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朕真的没想当皇帝全局

朕真的没想当皇帝全局

不问岁月任风歌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太医不敢多言,只得躬身告退。临走前,他仍不放心地嘱咐了一句:“五殿下千万切忌乱动,若有不适,还请及时召唤老臣。”柳闲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知道了。”待太医离开,殿中终于只剩下他一人。柳闲微微转动肩膀,感到一阵疼痛袭来。却并未皱眉,反倒唇角微扬,似乎对这伤势甚为习以为常。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青紫,与常人不同。他的身体恢复速度极快,每次受伤后不仅复原迅速,甚至隐隐有种力量增强的迹象。方才摔下马时,他分明感到骨头似要碎裂的痛楚。但现在仅仅过了片刻,那痛感已经逐渐消散,甚至涌起一股温热的气息,像是伤口内部在自发愈合。这时,他听见外头的脚步声。门口站着苏瑶,面露担忧地看向他,声音轻柔:“殿下,您感觉如何?太医方才说伤得不轻,奴婢...

主角:柳闲苏瑶   更新:2025-02-14 16: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闲苏瑶的女频言情小说《朕真的没想当皇帝全局》,由网络作家“不问岁月任风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太医不敢多言,只得躬身告退。临走前,他仍不放心地嘱咐了一句:“五殿下千万切忌乱动,若有不适,还请及时召唤老臣。”柳闲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知道了。”待太医离开,殿中终于只剩下他一人。柳闲微微转动肩膀,感到一阵疼痛袭来。却并未皱眉,反倒唇角微扬,似乎对这伤势甚为习以为常。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青紫,与常人不同。他的身体恢复速度极快,每次受伤后不仅复原迅速,甚至隐隐有种力量增强的迹象。方才摔下马时,他分明感到骨头似要碎裂的痛楚。但现在仅仅过了片刻,那痛感已经逐渐消散,甚至涌起一股温热的气息,像是伤口内部在自发愈合。这时,他听见外头的脚步声。门口站着苏瑶,面露担忧地看向他,声音轻柔:“殿下,您感觉如何?太医方才说伤得不轻,奴婢...

《朕真的没想当皇帝全局》精彩片段

太医不敢多言,只得躬身告退。
临走前,他仍不放心地嘱咐了一句:“五殿下千万切忌乱动,若有不适,还请及时召唤老臣。”
柳闲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待太医离开,殿中终于只剩下他一人。
柳闲微微转动肩膀,感到一阵疼痛袭来。
却并未皱眉,反倒唇角微扬,似乎对这伤势甚为习以为常。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青紫,与常人不同。
他的身体恢复速度极快,每次受伤后不仅复原迅速,甚至隐隐有种力量增强的迹象。
方才摔下马时,他分明感到骨头似要碎裂的痛楚。
但现在仅仅过了片刻,那痛感已经逐渐消散,甚至涌起一股温热的气息,像是伤口内部在自发愈合。
这时,他听见外头的脚步声。
门口站着苏瑶,面露担忧地看向他,声音轻柔:“殿下,您感觉如何?太医方才说伤得不轻,奴婢这就去为您准备汤药吧。”
柳闲轻轻摇头,神色淡然道:“不必了,我的身体你还不清楚么?明早就能恢复。你在这儿守着倒是没用,不如去偏殿,跟着公主伺候。”
苏瑶一愣,抿了抿嘴唇,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您受了伤,奴婢若不在身旁照顾,万一......万一再有什么不适......”
柳闲嘴角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淡淡道:“放心,公主身边需要人伺候,你陪着她,也能让她安心。再说了,这里有宫人守着,我若有事,他们自然会通报。”
苏瑶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低声应道:“是,殿下,那奴婢去偏殿照顾公主了,有事您随时吩咐。”
柳闲点了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
待她走出房间,柳闲缓缓坐起,目光冷静。
轻轻活动了下右臂,感到疼痛果然在迅速减轻。
而另一边,宴会大殿中,气氛依旧热烈。
少了柳闲的身影,太子和三皇子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是一派忧心的神色,时不时还假装关切地提起五皇子的伤势。
太子柳祺微笑着对景帝说道:“父皇,五弟性情洒脱,平日少有与我们一同玩乐,今日受伤实在令人遗憾。不过五弟骑术欠佳,臣弟们在旁也帮不上忙,实在是愧疚。”
景帝淡淡瞥了他一眼,未置可否,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面上不动声色。
姜云在旁听着,心中冷笑,暗自腹诽道:“这些话,也只有太子自己说得出来了。”
见景帝不置可否,三皇子柳暝见缝插针,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说得对,五弟虽受伤,但终归也是因为一时疏忽,倒不必太过担心。今日这场比赛,实在是让大家尽兴了一番。”
说着,他举起酒杯,向长公主微微一敬,笑道:“公主千里迢迢而来,我等自然该尽地主之谊,待会儿,臣弟再献上一曲,祝公主殿下在京城生活愉快。”
姜云微微一笑,眼中却带着一丝冷意:“三殿下有心了,能见识到诸位皇子的风采,姜云也倍感荣幸。”
大殿中觥筹交错,热闹不已,仿佛方才那意外不过是小插曲,很快便被众人抛诸脑后。
柳祺见长公主对偏殿若有所思,心中隐隐不快。
他轻轻笑道:“长公主放心,五弟不过轻微擦伤,父皇已安排太医伺候,料想歇息片刻便无大碍。”
“今夜如此热闹,不如让几位皇子们各展才艺,也让长公主见识下大齐皇子的文采。”景帝端起酒杯,慢悠悠地说道。
大殿内顿时静了下来,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太子与三皇子身上。
柳祺微微一笑,拱手道:“父皇提议极是。臣弟等人定当尽力,为长公主献上佳作。”
三皇子柳暝也立刻附和,目光中闪过一丝得意:“父皇的提议正合臣弟心意,今日便让臣弟班门弄斧一回,也不枉公主殿下千里而来。”
姜云淡淡地看着三皇子,心中并无波澜,微微点头表示赞许,却没有过多的回应。她的目光还不时瞥向偏殿方向,心中对柳闲的伤势仍有些在意。
景帝似是没有注意到她的分心,继续说道:“如今边境局势紧张,朝堂之上,文武皆当有所感触。既然如此,今夜便以‘边关’为题,诸位皇子,且作一诗来抒发胸怀。”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点头称赞。战事将近,题材与气氛正好契合,既可以展示文采,又能看出皇子们的家国情怀。
三皇子柳暝听闻这个题目,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在宴会之前,已经从皇帝身边的一个内侍那里得知了今晚的题目,还特地找了宫中的文士替他提前拟好了一首诗。
此刻他心中笃定,觉得自己必能在众人面前一鸣惊人,赢得长公主的青睐。
柳祺看着柳暝得意的神色,心中暗暗冷笑,但表面上依然一派淡然,端起酒杯微微抿了一口,示意三皇子先行作答。
三皇子柳暝不再犹豫,缓缓站起身来,面色自信,清了清嗓子,用一种颇为庄重的语气念道:
“塞外风沙漫长空,铁骑铮铮踏北风。
万里边疆终不悔,战鼓声声壮我雄。”
他声音朗朗,念得字正腔圆,显然经过反复练习。
殿内寂静片刻,随即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大臣们纷纷附和:“三皇子的诗果然豪迈,抒发了保家卫国之情,实在难得!”
“好诗!果然是一番豪情壮志,边关将士听闻,定会热血沸腾!”
连景帝也微微点头,露出几分满意之色,赞道:“三皇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气度,倒是不负朕所望。”
柳暝谦逊地低头拱手,目光中却掩不住一丝得意,偷偷瞥向姜云,似乎在等待她的赞扬。
姜云微微点头,礼貌性地称赞道:“三皇子的诗句雄浑大气,确实是边关题材的佳作。”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疏离,虽然赞美,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倾慕之情。
就在此时,站在姜云身后的苏瑶小声嘀咕了一句:“不如殿下那首诗好呢。”
姜云闻言一愣,诧异地低声问道:“你说五皇子也会作诗?”
苏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微微抿唇,但还是点头道:“是的,殿下平日里虽不常显露,但其实文采极佳,奴婢今日还见他写过一首呢。”
姜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心中对柳闲又多了几分好奇。
然而她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几位皇子显然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柳祺冷笑一声,带着几分讥讽道:“哦?五弟平日里连朝堂之事都少有参与,竟也会作诗?倒是让人意外了。”
三皇子柳暝也故作惊讶地说道:“五弟竟有此才情?怎不早早展示给我们看看,实在可惜。”

街边的小摊贩忙碌着招呼客人,孩子们跑来跑去,笑闹声不绝于耳。
姜国长公主姜云坐在车中,微微抬眼,透过半开的车窗扫了一眼外面的景象。
她的神情淡漠,没有丝毫波动。
“公主,您看这京城,好生繁华啊!”
坐在她旁边的侍女小荷兴奋地凑到窗边,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
“大周的都城可真热闹,比我们姜国还要壮观呢。”
姜云轻轻点了点头,淡淡道:“不过是尘世浮华罢了。”
小荷却没有被公主的冷淡影响,依旧兴致勃勃,“公主,您说这次联姻的皇子会是谁?听说大周太子文武双全,颇有贤名。还有那三皇子柳暝,手段高明,深得大臣们的拥护。您觉得......”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姜云淡淡的声音打断:“无论是谁,我都不会在意。这不过是一场交易,此时无需再言。”
她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仿佛联姻对她来说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任务。
小荷回答:“是,公主。”
马车继续前行,很快便抵达了皇宫外。
宫墙巍峨,朱红色的宫门庄严威武。
来使们下了马车,整理好衣冠,恭敬地将长公主迎下车。
长公主一身淡蓝长裙,站在皇宫门前。
她的气质如同远山的白雪,清冷孤傲。
...
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肃穆。
殿中的文武百官静静地站立在两旁,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向着门口投去。
突然,门口传来一声通报:“姜国长公主到!”
随着这一声高喊,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长公主身上。
脸庞如同雕刻般精致,眉目清冷,周身散发着拒人千里的冰霜气息。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端,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无法忽视的高贵与威严。
站在殿内的文武百官不禁纷纷侧目,许多人都被她的气质和美貌震撼得一时无语。
原本还在窃窃私语讨论的朝臣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是哪位皇子能迎娶到这样的女子,怕是大周的福分啊。”
“这姜国长公主不光是容貌出众,听说文武双全,性格冷傲得很...”
低声的议论在殿中响起,但很快又归于寂静。
景帝坐在龙椅上,眼神微微一亮,心中暗自满意。
这姜国长公主的气质果然与众不同,光是站在这里,就已经艳煞众人。
“长公主,远道而来,辛苦了。”
景帝微微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大周与姜国世代交好,这次联姻,正是两国的盛事。”
姜云神情不变,微微躬身:“谢陛下厚爱。但此番联姻,已得我父皇同意,姜国的意思很明确,由我来选择合适的皇子。”
此话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凝滞。
景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大周皇族一向高傲,长公主这般直言,让他心中不快。
但眼下形势不容乐观,草原十八部虎视眈眈,确实需要姜国的支援。
他只得压下心中的不满,露出淡淡笑容:“既然姜国如此看重长公主的意愿,朕自然尊重。”
说得云淡风轻,众臣心中都明白,这已不是联姻那么简单了。
亲自选驸马,这意味着大周失了主动权,变成了被动方。
姜云依然一脸冷漠,她淡淡道:“多谢陛下成全。”
景帝微微点头,示意太监吴总管:“先安排长公主和使者暂时住下,几日后再设宴相看。”
话音刚落,三皇子柳暝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愿为长公主殿下安排住处和行程。儿臣会尽心尽力,确保长公主在大周期间住得舒适,行得周全。”
他语气恭敬,眼神中带着几分炽热。
他这次势在必得,若能趁此机会在长公主面前表现,必定能为联姻加分。
毕竟,这样的天之骄女,若能娶为妻子,他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然而,姜云的目光只是淡淡扫过柳暝,眼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她微微抬头,冷冷开口:“三皇子不必费心。”
柳暝脸色瞬间僵住,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臣心中一惊,谁也没想到,长公主竟如此直接拒绝了柳暝的好意。
这可是当众打了三皇子的脸啊!
柳暝的脸色僵硬,一双手握得发白,指节微微作响。
但他不敢发作,强忍着心中的怒意。
就在这时,太子柳祺微微一笑,温润如玉的面庞带着从容的神态,走上前来,拱手道:“父皇,既然三弟的好意长公主并未接受,不如就由儿臣安排长公主的住行吧。各国使臣来访,也都是儿臣负责,绝对会让公主满意。”
他说得从容不迫,气度翩翩。
太子之言一出,朝臣们纷纷点头赞许。
柳祺一向谦和有礼,太子之位稳固,若能与姜国联姻,大周的未来定会更加巩固。
“太子说得有理。”景帝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满意。
殿内的气氛似乎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此刻,柳闲却站在一旁,看戏一般静静观望。
他双手抱在胸前,嘴角微微扬起,心里暗自感叹。
这场联姻,怕是太子和公主已经妥妥的了。
太子无论是实力还是口碑,都远胜其他皇子。
再加上这场精心安排的“献殷勤”,还真是连演戏都做得周到。
他正暗自想着,谁知姜云突然抬起头,目光从太子身上移开,直直看向了他。
柳闲微微一愣,心头一颤。
二人目光刚好对上。
殿内众臣也是一愣,连太子柳祺也稍稍蹙眉,不解公主为何突然看向毫无存在感的五皇子。
只见姜云微微抬手,淡淡道:“太子殿下有心,本公主感激。但......本公主听闻五皇子柳闲在京中颇有名望,不知可否麻烦五皇子来安排?”
此话一出,满殿哗然。
五皇子柳闲?
那个传闻中软弱无能、不学无术的皇子?
他何时“名望”卓著了?
众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暗自嘀咕。
这位冷若冰霜的长公主为何会提起他?
柳闲听到这里,心头也是一震,脑袋“嗡”的一声,有些懵。

柳闲这边将人教训完后,吴总管才带着人返回宫内。
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给了景帝。
“哦?看来他还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不过心还是不够狠,这样的奴才居然没杀,只是赶走。”
景帝摇了摇头。
这些贱婢是柳暝的人,景帝早就知道。
对于这种眼线,发现了就应该用铁血手段处死,而柳闲的做法景帝不是很满意。
“和陛下相比,殿下处理的方式确实欠缺火候。不过比起之前,殿下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嗯,这倒是没错。”
景帝点了点头。
“行了,你下去吧。三日后,姜国的使团就要到了。那位长公主也在其中。”
吴管家闻言,连忙道:“奴才明白了,奴才这就去准备。”
“若是能够和姜国联姻成功,草原十八部或许也会有所忌惮。我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景帝沉声道。
他捏了捏眉心,又感到有些头疼。
姜国的那位长公主也不是一般人,她这次来可是带了难题的,要亲自选人。
若是没能解开她的难题,这场联姻也不会成功。
接下来,就看皇子们各自的能力了。
....
三皇子府内。
柳暝阴沉着脸,看着面前跪在地上,脸上被打的肿胀的几个女人。
“殿下,他仗着有皇上御赐的宝剑,打您的脸。您可一定要为奴婢做主啊!”
被柳闲狠狠教训过的那个侍女跪在地上不断的诉苦。
曾经的她在柳闲的府上为所欲为,从来都是和她打的苏瑶,何时受过这种屈辱。
“奴婢都说了是您的人,他还敢让那个贱婢打我,这分明就是没把您放在眼里!”
柳暝闻言,眼睛微眯,露出危险的目光。
“你把本殿下说出来了?”
听到这话,她心里咯噔一下。
紧接着就听柳暝继续道:“虽然我那个五弟是个废物,可你们未免也太放肆了,连身份都不藏了吗?”
“奴、奴婢...”
她紧张的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来人,把这几个人带走,处理掉。”
“饶命啊殿下!”
“不要,殿下我们知错了!”
“...”
几个人跪在地上不断的求饶,但柳暝可没有半分手软。
立刻让人将她们带走解决。
这种无能的眼线,他不需要。
至于柳闲,即便真的和之前有所不同又如何?
柳暝依旧没把他放在眼里。
眼下最主要的事情,还是三天后的长公主使团。
迎娶长公主,他势在必得!
...
将柳暝的眼线赶走后,柳闲的府中就只剩下三两个人。
很多工作最终还是落到了苏瑶的身上。
但她对此并没有任何埋怨,相反脸上的笑容不断。
没了那几个人的欺压,至少她的心情是放松的。
而且她发现,五皇子和之前确实不一样了。
“殿下,您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
“殿下请喝茶。”
“殿下该吃饭了。”
苏瑶有条不紊的处理着一切工作,丝毫不觉得疲惫。
“歇会儿吧,一起吃。”柳闲微微一笑。
苏瑶连忙摇头拒绝:“不不,奴婢怎么能跟殿下同桌。”
“我命令你坐过来吃饭。”柳闲一脸严肃的道。
见她无动于衷,又故作叹息:“我希望有人能跟我一起吃饭聊聊天,要不然一个月后,就算是想,恐怕也没机会了。”
“你刚才也看到了,父皇赐了我宝剑,让我去抵抗草原十八部。或许我会死在那里。”
苏瑶听后,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不、不会的,殿下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她打心里为柳闲担心。
如果没有来到柳闲这里,而去了其他人的府中,或许自己早就死了。
虽然外界都说五皇子软弱无能,是个废物。
但她从不认为柳闲一无是处。
在这个府上,柳闲对自己一直都很好。
哪怕他不敢直接反抗柳暝,看到自己被柳暝的人打骂而不来阻拦。
但事后都会给自己送药疗伤,就如同照顾妹妹一样。
这份心,让她感动。
也发誓会一直跟着,照顾柳闲。
“殿下,若是您去了战场,那我也去吧!军营很苦,您怎么能受得了。”
“我去那里可以照顾您!”
“如果敌人要杀您,我、我可以给您挡剑。”
苏瑶表情坚定,不像是开玩笑。
“额没必要,再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军营呢。”柳闲连忙摆手拒绝。
他只是开个玩笑,吓唬下苏瑶,让她跟自己上桌吃饭而已。
“好了,别乱想了,来吃饭。”
柳闲很自然的吃着饭,苏瑶则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片刻后,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
“殿下,听说姜国的长公主殿下要来联姻。倘若您能够联姻成功,或许就不用去战场了。”
姜国是大周的邻国,实力虽然比不上草原十八部,但也不算弱。
而那位长公主,更是姜国的天骄。
她是名动天下的才女,修炼天赋也是顶级。
才智卓绝,胸怀大志。
是一个奇女子,而这样的人也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束缚。
原本这样的人是不需要通过联姻的。
但这又涉及到了上一任帝王之间的承诺,不得已而为之,柳闲估计姜国其实也不太想联姻。
所以让长公主亲自过来挑选吧,恐怕会故意刁难,让这联姻失败。
“这种事情可轮不到我的头上。太子、还有三哥他们,哪个不比我强?”柳闲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苏瑶立刻道:“不,殿下也不差!殿下你一定要娶到这位长公主,这样你可能就不用再去战场了!”
靠,那可不行!
柳闲的内心是拒绝的。
自己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机会,怎么能拱手相让呢?
虽说皇命难改,可一旦真的娶了长公主,或许迫于压力也会选择其他人去战场,而让自己留下。
那他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所以,这个长公主,绝不能娶!
柳闲心里暗下决心。
三日的时间很快过去,整个王城内热闹非凡。
路的两边站满了好奇的群众,想一睹长公主风采。
在这热闹的场景下,姜国使团的马车进了城。

姜云轻声问道,目光中透出些许怜悯。
柳闲一脸平静,点头答道:“公主所见便是全部。我这里清静惯了,没那么多繁杂的人来人往。”
他语气淡淡,似乎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带着一丝自嘲。
姜云的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似乎更加确信柳闲的“落魄”。
堂堂五皇子竟生活至此,连身边服侍的人手都不齐全,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她心中生出几分怜惜,忍不住轻声道:“殿下受了如此冷落,实在是令人心疼。”
柳闲见她如此表情,心中暗暗苦笑,嘴上却依旧不动声色道:“公主言重了,闲散些倒也自在,我已经习惯了。”
就在这时,苏瑶忍不住抬头看了姜云一眼,眼中带着好奇。
猜出了来者的身份,立马行了礼。
府中原本就只有她和殿下二人,公主一来,感觉院子也热闹了许多。
姜云静静地看了苏瑶一眼,轻轻叹息了一声,心中似乎下了某种决心。
她缓缓转头看向柳闲,语气温柔却坚定地说道:“五殿下,您不该被如此轻视。我既然已经选了您,便不会坐视不管。战场刀枪无眼,若殿下前去,实在是太过危险。我可以为您开口,请皇上收回成命,让您免去上战场的风险。”
“什么?!”柳闲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失态的神情。
他急忙转头看向姜云,眼神中满是不安,语气甚至透出几分急切,“公主万万不可!”
姜云被他这反应弄得有些疑惑,抬眉看着他,道:“五殿下,明知战场凶险,刀剑无眼,您为何还要如此坚持?这条路明明是九死一生,您可曾想过,若是战死沙场,我该如何自处?”
柳闲沉默片刻,眸色深沉。
终于,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眼神缓缓地落在姜云脸上,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坚定,“公主,既然我已经答应出征,便绝不会后悔。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不会退缩。大丈夫行事,当堂堂正正,岂能贪生怕死?”
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眼中闪烁着一丝少见的锐气。
即便是平日里懒散随意的柳闲,在提及战场时。
竟显得意气风发,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
姜云怔怔地看着他,心中忽然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原本以为柳闲不过是个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废物皇子,却没想到在面对生死之事时。
他竟然毫无惧色,甚至比那些权势滔天的皇子还要果敢坚毅。
她轻声叹道:“五殿下,看来我真是小看了您。”
原来传闻废物五皇子,也并没有那么无能啊。
她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仿佛看见了柳闲身上不曾展露的一面。
柳闲却轻轻摇头,苦笑道:“公主过誉了。我不过是被逼到此处,才有了这几分决心。人活一世,若连生死都看不开,岂非白走一遭?”
姜云微微一笑,眼中的赞赏更深了些。
她点了点头,不再坚持替他求情,似乎也明白了柳闲心中那股执拗的坚决。
这时,柳闲身旁的苏瑶已经安排好了姜云与她的贴身侍女的住处。
见到姜云两人离开后,这才恭敬地回到柳闲身边,轻轻垂手而立。
她看了看长公主的背影,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
这么些年,她一直都跟在殿下身边。
她清楚柳闲的一切,包括他在皇宫中所受的冷遇不公,也曾见过他落寞时的背影。
可如今,这位来自姜国的长公主似乎将要改变他的一切。
“殿下,恭喜您,”苏瑶轻声道,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语气中却掩不住一丝酸涩。
柳闲闻言,不由皱了皱眉,淡淡道:“有什么好恭喜的?这场联姻不过是权宜之计,谁也不知会如何收场。”
苏瑶抬头看着他,眼中带着几分惋惜,“殿下,公主既然让您安排一切,说明她的心意早已表露无遗。若是公主真的看中您,您和她成亲之事几乎板上钉钉。这不是喜事吗?”
柳闲闻言,嘴角勾起一丝苦笑,目光中却带着几分自嘲,“喜事?若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我不过一介废物,既无权势,又无地位,若她真要嫁我,怕也不过是迫于形势,不得不选。”
苏瑶听到他如此自嘲,心中一阵酸楚。
抬眸看向自家殿下,立马又开口,“奴婢觉得,殿下是天底下最好的殿下,配得上任何人。”
柳闲听了苏瑶的话,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头。
“也就你这小妮子这样觉得。”
和姜云的联姻,对他来说还真没什么好处。
好不容易被下放到战场了,要是真联姻,那能不能上战场还是一回事。
想着这些,柳闲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
他的手指微微颤动,心中涌出一股豪情,仿佛有无数未曾宣泄的情绪正在胸口翻腾。
他忽然心念一动,提笔蘸墨,伏案书写,苍劲的字迹跃然纸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句句诗行在纸上渐次浮现,带着他心中的复杂情感。
既有对未知战场的期待,也有一丝对生死的坦然。
在这平静的夜晚,柳闲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墙,看见了那遥远的沙场。
这时,苏瑶悄然走近,看到他凝神书写,不由得心生好奇。
她小心翼翼地凑上前,等他放下笔,才轻轻地问道:“殿下,您写的是什么?”
柳闲微微一笑,淡然道:“闲来无事,随便写了几句,发发感慨罢了。”
苏瑶低头细看,见那纸上书写的诗句,心中一动,眼眶微微发红。
这诗中豪情万丈,却又暗藏一丝苍凉,仿佛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她心疼地看着柳闲,轻声说道:“殿下,这诗......写得真好,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不畏生死的洒脱。”
柳闲轻轻笑了笑,眼神平静如水:“不过是几句闲话,随手写写罢了。你若喜欢,拿去便是。”
苏瑶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欢喜,又有些犹豫:“殿下的诗,我岂敢要?这......怕是不合礼数。”
话落的瞬间,外头传来了吵闹声,两人正出门,便瞧见了传旨的太监。
“殿下,皇上传来旨意,请您和公主入宫赴宴。”

柳闲在几个太监的护送下回到府中。
宫中的一番折腾虽在意料之中,但他知道,宫中这些明枪暗箭是避不开的,他自己便也不打算多加理会。
刚入府中,便见长公主姜云匆匆赶来。
眉宇间透着一丝不安,显然是一路心急火燎。
见到柳闲时,她眸中关切之意不加掩饰,忍不住低声问道:“五殿下,您......伤势如何?那马球场上的事,真叫人担心。”
柳闲半靠在榻上,脸色故意装作苍白。
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所谓的洒脱:“公主不必挂心,不过是些皮外伤,折腾一下倒是没什么大碍。让公主劳心,倒是本殿的不是了。”
姜云听他这样说,神色稍稍缓和了些,眉间的忧虑也减了几分。
刚刚松了一口气,门外便传来苏瑶的通报声:“三皇子殿下来了。”
姜云一惊,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低声道:“殿下,三皇子突然到访,莫非......”
柳闲露出一丝玩味,摆了摆手,低声吩咐道:“等会儿你们什么都不要说,就装作我伤得很重的样子便好。”
苏瑶点点头,乖乖退到一旁,神色重新恢复镇定。
片刻之后,三皇子柳暝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似真似假的关切笑容。
“哎呀,五弟,听闻你在马球场上受了伤,三哥心里着实担心,特地赶来看看你。”
柳暝一边说着,一边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故作惋惜地摇头,“原本好端端的比赛,谁知道会出这样的意外,真是让人心疼。”
柳闲抬起头,朝他淡淡一笑,神色间带着几分虚弱,仿佛真的是深受重伤的模样:“多谢三哥挂念,倒是让三哥费心了。不过这点小伤不打紧,歇息几日便好。”
姜云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疑惑,不由得侧目打量柳暝。
心中暗忖,三皇子与五殿下向来关系淡薄,今日却为何如此义愤填膺?
莫不是其中另有缘故?
柳暝脸上做出一副不满的表情,重重一拍椅背,故意提高声音:“什么小伤!五弟你太宽厚了。三哥听说,这次的事,恐怕并非意外。”
柳闲微微一愣,随即装出一副疑惑的模样,淡淡道:“哦?三哥的意思是......?”
“哼,”柳暝咬牙切齿地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怒意,“有消息说,这次的事,是太子安排人暗中动了手脚!这简直欺人太甚,太子平日看不起咱们兄弟也就罢了,竟然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连亲弟弟也不放过!”
他这话说得义愤填膺,似乎真的是为了柳闲打抱不平。
柳闲微微一笑,心中却冷笑不已,知道三皇子不过是借机煽风点火,试图挑拨离间。
他表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缓缓说道:“三哥,此事还没有证据,恐怕不好轻易下定论。毕竟,万一是意外,反倒误会了太子,岂不是麻烦?”
柳暝见柳闲如此冷静,心中暗骂一声“怂货”,但脸上仍然维持着关切的神情,继续说道:“五弟,你就是太宽厚了!若是这样下去,别人只会以为你软弱可欺!我听说,父皇今日已经训斥了太子,还下令处死了几个给马动了手脚的奴才。显然,父皇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柳闲心中微微一动,心思飞转。
三皇子故意透露这些细节,显然是想挑起他心中的怨愤。
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此次的确是太子做了手脚,不然也不会有人因此丢了性命。
他面色如常,只是淡淡说道:“父皇既然有了安排,那此事便不必我们多虑。至于太子,我也不关心他如何。”
话音中的淡漠,仿佛压根没有将太子的阴谋放在心上。
柳暝见状,心中愈发恼火,暗骂柳闲懦弱无用,居然没有一点争强好胜之心。
他冷冷一笑,假意又关心了几句,便拂袖而去。
一出门,他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寒光,咬牙低声骂道:“废物!怂货!只会装模作样,难怪在朝中毫无地位!”
说罢,他便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柳暝走后,姜云才轻声问道:“殿下,三皇子所言是否可靠?真的是太子所为?”
柳闲淡淡一笑,漫不经心地说道:“可信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父皇心中会如何看待此事。至于三哥,不过是见机行事,想让我对太子怀恨在心罢了。”
姜云神色间浮现几分不悦:“太子行事如此卑劣,五殿下为何不在陛下面前为自己讨回公道?难道就这样容他欺压于你?”
柳闲轻轻摇头,笑道:“多谢公主关心。不过宫廷之事,远比沙场复杂许多。今日我若去告状,虽能出一时之气,却未必对我有利。倒不如静观其变,让他们自行乱了阵脚。”
姜云闻言,眼中露出一丝失望,微微叹了口气。
她本以为柳闲会有所行动,没想到他竟打算隐忍不发,似乎根本不愿为自己争取公道。
这几日,柳闲在书房内埋首书卷,或者随意小酌,自得其乐。
苏瑶每日按时前来服侍,却发现自己的主子脸上不见半点病容,反而神采飞扬。
几次想开口劝他多注意休息,但看到他那悠然自得的神情,终究还是忍住了。
就在柳闲假装养伤的第三天,宫中终于传来一道圣旨。
这日清晨,吴总管带着一队太监敲响了柳闲的府门,手捧圣旨,庄严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五皇子柳闲自入朝以来,素来恭谨有度,忠孝仁义,深得朕心。今特赐新府邸一座,地处钟山,府内陈设俱已备妥,三日后便可乔迁入住,钦此——”
柳闲听完圣旨,微微挑眉,唇边露出一抹笑意。
他向吴总管作了个揖,微笑道:“有劳总管亲自前来宣旨,代本殿向父皇谢恩。”
吴总管弯腰作揖,陪着笑道:“殿下客气了。新府邸乃是陛下特意为您挑选的,风水极佳,格局雅致。殿下乔迁之时,奴才也会前去恭贺。”
柳闲点了点头,目光微微一转,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听说,这府邸还颇为宽敞,是不是意味着到时候也可以多请几位亲朋好友热闹一番?”
吴总管心领神会,脸上带笑地说道:“殿下说的是。新府邸乔迁,自然是得好好庆贺一番。殿下若是多请几位宾客,乃是应有之义。”
柳闲笑着点头,心中却已盘算开来。
这次乔迁之喜,必定会请来一众亲朋,还有那些平日里对他不甚关心的朝臣。
宫中虽多是刀剑暗藏,但一场盛大的乔迁宴。
却是个绝佳的机会,既可树立名声,还可大大敛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