会教育,每五十户为一社,每社设私塾一所,选通晓经书者为先生。

农闲的时候让百姓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依旧以教劝农桑为主要的任务。

认字读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给大家找点事干。

不然你太闲了,岂不是要造我老朱家的反?

这也算是德政,大家没有意见,对刘伯温当左丞相也没有意见,但是对于宝钞司都很有意见。

“陛下准备,何时开始实行宝钞通行?”

韩宜可首先出列,抛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老朱也不隐瞒:“四月时,应该就可以全国发行了。”

印钞这种事情,不过精细一些,倒是也不难。

“臣再问陛下,金银铜可拿去官府换取大明宝钞,那么百姓能拿钞,去换取金银铜么?”

第二个问题有些犀利,老朱的眉毛当时就拧了起来。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卿岁岁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本书最新章节第 599 章 变(4),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写1381630字,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根本不够看 快开顾晨留的盒子[快哭了]非常好奇

番外了,唉,又要感叹了从头追到尾啊[哭]

我全书都看完了,才看了六个小时??

热门章节

第 227 章 教冯胜做事

第 228 章 锅都给锦衣卫

第 229 章 远程教学

第 230 章 八十七名

第 231 章 要求不高。

作品试读


“传,御史台监察御史,顾晨,传太子。”

其实,他学的是宋朝的交子。

如今天下才刚刚初定,民间还有边疆都不太稳当。

国库也不是很充足,他和户部日日都为各方的钱粮筹措问题而发愁。

造钱的铜、银都有些少,根本就不够用。

所以,他这才想着,用大明宝钞来代替银钱,并推行到全国。

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多少钱,他就能印多少钱出来么?

可顾晨说的也很对啊,若是防伪做的不够好的话,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印钱了么?

若是不控制印钱的数量,那不是容易变成废纸一张么?

“来来来,顾家小子,来,坐,云奇啊,快,来给顾大人上茶,就上那个咱平时喝的茶。”

顾晨敢保证,这是老朱对自己最客气的一次了。

这也是,他还是第一回,被老朱给赐了座。

果然,你要是有用。

别说是朱屠夫,就是阎王来了,也得对你客客气气的,自己这不就从顾晨变成顾家小子了吗?

听着就亲切。

他抬头看向太子,却见朱标正面带笑意地看着自己,目光中还带着欣赏和微微的鼓励。

顾晨心中定了定,太子是个好人,自己一定要牢牢抱着太子的大腿,最好是把老朱给熬死。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安安全全的了。

“咱从前还以为御史就是嘴还行。”老朱拿着他那把玉如意,又让人拿了把椅子坐顾晨对面:“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小子,给咱说说,你说的那几条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解决,你要是能给咱解决好了咱有大赏。”

“对了,老大,中书省左丞相是不是还空着呢?”

虽然他自己准备,把左丞相这个位置给胡惟庸了。

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不能用这个位置给别人画大饼啊。

“陛下抬举,臣不敢……”

顾晨听到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连摆手拒绝,甚至手脚不听话地站起来想跑。

他疯了还差不多,当猪、当狗、当牛也不兴给朱元璋当丞相啊。

“诶,你坐着嘛。”

老朱也是打过仗的人,伸手轻轻一使劲就给人摁回了椅子上,看的朱标忍不住微微抚额。

“顾晨,你要有法子,你就说,你放心,就算是说错了,孤和父皇,也不会责备你就是了。”

父皇或许粗鲁,看孩子吓得,嘴皮子都要泛白了。

“对对对,随便说。”

老朱难得笑得这么慈爱,那双憨憨的大脸写满了期待。

顾晨深吸了口气:“陛下和太子殿下既然信得过臣,那臣就直说了,臣确实有法子做防伪。”

不就是搞个变色墨,这东西可是难不倒他的。

只不过,以后会不会被人学去,从而伪造假币他是不知道的,反正到时候再想法子就是了。

这种技术的东西,说的顾晨口水都说没了这父子也不懂。

顾晨:“……要不,等臣做好了,献给陛下看看就知道了?”

这不白浪费口水么?

然后就是数量问题,要知道纸币其实就是公信力的问题,还有就是什么币也阻止不了金银铜才是硬通货。

满清为什么不造纸币?

因为大明隆庆开关的时候,把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子,都给弄进了大明,所以没必要弄什么纸币出来。

只有让纸币,紧跟着金银印,这钱才不会贬值。

“可是,这样一来,钱还是不够用啊。”

老朱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为以后的钱币感到犯愁。

顾晨拱手:“陛下,金银都是慢慢的还能造的,可是一但宝钞贬值,就再也回不来了。”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