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叔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北漂札记:家书里的漂泊与守望张叔热门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巴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踪。(那天我正好值班,是同事在午餐后帮我把信带到车间的)这封信是我期盼已久的,由于上班时间忙,没空拆看,六点下班后顾不得肚中饥肠辘辘,就将信匆匆拆开来看,得知家乡今年能有如此好的栽插情况。心情特别舒畅,只是多多辛苦了家中的人,虽然我身处这个繁华美丽的都市,但我的心始终牵挂着那片山清水秀的故乡。最近大姐与淑兰去了天津市,是三姐托熟人找的活儿,大姐在一家饭店帮忙卖早点。淑兰在一家私人的食品厂做面包,都是包吃住,三百元一个月,到6月17日就满一个月、如果情况可以,打算留下来长期干下去。至于我何时归家,我想边做边看、到时看能否联系到合适的工作,但无论如何,我最晚会在农历11月之前返回家乡,因为北京的冬天实在过于寒冷,空气里太过于干冷。《家...
《北漂札记:家书里的漂泊与守望张叔热门完结文》精彩片段
无踪。
(那天我正好值班,是同事在午餐后帮我把信带到车间的)这封信是我期盼已久的,由于上班时间忙,没空拆看,六点下班后顾不得肚中饥肠辘辘,就将信匆匆拆开来看,得知家乡今年能有如此好的栽插情况。
心情特别舒畅,只是多多辛苦了家中的人,虽然我身处这个繁华美丽的都市,但我的心始终牵挂着那片山清水秀的故乡。
最近大姐与淑兰去了天津市,是三姐托熟人找的活儿,大姐在一家饭店帮忙卖早点。
淑兰在一家私人的食品厂做面包,都是包吃住,三百元一个月,到6月17日就满一个月、如果情况可以,打算留下来长期干下去。
至于我何时归家,我想边做边看、到时看能否联系到合适的工作,但无论如何,我最晚会在农历11月之前返回家乡,因为北京的冬天实在过于寒冷,空气里太过于干冷。
《家书抵万金》(6)信件摘录:春梅,从来信中你对今年生产上肥料的计划和安排,并进行了相应的计算。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计划似乎也很是不错。
连同磨盘田2亩6分地,田底肥与追肥只要能保住五百斤左右,足以满足需求了。
地里如果有缺肥的现象、可买点化肥再适当的追一下,或在水秧出穗,扬花初用磷酸二基钾肥兑水用喷雾器喷撒一次,如果不缺肥就不必了。
至于做磨盘田一年称二百斤谷子,做不完其它任务也不必强求,多做一分地就多一份辛苦。
对地里的多经作物,自己就尽力而为吧。
不要太过劳累,一切都应以身体为重。
不知今年农税又是好多?
如家中缺钱,不妨借点,待我将钱寄回时再行偿还。
对于水稻后期的管理,要吸取去年的经验教训,注意防治病虫害,喷洒农药时,记得按照说明书进行喷洒。
只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不必过于担心水费的开销,以确保粮食丰收。
另外,养猪是不赚钱的,最好少养,将圈上猪养好就是了,热天不必再买,养猪不如存粮。
农村中虽没什么好吃好喝,平时米面生活开好点,不要过份节省。
我们和大姐家共同养的牛是否已经产犊?
我在家时曾听书爸的意思,如果下了小牛,就准备将我们两家共同养的牛卖掉。
不知今年牛儿长
得如何?
望能常来信告知家中的一切情况。
98年6月6日第七节:归乡的踌躇与家书的力量前段时间,三姐去银行往家里汇了些钱,一共4500元。
其中大姐素兰和我各1000元,三姐1500元,我原打算在厂里8月5日发七月份工资后一遍寄回,而我在六号去三姐那里时,三姐已在8月1日将钱全部寄出,在过去两个月里,班组长给予了我最高的评分。
从6月20日到7月20日共上了20个班从6月20日到7月20日,共上了20个班,连同夜班费在内,原本应获得720元的报酬,但在扣除暂住证费用和卫生费后,实际到手金额为676元。
7月4日至8月4日期间,生活费和零用开支共145元。
在7月8日将六月份工资寄走500元后,所留生活费够我又借了一事15元,并将七月份夜班费15元一并作为七月份生活费开支。
如今,总共还剩646元,其中146元作为8月4日到9月4日生活费,预计还能剩下500元暂住费,一年需扣除120元分,四个月扣除完毕。
今日,总算盼到家中的来信。
自从上次的信件与汇款寄出后,这一个多月来,为盼家中的来信,几乎每天都要到厂子的大门口去转一转。
然而,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如今,我总算深刻理解,体会到了怪不得当年三姐因我不爱写信而对我生气。
如今,得知家中的一些情况,心里当真是比吃了蜜还要甜几分,一天工作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原本打算是在收割水稻之前就回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腾飞,面对家乡经济的落后现状以及未来的需求,这让我不得不深思的同时又感到忧虑,且三姐也不同意我回家,所以暂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家书抵万金》(7)信件摘录:从来信中得知家中有如此好的收成以及故乡如此快速的变化,心中满是喜悦,无论农活多么繁忙和劳累,都请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切勿勉强自己。
另外,胃痛具体是什么情况?
是胃部胀气伴随饥饿时的疼痛,还是有刺痛感?
请详细告知之,好对症买药。
如有不适,平常不妨还是找医生看看,不要过于担心费用问题。
98年9月8
作时间太长了。
车间实行轮班制,昼夜不停,像永不知疲倦而不会停歇的机器。
这周我们小组上夜班,时间是从晚上7点到早5点。
下周开始,就要转为白班了,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下午5点,午饭得自己带,不过吃午饭不放工,自己得找时间抽空吃饭。
自从开始了这份工作,我便住进了民工宿舍。
整个宿舍里,就我一个四川人,其余兄弟都是河北人,在这里口音像座孤岛,淹没在方言的汪洋里,初来乍到的陌生感让我倍感孤单。
每当夜深人静时,思乡的情绪便如潮水般涌来,我常常梦见故乡的大山、田野,梦见父母亲和你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梦见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
可醒来后,眼前只有冷冰冰的宿舍墙壁,耳边是宿舍兄弟们此起彼伏的鼾声。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能立刻踏进家门,见一见我的亲人。
说来也怪,最近夜里总是噩梦缠身,夜里惊醒后,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
上了夜班后,白天想睡个安稳觉,更是难能如意,最多只能眯上两三个小时。
其余的时间里就在床上半梦半醒地熬着。
《家书抵万金》(1)信件摘录:春梅,家中用钱的事你多费心,等我发工资后及时回款。
农活量力而行,照顾好孩子和老人。
在家别太过节约,钱乃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家人的健康与平安更为紧要。
至于母亲的病,也是我最为忧心的,不知是否还需要买药,还请在来信中告知,我们会在发工资后尽快购买好药品并寄回。
对我们这些在外的亲人来说,家庭的平安与和睦相处,是最为重要的安慰。
家中一切,还望你多费心照料。
98年2月21日第2节:微薄的工资与思乡的煎熬时间飞逝,转眼现下已经是3月11日了,距离来京的日子,正好一个月的时间,当然不包括4个星期天。
3月6日那天,领到了2月份的工资,拿到了340元,不过扣除了2元的卫生费。
(工作了17天)。
正巧那天三姐从大兴区那边过来看望我。
我便将300元交给了三姐,让三姐把这笔钱连同她们那边的钱一并寄回家里,以便补贴家用。
剩余的40元零钱则作为了我的生活开支,由于厂里
月30日才将钱寄出,共计1000元,其中三姐500元,我500元。
我知道,这笔钱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我们这个家庭生活的希望。
我多么希望能亲手将这笔钱交到你手中,告诉你:再坚持一下,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当你收到信后,汇款单也许也就到了,取到钱后就给我来个信。
一便告知我,妈们在电站信用社存的钱是否已取?
有没有其它麻烦?
对于家里生产上的安排,你可以和父亲以及母亲商量着来。
若是过些日子下雨了,沟里有多余的水,百子坪的田地最好还是抽水插秧,钱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
98年4月3日第4节:辗转求职与亲情的默契后来又在4月24日,我去了大姐们那里一趟,得知她们厂情况也不太好。
自昨日起,工厂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假,倒不是因为效益不好,而是厂里要派人去南京市学习新技术。
不过厂里停工,大姐和幺妹要重新找活干才行。
如果近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他们可能在农忙前回家。
三姐仍然在通州区工作,我们也经常通电话。
“五一”劳动节期间工厂放假两天,三姐和我都准备趁此时间段去大姐们那里一趟。
4月25日收到妻子的来信,能见家中的来信,知道家中的情况比什么事都还感到高兴。
(上次妹夫寄来的收款回信卡片上没能得知家中的情况还真有点感到遗憾。
)近段时间以来,我频繁梦回故乡,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的场景总是让我无比欣喜,尤其是昨天上午的梦,醒来时仍十分清楚。
梦见我和大姐都回家了,远远地就看到宏伟坐在大院子楼门外的石阶上定定地望着我。
直到我走近并将他抱起时,他才终于喊出了一声“爸爸”,那一刻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我想这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在四月份(4月2日到4月25日)共上了19个班,折合为25天,开了525元,扣除暂住证费30元,还剩495元,同时也补发了二月份的工资67.5元,连四月份夜班费9元,和四月份剩余的生活费60元,共632元,留下132元,作为五月份的生活费,剩余的500元,5月11日再去放到三姐那儿了
情况,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后来碰巧遇上新房七组的几位老乡,他们也要上北京,顺便帮我们联系了票贩。
每人多花了50元才进了车站里。
然而,即便进了车站,还是因为车厢内拥挤得令人窒息的状况而挤不上车。
列车门紧闭,仿佛拒绝着每一个渴望北上的人。
在这样的困境下,大家决定采取非常手段——翻窗而入。
站台工作人员见车门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打开的意思,便决定用木棍撬开了车窗。
幸运的是,我第一个翻入车厢,里面的乘客见状,不管三七二十一,帮忙拉扯着我们,脖子和手都用上了力。
紧接着,大姐和树兰(幺妹)以及其他的行人也被一个接一个地拉进了车厢。
然而,我们一上车就只能在走廊里坐下,用背包垫在屁股下作为临时坐垫,同时也为了确保个人物品的安全。
当餐车经过过道时,我们迅速提起行李让出通道,待餐车离开后又迅速坐回原位,生怕没了落脚的地方。
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有人选择在座位底下睡觉,餐车来临时便蜷缩双腿,将身体缩进去,餐车一走,又将头伸出来。
车厢内的灯光昏暗,却足以看清脸上的疲惫与兴奋交织的表情。
火车在寂静而寒冷的冬夜里向北方疾驰并发出“哐哧哐哧”的声音。
直到2月4日凌晨8点,经过漫长的旅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北京,这座人人向往的城市。
此刻,太阳已经斜挂在天边,可空气中仍弥漫着些寒意,刚走出站口,便见三姐已在车站等候了多时。
喧嚣与嘈杂充斥着空气,然而三姐的身影在人潮涌动中显得格外显眼。
她不时地踮起脚尖,试着在人群中找到我们,三姐的眼中充满了期待,以及即将见到我们的愉悦,我知道这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在这一刻的完美体现。
出了车站后,我们暂时安顿在了张叔家里,张叔是三姐早几年在北京跑业务,认识的一位业务经理,在张叔家休息了两天。
到了2月6日,张叔介绍我去了榆树庄(位于丰台区)的构件厂(也就是生产建筑壁板的厂子),在构件厂开始了正式的上班生活。
活儿整体上虽不算太耗费体力,却也不怎么轻松,主要是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