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终章:归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王玲玲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玻璃上倒映的自己——苍白、消瘦,右肩的枪伤被高领毛衣遮住,但疤痕永远存在。
就像缅北的记忆一样。
“玲玲!”
林晓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身,看见闺蜜红着眼眶冲过来,一把将她抱住。
王玲玲的身体下意识地僵了一秒,才慢慢放松下来。
她已经不习惯被人触碰了。
医院病房里,王玲玲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半边身体瘫痪,嘴角歪斜。
“爸……”她轻声喊,喉咙发紧。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枯瘦的手抓住她的手腕,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母亲在一旁抹泪:“你失踪后,他天天去公安局,后来中风了……再后来,有个姓林的记者帮忙联系了反诈中心……”王玲玲低头,看见父亲枕头下露出一角报纸——《中国女子卧底缅北诈骗集团,协助端掉17号园区》。
她的照片被打上马赛克,但标题下的副标题刺痛了她的眼睛:“该园区涉嫌贩卖上百名女性,仅二十余人获救。”
深夜,王玲玲在浴室里崩溃了。
她发疯似的砸碎了所有镜子,因为每次看到自己的脸,都会想起那些女孩——戴向日葵发卡的、被电击的、关在水牢里的……还有陈卓。
林晓萱冲进来抱住她,两人跌坐在满地碎片中。
王玲玲的掌心被玻璃割破,血滴在白色瓷砖上,像缅北的落日。
“她们……她们都没回家……”她终于哭出声。
半年后,王玲玲站在大学礼堂的演讲台上。
台下坐着警察、记者、志愿者,还有十几个从缅北回来的女孩。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再也不敢独自走夜路。
“我叫王玲玲,曾经是诈骗集团的‘货物编号20230315’。”
她举起一张照片,画面里是陈卓模糊的侧脸,背景是诈骗园区的铁丝网。
“记住这张脸,他救了至少十七个人。”
演讲结束,她独自去了墓园。
陈卓的衣冠冢前,摆着一束新鲜的向日葵。
风吹过花瓣,沙沙作响,像是谁的叹息。
又一年春天,王玲玲的“跨境反诈援助中心”挂牌成立。
办公室墙上钉着缅北的地图,红圈标记着已知的诈骗园区坐标。
林晓萱推门进来,递给她一部手机:“吴山发消息,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