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唐钎李邺的女频言情小说《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唐钎李邺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月望天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据密探的回报,金国大军在攻陷幽州之后的确北上围困辽国都城盛京,但也有一部分军力往西,如今驻守在关外的几座城池之中,此外幽州城内还驻扎着一支精锐,随时可以南下入我大宋境内,唐兄觉得金国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过清楚,王姓男子话中的意思,唐焕已然全部领会。“那犬子的处境不是相当危险?”王姓男子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遗憾表情:“如今也只有希望金国不会撕毁双方的合约,做出什么背叛盟友的事来了。”沉默之中,唐焕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奈:“枢密院那边如何反应?”“故作不知,醉生梦死。”吩咐管家送客,唐焕与对方客套了几句,旋即转身回到内院,一把推开了卧房的门。“行李收拾妥当没有?多带些金银细软,明日一早,我送你们出城。”...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唐钎李邺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据密探的回报,金国大军在攻陷幽州之后的确北上围困辽国都城盛京,但也有一部分军力往西,如今驻守在关外的几座城池之中,此外幽州城内还驻扎着一支精锐,随时可以南下入我大宋境内,唐兄觉得金国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过清楚,王姓男子话中的意思,唐焕已然全部领会。
“那犬子的处境不是相当危险?”
王姓男子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遗憾表情:“如今也只有希望金国不会撕毁双方的合约,做出什么背叛盟友的事来了。”
沉默之中,唐焕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奈:“枢密院那边如何反应?”
“故作不知,醉生梦死。”
吩咐管家送客,唐焕与对方客套了几句,旋即转身回到内院,一把推开了卧房的门。
“行李收拾妥当没有?多带些金银细软,明日一早,我送你们出城。”
见邱氏母女二人全都立在当场没有任何动作,唐焕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愣着做什么?菁儿你赶紧回房准备,轻车简从就好,扬州那边什么都能买到。”
被父亲吼了一声,原本还很是不情愿的唐菁立即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带着自己的贴身丫头小跑着出了母亲的房间。
“老爷你这是......”只是一个闪念之间,邱氏已然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对劲,能够让一向固执的夫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转变,必定是刚刚登门的客人带来了什么重要的消息,“莫不是让钎儿猜中了?京城果真不安全?”
“情况并没有如此糟糕,横竖京师还是有数十万禁军驻扎,更何况官家也在,能出什么乱子。”未免妻子多想,唐焕简单宽慰了几句,“只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们回扬州去,也不失为两全之策。”
“不对,钎儿所说果然不错,金人要打来汴京了。如今我儿身在幽州,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想到唐钎此刻的处境,邱氏立即宛如一只即将陷入癫狂的母老虎,双拳如雨点般在唐焕的肩头狂砸,“都是你这昏了头的非要让我儿走什么仕途,现在好了,功劳还未立,命却要丢在幽州了,你赔我的钎儿。”
“夫人你冷静点。”自知理亏的唐焕只顾躲闪,并未还手阻挡,“使团成员之中大多都是有权有势的官宦子弟,若是真出了问题,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况且钎儿早在出发之前就有了部署,此番必定是胸有成竹,准备好了脱身妙计,咱们又何必杞人忧天?”
“阿嚏。”
幽州城外的驿馆内,半睡半醒之间的唐钎突然感觉到鼻子一阵痒,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之后这才感觉到舒服了一些。
不远处的炭火猩红,驱散了外面的阵阵寒意,没心没肺的小七仰躺在靠墙的草垛里闭目养神。
他双手垫在脑袋下面右脚搭在左腿的膝盖上,口中叼着一根枯草,一副轻松惬意的模样,全然没有身处险境的焦虑,如此乐观的心态让唐钎好一阵羡慕。
轻叹一口气,睡意全无的唐钎开始复盘今日自己的得失。
因为铁矿资源的管制,用炭炉这东西向金国领导层示好这一招显然是行不通了,不过他也不算是白费心机,至少知道了在这座幽州城里,拥有话语权的并非只有指挥使完颜逊,那位让自己打造铁皮炉的小丫头身份绝对不一般。
若是能够找到机会与对方搭上关系的话,不说能够彻底摆脱危机,关键时刻自保应该没什么问题。
只是要如何一步一步接近这位地位显赫的金国少女,还需要仔细筹划一番。
讨姑娘欢心的办法他倒是有不少,可如何才能再次见到对方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看来明天还得去城里碰碰运气。”
想到这里,唐钎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别人魂游古代都是赚钱抄诗三妻四妾开疆拓土扬名立万,怎么到了自己却还需要想方设法依靠女人来生存下去,他宁愿自己是大梦一场,梦醒后各归各位,就算日子依旧苦逼,总比在这里面临随时掉脑袋的处境要好得多。
可惜天不从人愿,唐钎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第二天日上三竿,自己依旧躺在破旧不堪的房间里,睁眼看着屋顶上射下一束冬日暖阳的破洞。
叹一声命途多舛,唐钎爬起来整理自己的着装,正准备抬脚出门,根本就关不严实的门框猛地被人从外面推开,险些砸在他的鼻梁上。
仗着还算敏捷的身法,唐钎向后退了好几步,这才堪堪稳住身形,他来不及破口大骂,小七的身影从外面窜了进来:“公子,昨日让我们打造炭炉的那姑娘又来了,说是让咱们跟着再去一趟,她家的主子有话要问你。”
“哦?”唐钎的双眼猛地一亮,看来炭炉的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他原本还在想是不是要以询问使用情况为借口登门拜访,没想到对方竟先一步来找自己了。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看来我的运气也不算太差。”
“公子你可别太得意,万一对方是来兴师问罪的呢?”
唐钎忍不住斜了一眼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跟班唐小七:“若是真的如你所说,只怕来找咱们的就是幽州城防军了。”
两人走出驿馆,果然见到那位名叫小璃的丫头朝着二人招了招手,唐钎也不客气,直接跳上了马车,在一众同僚的目送之下,朝着幽州城南门的方向行了过去。
昨日来过一次的暖阁内,刚坐下不久的唐钎听到一阵细微的脚步声自外面的回廊里传来,立即站起来半躬着身子,一位少女背着双手走进来,示意唐钎不必拘礼的同时,来到阁内的主位上坐下,傲娇小侍女小璃则恭敬地站在她的身侧,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唐钎先是道了谢,这才在身后的椅子上坐下,趁着调整坐姿的一刹那很是隐秘地撇了对方一眼。
小姑娘十六七岁的模样,未施粉黛的俏脸白里透红,较昨日似乎精神了不少,一对眼角弯成了月牙状,配上梳妆整齐的双辫发饰以及精短干练便于骑射的服饰,俨然一副娇小可人活泼可爱的模样。
虽说秀色可餐,唐钎可不敢有半分的胡思乱想,只是匆匆一瞥之后便很是自然地收回了目光,不敢有半分的僭越。
“说到底还是你们宋人懂得享受,只是那一个小小的炭炉便让人叹为观止,的确是个好东西。”
少女绝非在与唐钎客套,而是心悦诚服的夸赞。
以前用火盆取暖,最大的隐患是容易引发火灾,但这种极端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在他们这些贵族的卧房里,毕竟主子在睡觉的时候,肯定是会有下人彻夜看管火盆的。
但下人可以控制火势,却不能管住到处弥漫的烟雾,这就导致一觉醒来,身上的碳烤味道挥之不去,即便换了衣服也不行,男子们可以忍受,但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哪里受得了这么一股子难闻的味道从自己的身上散发出来。
而唐钎所打造的这个炭炉,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自然让她感觉神清气爽了不少,而小璃与其他几位伺候主子的姐妹也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主仆皆大欢喜,唐钎被请来打赏也是理所应当。
“今日请阁下过来的目的,想必不用我多少,你们也应该猜到了吧。”少女给身边的小璃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将唐钎昨天见到的那个可以自由行走于幽州军需处的令牌拿了出来。
东京城外,金国攻宋西路军先锋营五千人马在统帅完颜宗望的指挥下已然兵临城下,宋金双方隔城相望,陷入了僵持的状态。
这几日完颜宗望感觉自己有些气不顺。
他的先锋营最先赶到,宋国都城就在眼前,正是建立功勋的大好时机,若是在完颜斜也所率领的主力军抵达之前攻克外城,那便是大功一件。
本以为城头上的宋军依旧如往常一般一触即溃毫无战力,结果他却是低估了宋国军民死守东京的决绝之心,先锋营先后在城东新曹门与城北陈桥门发动了两次攻城战,遭到了宋军的激烈抵抗,几次攻防战下来,金军非但没有任何建树,反倒是有了将近三百伤亡的战损。
听着宋军站在坚固的城墙之上高呼大宋万胜,完颜宗望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栽落马下,抽出腰间的长剑指向东京城头:“李纲老贼,我誓要取你首级。”
在城外扎营等候了几日,完颜逊的辎重部队顺利抵达战场。
本以为自己这般急行军,提前两日完成行军任务,至少会得到一些嘉奖,完颜逊兴冲冲地前往先锋营军帐办理交接之时,却连先锋主将的面都没见着。
纵然心中不忿,完颜逊却并未将不满的情绪表露在脸上,金军的等级森严,他作为粮草运输官,原本就不属于先锋营的战斗序列,见不到完颜宗望并不奇怪。
不久之后便会发生一场大战,完颜逊丝毫不担心自己没有一战成名的机会。
这几日的东京城内同样颇不宁静,各种或虚或实的传言让城中的百姓全都成了惊弓之鸟,直到有人信誓旦旦地说道城外的金军至少有数十万之众时,整个城池全都陷入了一片沸腾。
听说金军身高八尺,个个生得青面獠牙,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也不知道朝廷的禁军能不能抵挡得住,万一城破的话,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岂不是全都成了任人宰割的瓮中之鳖?
市井草民们人心惶惶,同样寝食难安的还有身处皇宫大内的大宋皇帝陛下。
最初得到金国大军直逼京城的消息时,皇帝赵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金国为大宋盟友,是一起灭辽的兄弟之邦,怎么可能调转枪头来攻宋呢?简直是无稽之谈。
等到完颜宗望率军攻城时,他这才如梦方醒,继而面如土色,完全失了方寸,只会不停念叨一句:“这可如何是好?”
此刻的朝廷内阁成员更是六神无主,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结党营私钩心斗角时的狠辣与阴险,全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颓废模样,没有任何退敌之策。
也正是如此关键时刻,主战派李纲与宗泽挺身而出,在两人的直谏之下,皇帝赵佶亲自书写罪己诏,并张贴于城内各处供百姓传阅,李纲更是身先士卒,跃上城头与金军交战,此举果然有了成效,城内的禁军居然能够团结起来,与金军短兵相接了几次,居然没有吃亏,反倒是借着坚固的城防,取得了几场小胜。
接连重创金军的战报并未让赵佶紧张的心绪有所缓解,因为他也知道,城外只是金国的先锋部队,即便是全歼,东京城依旧危在旦夕,完颜斜也所率领的大军正朝着他这里赶来。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军号声在城头响起,守城主官李纲与宗泽快步走上了城墙,放眼望去,城外一片开阔地上旌旗林立,黑压压的军阵绵延数里,举目远眺之下竟然看不到尽头,投石车与攻城云梯排列有序,一股大军压境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万军丛中的主帅大帐内,各路集结而来的将官身穿铠甲分列两旁,全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端坐在军帐正中央的中年男子,而以完颜逊幕僚的身份随金军出征的宋人唐钎,也站在军帐右下角一处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窥视着这位因为发动靖康之难,将赵佶与赵桓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之上而留名史书的金军将领。
目测身高七尺有余,一副虎背熊腰的模样,脸上的皱纹如刀砍斧劈一般,络腮胡须略微发白,稍显浑浊的双眼之中透露着一股子坚毅,这形象与唐钎脑海中不修边幅的蛮族将领所差无几。
只不过......
从外表看来,完颜斜也精神奕奕,一副不破东京誓不还的架势的确挺唬人,唐钎却隐约从对方偶尔显露出来的萎靡状态中看出了一丝不寻常。
这位金国将领的脸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潮红之色,是属于不健康的那种猪肝色,再加上微微摇晃欲倾的身体,显然是在众将士面前苦苦支撑,这些迹象虽然细微,却表明完颜斜也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
“不对啊,这老小子应该还有五年的寿命才对,怎么现在就有了即将蹬腿的预兆?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
唐钎正在胡思乱想,一阵盔甲叶片撞击的声响令他收回了心神,只见站在队首的一位将领出班来到军帐中央跪地请罪,正是西路军先锋营主将完颜宗望。
完颜斜也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先锋营首战失利,非尔之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至于你那几百战损,等此番攻下东京之后自然会与你补齐。”
先锋营的职责是为主力大军的行军扫清沿路的障碍,全营皆为机动性最强的轻骑部队,也就是被宋人称为拐子马的金国骑兵,野战的战斗力极强,五千人骑马冲杀出来的阵仗只怕便可以吓破宋军的胆,可面对高耸坚固的城墙,拐子马也只能望城兴叹。
“先锋营的进攻也并非毫无效果,至少令我等知道了,东京城内如今是军民一心,这一次只怕要做好打一场艰苦战事的准备。”
完颜斜也扫视了帐下的诸位将领一眼,“为大金开疆拓土,是在座诸位的职责所在,同样也是本帅的心中夙愿,大宋皇帝昏庸无能,凭什么能坐拥这千里江山,今日便是我等创不朽伟业之时,诸位可愿与本帅同往?”
“末将愿为大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那就随本帅出营杀敌。”完颜斜也忽地站起身走出大帐,一众将领随之翻身上马出了辕门,随后打马前往各自所率领的军阵听候军令,只留下完颜逊与另外几名负责后勤的将官登上瞭望台,怀着复杂的心绪远眺前方的战场。
伴随着第一通军鼓声响起,位于阵列最前方的盾牌兵将手中的盾牌举过头顶缓缓向前行进。
紧随而上的是两两合作手持木板的工兵,这些人需要在城楼前的护城河上架起浮桥。
再往后则是负责架设攻城云梯的士卒,最后才是攀上城楼与宋军展开白刃战的刀兵。
前军开始行动,两翼是负责掩护的弓箭手,一边前行的同时弯弓射箭,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向着东京的城墙上砸过去。
城下的金军开始攻城,城楼上的宋军却并未有所动作,即便城下的拒马桩被搬移开去,布置的各种陷阱被逐一发现,城头上依旧毫无动静,将士们全都蹲伏在城墙垛口后,透过瞭望孔观察金军的一举一动。
直到金军接近护城河并且架设浮桥,一名宋军将领拔出腰间长剑指向天空:“弟兄们,杀敌!”
将官一声令下,所有的官兵全都开始了动作,弓箭手们居高临下,与金军展开了对射,无数足有人头大小的石块砸落,将正在架设浮桥的金军砸了个东倒西歪,更多的石头则落在了护城河里,溅起数尺高的水花。
玻璃这东西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
可惜的是祖先在玻璃与琉璃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虽然玻璃制作工艺并未得到发展,却也作为一种精美的器皿在贵族之间有所留存。
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东西罕见至极,价格自然不低,可谓是无市亦无价,寻常老百姓根本无从得见,而且大多都是酒杯茶盏之类的物品,完颜汐就算曾经见到过玻璃制品,也不可能看得出手里的发钗竟然是由玻璃所制。
拿在手中欣赏了好一阵,完颜汐将发钗放回了锦盒:“这东西太过贵重,本公主可不敢收,你且拿回去好生保管,至于你所求之事,大可说来听听,只要并非强人所难,我绝不推辞。”
“所谓宝剑赠英雄,这发钗在我手中也只如废物,戴在公主的发鬓之上方显价值。”
不等完颜汐再次拒绝,唐钎立即将话题转移至自己所求之事上,“不瞒公主,在下在东京城之中也算是官宦子弟,平日里娇贵惯了,如今来了幽州,实在是住不了城外的那间破败驿馆,还请公主帮个小忙,让在下主仆二人住进城内,如此也方便在下将宋国的那些新鲜玩意儿献予殿下把玩取乐。”
完颜汐的眉头微皱:“唐使官如今的身份是宋国官员,贸然入城似乎不妥吧。”
唐钎苦笑:“公主多虑了,在下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跨马定乾坤,即便是入了城,也没那里应外合突施冷箭的本事,所图也只是吃饱穿暖而已,还请殿下成全。”
完颜汐当然知道只凭城外那个宋国使团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此刻听了唐钎的话,依旧不愿松口:“本公主虽为幽州城主,城内的军防事务却由完颜逊把控,他曾颁下法令幽州封城,外人不得擅自入城,便连我也是无能为力的,不过,若是使官你改变了身份,成为我城主府的幕官,或许可以网开一面。”
这可就是摆明车马劝他叛宋了,唐钎显然是被吓了一跳,脸色瞬间苍白了不少,短暂的愕然之后方才恢复了过来。
“大宋也好大金也罢,无非是换一个效忠对象而已,人生短短数十载,在下倒是想着及时行乐,并不愿受愚忠所累,不过家父极重名誉,我若投金,势必连累家族,公主也不愿留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在身边吧。”
完颜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倒是本公主冒昧了。”
半个时辰之后,城主府的侧门打开,唐钎从里面闪身而出,脸上满是沮丧之色。
纵然他刚刚巧舌如簧,费尽了口水想要劝服完颜汐让他主仆二人住进城内,对方却只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唐钎知道自己再强求下去便是不识趣了。
“咱们就非得进城吗?虽说咱们如今跑不了,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不是照样可以回东京么?”
唐钎摇了摇头:“只怕咱们等不到那时候了啊。”
现下的金军大部正在围困盛京无暇南下,宋金之间尚未撕破脸皮,可至多也就半个月时间,辽国都城便会被攻破,金国必定挥军直抵东京城,到时候他们这个出使幽州的使团绝对会被用来祭旗。
原本唐钎的打算是先与使团分开,虽说依旧不能摆脱困境,单独行动至少增加了一些逃脱的可能。
可惜完颜汐油盐不进,万般无奈的唐钎也只能另作打算。
与此同时的城主府内,完颜汐将唐钎所赠的发簪拿在手中细细把玩,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意思:“宋国果然是个富庶之地,连个发簪都做得如此精致,如此技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既然殿下喜欢,何不索性应了那宋人的要求,横竖只是进城而已,让人看着不就成了?”
“你懂什么?”完颜汐横了小璃一眼,“这唐钎只是会些奇技淫巧而已,不能让我大金国富民强,反倒有可能令人贪图享乐,即便真心投靠,我也得思量斟酌一番,更何况他只是寻求庇护,却始终不肯叛宋,这种人我要来何用?”
小璃嘟了嘟嘴:“那你还平白收人东西?”
“你这丫头,平日里乖巧懂事的从不多嘴多舌,怎么今日竟维护起一个不相干的人来了?”完颜汐伸手在下小璃的头上拍了一下,“这发钗我的确是喜欢,大不了日后有机会帮他一次,便算结了这场因果也就是了。”
接下来的几日,幽州城内一片风平浪静,唐钎却能隐约嗅出山雨欲来的味道,为了及时脱身,他让新请的向导叶夷烈带着自己再城中四处乱窜,希望找到一处能够藏身的隐蔽之所,在大难临头之时能躲个一时半会也是好的。
“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剪了发髻伪装金国人了。”
虽然很不情愿,唐钎可不会被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所束缚,一切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
唐钎苦寻求生之策无果,李侍郎同样也是满脸阴沉。
自抵达幽州城外之日起,李邺已经多次递上名帖求见金国守城主将完颜逊,希望他能够安排大宋使团尽早与金方商议归还幽云十六州之事,完颜逊三番五次避而不见,即便是傻子也能看出金国有拖延和谈之意。
今次他在幽州指挥所的大门外苦等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堵住了完颜逊,对方依旧未成给出什么实质性的答复,只说双方的协议是攻克辽国之后方可履行协议,言下之意便是让李邺不必太过着急,耐心等着便是。
“不过仔细想来,距你我坐下来和谈之日,只怕也为期不远了。”
那时候盛怒之下的李邺只当对方是在故意拖延,此刻静下心来再稍加琢磨,不禁眉头微皱了起来。
“难道说,金国即将在近日攻破辽国盛京城?”
这样一个令人几近战栗的念头一闪而过,惊出了李侍郎一身冷汗。
宣和二年,金军开始攻辽,正逢辽国境内天灾频发民不聊生,金军势如破竹之下,接连攻克辽国东部城池,辽军被迫北撤,天祚帝耶律延禧更是逃出居庸关,只留耶律醇驻守南京苦苦支撑。
而到了宣和四年,大宋联金攻辽,虽说在童贯的胡乱指挥之下,大宋并未取得一场实质性的胜利,不过正是有了宋军的从旁牵制,金军的攻势更是迅猛,现如今辽国五京已有四京被金国占领。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短短十数载,昔日大宋的强敌辽国便有大半领土易主,虽不清楚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李邺却明白,如若局势照此继续发展下去,金军攻下盛京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五京全部被拿下之后,辽国覆灭,而这一切是否能令完颜一族的狼子野心得到一时的满足?显然不可能。
再结合完颜逊那模棱两可的态度,李侍郎已经可以断定,金国根本就没打算与大宋和平共处,说是归还十六州,宋军真正接手的也只有四州之地,且均是被金军洗劫过的空城,便连早该换防的幽州城,至今也还在金军的实际控制之中,显然是为了金军主力南下做准备。
如若盛京失守......
想到这里,李邺不禁再一次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管金军是否有意攻宋,这消息必须尽快传回东京城,以便朝廷能够早做防范。
而便在李邺苦思冥想如何回京之时,驿馆外忽地一阵嘈杂传来,惹得大宋使团成员们纷纷走出大堂观望,随着一声巨响,原本就残破不堪的驿馆大门被撞倒,扬起的残雪如同白色的粉末一般弥漫开来,闪烁的银色光芒以迅雷之势将不明所以的使团成员们围在了中间。
为了方便双方的交流,小璃让行营军需官叫来一位会说大宋语言的铁匠,满面络腮胡的军需官领命而去,很快就再次返回,他的身后则跟着一名身体健硕,神色略却显惶恐的中年男子。
听说要见自己的是金国贵族,铁匠原本就有些心中忐忑,而在听完唐钎连说带比画的讲述之后,也不知是寒风刺骨,还是对方的话太过惊悚,铁匠不由地颤了颤身子,转头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位公子所要的材料似乎有些......”
想要打造出唐钎所说的东西,至少得用十斤生铁,那可是三柄锻铁钢刀的材料,须知道如今正值金辽大战之际,对于这类军需材料本就查得紧,即便是少了一两铁矿,若是上面追责下来,自己可是要被砍头的。
“让你做什么你就只管做出来便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虽然被骂了一句,铁匠的脸上却全是笑意,他等的就是上官的这句话。
趁着铁匠奉了口令去库房取材料的间隙,唐钎用随身携带的炭笔画出了炭炉的简易草图拿给小璃姑娘过目,小璃接过去上下扫了两眼,发现根本看不明白,也就随手将图纸交给抱着生铁返回的铁匠。
“当真只需要熔炼,并不需要捶打?”
在自己看过唐钎所画的制作图纸之后,铁匠面露狐疑之色,他打了半辈子的铁,还第一次碰上不需要经过捶打就能成型的铁器,见唐钎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铁匠抬眼看了看日头:“那倒是简单了,傍晚就能做好。”
唐钎所需要的本就只是一张可以卷动的铁皮,将生铁放在高炉里融化成铁水,再用坩埚盛出来浇筑在石板上冷却,再经过加热之后用石碾压出形状,最后用铆钉固定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锻造,制作过程倒是省事。
小璃不懂打铁,站在一边瞧了两眼觉得实在无趣,索性交代了两句转身离开,留下唐钎主仆全权负责此事。
“若是材料不够......”
“你只管去库房取便是了,不过若是今晚我家小姐用不上你所说的那个炭炉的话......”小璃姑娘的话未说完,但唐钎依旧从对方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之中感觉到了一丝尚未解除的危机。
看着小丫头离去的身影,小七忍不住在一旁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大宋的铁匠铺随处可见,也不见官府盘查,北方蛮夷果然是小地方,连铁矿都需要如此管控。”
“闭嘴。”
眼见小七即将祸从口出,唐钎立即沉声制止,随即面向另一边的铁匠,脸上带着一丝惶恐,“舍弟胡言乱语,还请老丈切莫放在心上。”
小七也察觉到自己怕是因为口无遮拦惹出了祸端,脸色变得煞白起来。
见两人的窘迫之色,铁匠淡淡一笑,将自库房里取来的生铁块尽数放入了高炉之中,随后拉动一旁的风箱,有了助燃,炉内的火焰立即跳动了起来,四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了不少。
“公子放心,老汉我打小就是老实人一个,可没那到处嚼舌根子的习惯。两位既是宋人,与自家祖上也算有些渊源,老汉断没有陷两位于不义的道理。”
有了铁匠的表态,唐钎轻舒了一口气:“听老丈话里的意思,莫非足下也是宋人?”
铁匠闻言又是自嘲一笑,手上的动作却没有片刻迟缓:“大金也好大宋也罢,时逢乱世,对于我等这些百姓而言,能活下去便是祖宗保佑,又何必平白再给自己招惹麻烦。”
话说到了这里,唐钎又岂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世道艰难,能够存活下来已属不易,眼前这位铁匠自然不会多事,以免平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双方心照不宣,同时对这类禁忌话题摆出了点到为止的态度,将重心放在了炭炉的制作之上。
有了唐钎的简易图纸和加工指导,再加上铁匠的精湛技艺,经过大半天的敲敲打打,一个算不上太过精致的铁皮炭炉总算是被打造了出来。
得到回禀,军需官立即调来一辆拉货的马车,将炭炉与唐钎主仆二人一起送回幽州指挥所。
接下来又是一阵上蹿下跳,小七在唐钎的指挥之下,在那位金国贵女闺房内的一面墙壁上开了天窗,再接好烟囱。
随着炭火被引燃,屋内的温度开始慢慢升高,丫头小福作为监工,对这般显著的效果还算满意。
“这东西果真如你所说,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是我家主子出了什么意外,你即便是有九条命,只怕也赔不起。”
看了一眼密封并不严实,四处有火光透出的炭炉,唐钎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绝大部分有毒气体都顺着烟道排了出去,剩下的不足为虑,在下愿以性命担保,如果小姐今夜有任何不适,在下提头来见。”
黄昏时分,一辆马车停在城外的驿馆门前,车帘掀开,唐钎与小七从车厢里钻了出来。
站在一边目送车夫驾车离开,两人站在略显刺骨的寒风之中,一直保持着恭敬的姿势,直到马车在风雪的掩映之中进了城,唐钎这才直起身子,小跑着进了驿馆。
“想想还真是憋屈,咱们忙活了整整一天,最后什么也没捞着。”
听着小七的轻声嘟囔,唐钎倒是不以为意:“身陷险地就得仰人鼻息,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计较这些许得失。”
说话的功夫两人路过驿馆大厅,正打算沿着过道回房烤火,突如其来的一声招呼让唐钎站在了原地。
“贤侄回来了?可否借一步说话?”
朝着李侍郎拱了拱手,唐钎做了一个前面带路的手势,三人在厅内一众使团成员的瞩目之下拐进了内堂。
来到李侍郎所住的房间,两人相对而坐,小七引燃火盆之后,回身站在了唐钎的身侧。
“不知李侍郎有何指教?”
面对唐钎的询问,李侍郎欲言又止,几经犹豫之后,这才幽幽叹了口气:“今日本官曾去指挥所递上拜帖,结果却是独坐了半天,连一个说话的人影都没见着,当初贤侄的那些警示之言,或许并非危言耸听。”
唐钎闻言先是一怔,随后露出一个苦笑,在使团赶往幽州的一路之上,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李侍郎进言,金人控制之下的幽州城就是一处龙潭虎穴,可惜他的提醒全都被驳了回来,若非看在他爹的面子,李侍郎差点就治了他一个破坏结盟之罪将他就地正法了。
今日吃了闭门羹,让李侍郎的心中升起了一丝疑虑,金方避而不见,该不会真如唐钎所言,并没有履行盟约的打算吧。
猪撞树上了知道要拐了,可眼下的局面并非用一句亡羊补牢就可以解决的,要知道他们这一群人已经是自己走入狼窝的待宰羔羊啊。
唐钎苦笑一声:“李侍郎如此说,该不会是以为晚辈如今还有什么脱身良策吧?”
“本官并非这个意思。”听出了对方言语之中的讽刺意味,李侍郎先是一怔,随即摆了摆手,“现下我等的处境不妙,应当收敛一些,切不可太过招摇,以免坏了两国的邦交,似贤侄今日这般招摇过市的行径,可不能再有了。”
李侍郎的言辞不算激烈,却也是指着唐钎的鼻子在骂了,明面上是让他注意自身安全,实则还不是担心自己的行为让使团的人也跟着受牵连?
唐钎幽幽叹了口气:“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想必李侍郎也能看得出来,咱们此番幽州之行根本就不可能功成身退了,看看整个驿馆里的那帮差役,只怕其中一人动手,也能将整个使团给灭了,晚辈此举,也只是自谋出路而已。”
“我家公......小姐的意思,是请你们再打造一只炭炉出来,还请两位帮忙。”
不知道用这块令牌能不能堂而皇之地走出幽州城?
将令牌私藏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立刻被唐钎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直了直身子,并没有伸手去接:“小姐所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完颜将军已经警告过在下,铁矿是军需,咱们一而再地私用,在下怕自己小命不保啊,取暖的途径并非只有打造炭炉,若是小姐同意,在下可以用另一种更好的办法。”
“哦?还有更妙的法子?”少女闻言,不由得双眼一亮,她久居苦寒之地,早就受够了每年冬季的寒风凛冽千里冰封,唐钎此举立即让她兴趣倍增,“说来听听。”
“这法子有些麻烦,需要对小姐的卧房改造一番......”
可惜不等唐钎的话说完,少女便摆了摆手:“我是打算做一只炭炉作为礼物送给长姐,她的婚期在即,又远在辽阳,这时候赶过去,只怕来不及了。”
唐钎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露出一丝苦笑:“如此看来,这幽州军需处,在下还非得再去一趟不可了。”
“阁下请放心,完颜逊那边自然由我去支会,这只炭炉是作为贺礼而专门打造的,制作必须精良,至于材料方面,你们只管拿着我的令牌去取,若是有不长眼的多嘴,只管报我完颜汐的名讳。”
唐钎站起身伸出双手,很是恭敬地接过小璃姑娘手里的令牌:“小姐放心,在下一定尽心竭力。”
两人告辞出门,很快便来到了指挥所外面的大街上,小七在唐钎的身后一步一跟,手里也不闲着,一直在研究那个可以令他们畅通无阻的腰牌:“公子你说,咱们若是拿着这块牌子出城,能不能回大宋去?”
“我刚才倒是也想过。”唐钎摇了摇头,否决了小七的提议,“如今的天气是愈发严寒,当初在来幽州的路上我就担心逃出使团队伍会被困在山里冻死,现在就更不行了,真要想跑,还是得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时,至于这块令牌,你觉得那个叫完颜汐的会让我们保存那么久?”
不过无论如何,自己跟小七主仆二人的这两条小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一个刚刚十几岁的小丫头片子,如果自己还搞不定,唐钎觉得也没脸再说什么全身而退,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
走出城主府来到大街上,唐钎向着幽州军需处的方向走过去,脑子里却还在想着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讨好那位名叫完颜汐的金国贵族少女,也好让对方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
因为一心二用,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前方街道的拐角处冷不丁冲出一个黑色的人影,而对方边跑边往自己的身后看,有些慌不择路的意思,猝不及防之下,毫无准备的两人直接撞在了一起。
唐钎有小七在身后扶着,只是向后踉跄了两步,倒是没什么大碍,两人一声惊呼,随后便站稳了身子,再看与自己相撞的那人在满是积雪和污泥的路面上滚了几滚,这才挣扎着半坐起来,看向唐钎的目光中满是怒意。
对方的眼神中透着不善,唐钎却不敢发起任何的挑衅,虽说对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样子并非什么自己开罪不起的人物,不过这里可不是他可以耀武扬威的大宋国都。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唐钎向对方施了一礼表示歉意,一摸腰间的钱袋,从里面取出一块大约两钱重的碎银丢在对方的怀里,随后便打算带着小七绕道而行。
唐钎打算大事化小,可对方似乎并不打算就这么放他二人离开,乞丐模样的男子突然一个虎扑,双手抱住了唐钎的右腿,同时开始了一连串的手舞足蹈,口中更是叽里咕噜说出一长串金国语言,也就是片刻功夫,从不远处的街巷中涌出十多个壮汉,片刻之间将三人团团围在了中间。
虽说唐钎听不懂他们所说的话,但眼前的局面他还是能够看清的,小乞丐故意撞自己,而后自己的处理方式让他们觉得是捏住了一个软柿子,这么多人突然出现,就是打算讹上一笔。
看了看自己的穿着打扮,唐钎发出一声苦笑,难怪这帮人有恃无恐,原来是认准了他们的宋人身份。
伸手拦住已经开始撸袖子准备动手的小七,唐钎朝着几人拱了拱手:“几位能否让一个能交流的出来与我对话?”
唐钎的腰杆笔直,纵然心里已经慌得一比,也竭力想要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好让对方知难而退,只可惜这几个小混混根本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在怒不可遏的吵嚷之间,围住两人的圈子又缩小了一些,有两个人更是伸手开始推搡唐钎的肩膀,口中的吐沫星子带着一股子异味险些喷在他的脸上。
眼看有领头的动了手,剩下的同伙们也不含糊,朝着唐钎二人挥舞起拳头,只是片刻功夫,唐钎的胸前背后便挨了好几拳,纵然小七身手敏捷,这时候被人紧紧围着,也没了辗转腾挪的优势,只能被动挨打,做不出任何反击,场面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
就在唐钎打算破财消灾,拿出钱袋撒向半空好借机脱身之时,一个略显稚嫩,穿透力却极强的声音突然响起,也不知道这人到底喊了什么,唐钎只觉得如雨点般落在自己身上的拳头突然全部消失殆尽,四周在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之后很快恢复了宁静。
放下护住自己脑袋的双手,唐钎抬眼一瞧,果然发现那群乞丐全都作鸟兽散,连个鬼影子都没剩下,只有手臂上传来的隐隐作痛能证明刚刚所发生的一切不似作假。
“还愣着做什么?速速离开此地,若是那帮人察觉到异样折返回来,我可没办法帮你们第二次。”
不远的墙角下,一个依旧有些蓬头垢面的少年露出半个脑袋,他很是警惕地左右观望了一番,这才朝着还在懵圈之中的唐钎和小七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赶紧走,以免再被那帮人围上。
唐钎倒是没急着离开,他刚才也就是被对方突如其来的阵仗打了个措手不及,此地距离城主府并不太远,即便那些人回来,他们也是可以轻松脱身的。
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唐钎朝着少年略施一礼:“多谢兄台仗义帮忙。”
“路见不平而已。”少年很是随意地挥了挥手,“小爷就是看不惯那帮人的嚣张模样。”
唐钎将原本打算用来解决事端的碎银递给少年,想要表达自己的谢意,谁料对方忽地一瞪眼:“怎么?真将小爷当成乞丐了?”
随即一挥衣袖冷哼一声,转身就走,不做片刻停留。
“兄台请留步。”
就在他即将走出街巷消失在转角之时,身后传来了唐钎稍显急切的声音。
少年很是不耐烦的停住了脚步,脸色依旧有些阴沉,只是双方之间的距离稍远,唐钎并未看到他的嘴角泛起一丝隐秘的浅笑。
“阁下还有何指教?”
唐钎与小七一路小跑,来到少年身前:“我二人初至幽州,却因言语不通闹出了不少笑话,只说适才那事,若是有人从中调和,咱也不至于挨上一顿打,是以在下想请兄台临时充当一下翻译,呃…也就是帮在下与金人沟通,不知兄台…”
看着唐钎再次递过来的银子,少年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这才伸手接了过来:“闲来无事,帮你这些小忙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小爷这可不算乞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