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结局+番外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结局+番外

公子小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是宝贝...好宝贝啊!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我便借兵三千...”“父亲!”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能不能让儿子看看?”“景耀!(袁耀字)你来得正好!”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他就袁耀这么一...

主角:袁术袁耀   更新:2024-11-12 09: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是宝贝...好宝贝啊!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我便借兵三千...”“父亲!”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能不能让儿子看看?”“景耀!(袁耀字)你来得正好!”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他就袁耀这么一...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

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

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

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

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

“真是宝贝...好宝贝啊!

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

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

“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

我便借兵三千...”

“父亲!”

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

“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

能不能让儿子看看?”

“景耀!(袁耀字)

你来得正好!”

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

他就袁耀这么一个独子,对袁耀可是宝贝得很。

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

儿子想看看他们袁家的传国玉玺,他袁术当然得满足啊!

毕竟这宝贝早晚有一天要传给袁耀。

“耀儿,你快看,这就是传国玉玺。

是上天赐给我袁氏的宝物!”

见袁术如此钟爱玉玺,孙策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袁术对这块破石头情有独钟,自己大事成矣!

袁耀从袁术手中接过玉玺,来到大堂正中,自语道:

“这玉玺光滑细腻,色泽明亮,当真是不可多得的美玉啊。

父亲,您觉得它是宝物?”

袁术笃定道:

“那当然,得玉玺者得天命!”

袁术的谋臣阎象无奈的摇了摇头,面露痛苦之色。

他也觉得孙策以玉玺借兵是心怀鬼胎,可却无法劝谏袁术。

因为袁术太爱玉玺了,他对玉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阎象如果不审时度势,上来就给袁术泼冷水,很可能被袁术叉出去。

“父亲,儿子倒觉得这玉玺跟天命没什么关系。

它就是一块破石头!”

袁耀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皆惊。

对于袁耀的性子,这些淮南文武们很了解。

袁耀从小被袁术惯坏了,是寿春城出了名的纨绔。

可纨绔归纨绔,袁耀可是从来不敢顶撞袁术的啊!

现在袁术明显是钟爱玉玺,袁耀怎么敢忤逆袁术的意思?

孙策则眉头紧锁,他突然感觉有点麻烦了。

这袁耀,该不会是要坏了自己的好事吧?

连袁术闻言都愣了,对袁耀道:

“景耀...你说什么?”

袁耀提高音调,对袁术回应道:

“孩儿说,这玉玺,只是一块破石头!

当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铸造此玺,如果这玉玺真的代表天命,秦又岂能二世而亡?”

“孙策的父亲孙坚也曾得此玉玺,他得天命了吗?

孙坚不但未得天命,还死于非命。

现在他坟头的草,恐怕长得比人都高了!

孙策想用一块破石头换我军将士的性命,岂不可笑?”

袁耀说出这番话,深得阎象之心。

他怎么都想不到,看似纨绔的袁耀公子,竟然能有如此见识。

主公后继有人也!

孙策则气得脸色涨红,额头青筋暴起。

“袁耀公子,你虽贵为主公之子,也不可随意侮辱我父!”

袁耀摇了摇头,说道:

“侮辱谈不上,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父亲,你要因此玺借兵给孙策,孩儿不同意!”

袁术虽然溺爱袁耀,可这臭小子当着众文武的面顶撞自己,也把袁术惹怒了。

袁术脸色沉了下来,对袁耀道:

“耀儿,为父已经答应了孙策借兵给他,又岂能食言?

这玉玺你也看得差不多了,快给为父还来。”

袁耀笑道:

“孙策是要用玉玺来借兵。

这玉玺没了,兵不就借不成了?”

袁耀这番话,让袁术和淮南众文武都感觉很奇怪。

玉玺怎么会没?

孙策的玉玺,不就在袁耀手中吗?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袁耀毫不犹豫的将玉玺抛在了地上。

“啪!”

只听一声脆响,玉玺碎裂开来。

袁耀看了地上的玉玺一眼,不由暗自摇头。

这玉玺碎了,但未完全碎,又崩掉了一角。

这玩意,竟然还挺结实。

堂中众人可不像袁耀这般淡定,看到袁耀摔玉玺,众人彻底懵了!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荣耀、气运...

袁耀怎么敢摔玉玺!

莫不是疯了?

袁术见玉玺在地上又碎了一角,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的玉玺!

我的玉玺啊!”

“逆子!

你这个逆子!

造孽啊!”

“来人呐!

把这个逆子给我拿下!”

袁术是真生气,差点没被袁耀气死。

自己要玉玺图什么,还不是想要称帝?

自己称帝又图什么,还不是想要把帝位传给你这个小王八蛋!

他袁术都这个岁数了,纵然称帝,又能当几年皇帝?

以后的大好河山,还不是由袁耀来继承?

这个逆子可倒好,竟然敢摔玉玺,这是在毁他们袁家的气运啊!

如果不是袁术只有袁耀一个儿子,弄死袁耀的心都有了。

孙策更是神情无比复杂,惊讶、愤怒、疑惑...全部都写在脸上。

他抱着玉玺来见袁术的时候,想过很多种情况,唯独没想过,玉玺竟然被袁耀给摔了!

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呢?

这袁耀神经病吧!

玉玺是他父亲孙坚用命换来的,他想用玉玺换取袁术的精兵。

继承父亲孙坚的志向,横扫江东以成霸业!

袁耀摔的不仅是玉玺,还是孙坚的心血,是他们孙氏的未来。

孙策真想一剑把袁耀这个逆贼捅死,可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怒火。

袁术的武将、护卫可都在堂中。

他敢对袁耀动手,不但无法成功,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孙策暂时都得跟袁术、袁耀父子虚与委蛇。

袁术大将纪灵带着几个甲士上前来擒拿袁耀,袁耀伸出手指着纪灵道:

“纪灵!

你别过来!

你们谁敢过来,本公子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袁公还指望伯符攻下江东后,兵不血刃将江东之地纳入囊中。

又岂会加派兵马前往江东?”

听了周瑜之言,袁耀不得不承认,周瑜的大局观和洞彻人心的本事实在太强了!

自家老爹的那点小心思,完全被周瑜给料透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老爹袁术确实会屡伐徐州,僭越称帝,最终走上败亡的道路。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这—切就都要改变了。

“既然公瑾觉得我不可能赢,那答应了赌约岂不是更好?

你我二人可以立下字据。

如果真如公瑾所言,孙策能—统江东,我定如约送公瑾回孙策身边。

立下字据后,公瑾就是我的客人,也不必再屈居柴房,每日吃稀粥炉饼了。”

周瑜有些搞不懂,袁耀为什么要跟自己打这个赌。

袁耀是聪明人,弄出—个自己必输无疑的赌约有什么好处呢?

想不通归想不通,可就如袁耀所说,签了这个赌约对自己有利无害。

袁耀和自己都不是寻常人,想成大事,就要将声誉看得比命还重要。

—旦立下字据,再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二人就都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这些天周瑜吃炉饼吃得够够的了,这种好事,他凭什么不答应?

“好!拿字据来,我签!”

袁耀早知周瑜会有此选择,对裴元绍道:

“裴元绍,准备笔墨!”

袁耀将早就准备好的竹简放在周瑜面前。

周瑜仔细阅读—番,发现没什么问题,便毫不犹豫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袁耀拿起竹简,心中很是满意。

这就是周瑜的卖身契啊!

有这东西在,这位汉末三国的顶级统帅,就归自己了!

虽然暂时自己无法用周瑜,那也没关系。

等自己得了江东,不怕周瑜不履约。

周瑜签完卖身契后,袁耀对他笑道:

“这些时日委屈公瑾了。

我给公瑾准备了—座宅院,院中丫鬟仆役齐备。

只要不出府门,公瑾可在我府内随意走动,没人会管你。

公瑾想吃什么东西,也可以随意吩咐厨子。

建议公瑾尝尝我府中的炒菜,那可是—绝。”

周瑜清楚,自己还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可现在的待遇,那可比住在柴房好太多了。

周瑜虽然不认为袁耀能得江东,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

“袁耀公子,在下很是好奇。

你究竟要如何与伯符争江东?”

袁耀转过头,对周瑜笑道:

“很简单啊,孙策不是过江了吗?

他过江我也过江,倒要看看这江东之地,谁主沉浮!”

周瑜愕然道:

“你要以武力跟伯符争夺江东?”

对孙策这位至交好友,周瑜可太了解了。

孙策激昂勇烈,有霸王之勇。

再加上他麾下有孙坚留下来的黄盖、程普、韩当等—众大将,绝对有横扫江东的实力。

袁耀不过是—个二世祖,怎么有信心跟孙策争锋?

袁耀也不跟周瑜多解释,随意道:

“公瑾等着我得胜而归的消息就好。

到时候你可要信守承诺,不能食言。”

袁耀离去后,周瑜心中暗道:

‘袁耀,究竟是何人给你的自信?

你竟然有信心战胜伯符兄...

如果你真能击败伯符,—统江东,那就证明你是远胜伯符的绝世霸主。

这样的霸主,也值得我周瑜投效。

只是...我跟伯符的兄弟之情又当如何?’

‘如果不投你,是失信于天下,万不可取。

可若投了你,却又要对不起伯符,让我好生为难。


周瑜的感觉很敏锐。

他总觉得兄长孙策有话跟自己说,却又不好意思直说。

于是他直接对孙策问道:

“伯符兄,这借兵之事...我是否能助你?

有什么话,兄长便直言吧。”

“唉,为兄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公瑾。”

孙策面泛愁容,对周瑜道:

“那袁耀不知从哪打探到了公瑾的消息,知道公瑾是我的手足兄弟。

所以他要求我把公瑾带到寿春为质,才肯借兵给我。

可是以我们兄弟的感情,为兄又岂能行此不义之事?

袁耀这奸贼,当真让为兄进退两难啊!”

周瑜闻言朗声笑道:

“这有何难?

袁耀既然想让我去寿春,我去便是了。”

“公瑾,你...

你不能为了为兄,把自己置于险地啊!”

周瑜丝毫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侃侃而谈道:

“兄长不必担心。

寿春又不是龙潭虎穴,我如何去不得?

吾叔父周尚,乃丹阳太守,算起来也是袁术麾下重臣。

于情于理,袁术父子都会对我以礼相待。”

“现在江东纷乱,刘繇虽为扬州刺史,却是庸碌之人。

这正是兄长在江东建功立业的良机,兄长切勿迟误!

待兄长夺下江东之后,瑜自有办法脱身。”

周瑜答应去寿春为质,倒是解了孙策的心病。

他当即对周瑜拜道:

“此事能成,皆赖公瑾之功!

为兄拜谢贤弟了!”

孙策急着出兵江东,当即便与周瑜前往寿春。

而袁耀也在这几日准备妥当,于寿春城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

这场盛会经过多日的宣传,已将淮南武者的期待拉满。

甚至很多达官显贵、市井百姓都等着看这场热闹。

袁耀将比武高台建在寿春城中心的闹市区,十分广阔大气。

高台周围的区域,足以容纳上万百姓。

至于来观看比武的达官显贵、世家子弟,当然不能跟百姓们挤在一起。

袁耀将比武台周围的数座酒楼全部包了下来,把这些酒楼的露台打造成观看比武的尊享席位。

只要出得起钱,就不必跟百姓挤在一起。

可以坐在视野超级棒的露台上,边饮酒边观看比武大会,岂不美哉?

当然了,这样的享受,价格也是不菲。

袁耀直接来了个竞价拍卖,价高者得。

即便如此,上百个露台席位还是被达官显贵、世家公子们竞拍一空。

仅拍卖专属席位这一项,袁耀就收了一千余万钱。

花三千万钱办武道大会,大会还没开始,袁耀就回本一半了。

当然了,正对着看台最好的位置,还是属于袁耀的,并不对外出售。

此刻,袁耀就坐在泰福楼的二层露台上,在他面前的长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

主薄阎象、两个妹妹袁婉、袁妙坐在袁耀两侧,管家袁忠在旁侍立。

袁耀举杯对阎象笑道:

“仲宇先生,武道大会筹划得不错。

我看前来参赛的武者人数不少,一个个斗志昂扬。

这都是仲宇先生与子山的功劳啊!”

阎象亦举杯道:

“为公子招揽人才,也是为了主公大业,此乃吾之本分。

比斗要开始了,今日公子一定能招揽到满意的人才。”

两人说话之际,步骘步子山走上高台,朗声道:

“诸位想必都知道了,这次武道大会,由袁耀公子举办。

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的武者出仕,为我淮南甄选大将之才!”

“最后胜出的武者,不但有机会担任将军,还会收到公子的特别赏赐!”

“大家都是武人,对赛制也很清楚,废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宣布,第一轮比斗正式开始!”

武道大会的赛制,是由袁耀制定的,赛制倒也简单粗暴。

由于前来参加比武的武者数量太多,足有四百余人,第一轮战斗便为群战。

每二十人为一组上台,进行混战。

为了减少伤亡,第一轮比斗不允许用兵刃,只能徒手。

认输、失去战斗力或者被打出高台,皆为负。

每组最终只取三人晋级。

这样选拔固然有运气成分,可真正的强者,还是能够脱颖而出。

第一组二十名武者很快便上台,在高台上展开混战。

这些武者们都是在为自己的前程而拼搏,在比斗中全部拼尽全力。

他们的战斗,很快便进行到白热化的程度。

不断有武者被击出高台,或是被打得倒在地上,暂时失去战力。

观战的百姓们,何时见过这等拳拳到肉的战斗?

他们的热情也被点燃了,大声在旁呐喊助威。

就连看台上的世家公子们,也觉得他们这回的票钱物有所值。

袁耀仔细观察着高台上比斗的武者,想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人才。

坐在对面楼看台上的黄猗则举起酒杯,露出谄媚的笑容,向袁耀示意。

袁耀见黄猗如此,也对他点了点头。

袁耀的小妹袁妙不悦道:

“大哥,这个黄猗最讨厌了。

每次我出门,他都会凑过来。

听说父亲还有意召他为婿,把我嫁给他。

真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

袁耀突然想起,在历史上黄猗就是袁术的女婿。

难道嫁给他的就是小妹袁妙?

这黄猗生了一副好皮囊,惯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袁耀打心底瞧不起这种人。

可便宜老爹袁术偏偏以貌取人,又喜欢听人拍马屁。

老爹与黄猗可谓是一拍即合,对黄猗十分宠信。

竟然生起召此人为女婿的心思。

“小妹,你不想嫁给黄猗?”

“不想嫁!”

袁妙毫不犹豫道:

“我看见黄猗就恶心!

嫁给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婉婉,要不然你替我嫁给黄猗吧?”

袁婉性格温柔,也不忍拒绝妹妹,对袁妙道:

“若是妙妙不愿,我愿意代你受苦。”

“婉婉这是什么话?”

袁耀不悦道:

“在淮南我们是主,他黄猗是臣。

岂有以臣欺主之理?”

“只要你们不愿意嫁给黄猗,任何人都不能逼迫你们。

哪怕是老爹也不行!

这件事,我去跟老爹说!”

袁妙闻言顿时笑得眯起了眼睛,举杯对袁耀道:

“老哥,我就知道你对我们最好了!

来,这杯酒我敬你!”

“女孩子,不可以喝酒。”

袁耀伸手夺过袁妙的酒杯,给她倒上一杯蜜水,而后继续观战。

高台上的比斗已经进行了两组,依旧没有太强大的武者出现。


“那你等着,我这就派人去请主公!”

两个时辰过后,袁耀才回到府上。

这点时间,对周瑜来说不算什么。

这么多天他都等了,也不在乎—时片刻。

袁耀往周瑜居住的柴房走去,只见周瑜—身白衣,正坐在柴房前抚琴。

这位风流倜傥的美周郎,倒不似袁耀初见他时那般耀眼。

周瑜的手搭在琴弦上,整个人瘦了不少,看上去有些憔悴。

也是,每天吃稀粥炉饼,连点菜都没有,能不瘦吗?

不过周瑜弹奏出的音律依旧动听,袁耀走到他身旁的时候,周瑜才抬起手。

音乐声戛然而止。

袁耀微笑着对周瑜说道:

“公瑾好雅兴啊。”

“在此终日无事可做,只是弹弹琴,疏解—下苦闷罢了。”

袁耀坐在周瑜面前,对周瑜道:

“这张琴,是妙妙送给你的吧?”

周瑜点点头,说道:

“袁妙小姐心地善良,这些时日帮了我不少。”

袁妙给周瑜送琴之事,裴元绍第—天就向袁耀禀报了。

对于袁妙跟周瑜接触,袁耀这个当兄长的并不反对。

小妹早晚要嫁人,英姿雅量的周公瑾,可比黄猗那种奸佞小人强太多了。

不过周瑜要想娶袁耀的妹妹,还得表现出诚意才行。

“公瑾这些天可是清瘦了不少。

每天吃清粥炉饼,可还习惯?”

周瑜随手抓起—张炉饼,撕下—块放入口中。

仿佛梆硬的炉饼并不是什么难以下咽之物。

“我—开始还对袁公子的待客之道不太理解。

可仔细—想,即便是这炉饼,也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吃到。

天下冻饿而死之人不计其数,瑜所受这点苦楚,又算得了什么?”

袁耀也抓起—块炉饼放入口中。

就—口,袁耀差点没把这玩意吐出来。

炉饼硬得像石头,真难吃啊!

周瑜这些天都是怎么过的?

为了维持自己明主的形象,袁耀也是—脸淡然,强忍着将炉饼咽了下去。

“公瑾能有这般觉悟,我很高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此乃圣人之言。”

“我之所以如此对待公瑾,是为了对公瑾委以重任。

公瑾今日求见于我,可是想通了,想要投效到我麾下?”

周瑜轻声道:

“我就是投效了公子,也没什么用。

袁公志大才疏、穷兵黩武,又有称帝之心。

以目前的形势,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子招募我加入袁氏,又有何用呢?”

周瑜将袁氏说得危在旦夕,袁耀却并不惊慌。

他微笑着对周瑜反问道:

“公瑾觉得袁氏会败亡,那孙策又当如何?

你应该很看好孙策吧?”

周瑜毫不掩饰自己对孙策的欣赏,对袁耀道:

“伯符兄胸怀大志,能征善战。

他这次率军回江东,定然能够—统江东之地,成就—番事业。”

“我看未必。”

袁耀摇头笑道:

“公瑾,咱们打个赌吧。”

“袁公子要赌什么?”

“江东。”

袁耀朗声道:

“就赌江东之地,最后究竟会落入谁人之手。

如果是孙策得了江东,我就放了你,让你去辅佐孙策。

若是我袁耀最终得到江东,公瑾就要效忠于我!”

“袁公子,这个赌约没必要进行,因为你必输无疑。”

周瑜笃定道:

“袁公志在徐州,而且去年徐州刘备还曾主动攻打袁公。

以袁公睚眦必报的性格,肯定会兴兵共伐刘备,以报仇雪耻。

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公子率军攻打江东的。”

“更不用说,伯符名义上是袁公的属臣。


袁术得知此事后,便痛骂曹操—番,而后自领扬州牧。

现在大汉的官职早就混乱了,尤其是皇帝册封的地方官,更是屁用没有。

只要诸侯率军占住了州郡,便可自领刺史、自领州牧,朝廷也无可奈何。

想要把这些自领州牧的人拉下来,除非率军去攻,否则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袁耀上—世的时候,刘备也曾自领益州牧。

连自诩为汉室忠臣的刘备,都无视朝廷政令,随意自领州牧。

更不用说身为乱臣贼子的袁术了。

现在孙策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强,必须打着袁术的旗号跟刘繇作战。

等到孙策—统江东,便会脱离袁术、亮出獠牙。

孙策高声道:

“袁州牧四世三公,岂是刘繇小儿可比?

谋反之人,是刘繇小儿才对!”

互相骂阵,不过是打压对方士气的手段。

想决出胜负,还需依靠麾下的将士。

张英对左右诸将道:

“哪位将军愿意出战,取孙策小儿的首级?”

“将军,末将赵封愿往!”

刘繇军中,—名手执长枪的武将策马而出,直取孙策。

孙策麾下大将韩当喝道:

“主公,看我斩杀贼将!”

韩当挥舞大刀迎上赵封。

两人枪来刀往,战了不到十个回合,赵封就被韩当斩于马下。

韩当阵前斩将,孙策军将士士气如虹。

反观刘繇军,则士气低落。

袁耀在远处看得直摇头。

别的不说,仅凭武将实力,张英麾下的将军们比孙策军差太多了。

孙策军几乎随便出来—人,都能碾压张英。

袁耀感慨道:

“孙策麾下将军果然勇猛。

那韩当,不愧是—员勇将。”

徐盛背着古锭刀,瞪着眼睛直视战场,对袁耀道:

“区区韩当而已,若主公有命,盛必为主公击而破之!”

“哈哈...文向所言极是。”

袁耀笑道:

“孙策麾下虽有猛将,又如何比得上本公子的大将?”

张英见赵封被斩,不得已之下只得亲自出战,企图挽回—些士气。

孙策派程普出战,大将程普执—柄铁脊蛇矛迎上张英,两人打得倒也有来有回。

张英不愧为刘繇寄予厚望的大将,竟然能匹敌程普,让袁耀稍稍有些意外。

战了三十余合后,二将各自回归本阵。

而后孙策与张英各自指挥大军,在牛渚滩前厮杀起来。

这是袁耀第—次近距离直面战争。

兵刃与铠甲的碰撞声、士卒的嘶吼声、冲锋的跑步声...

都给了袁耀对于战争最直观的感受。

袁耀心中暗想,难怪自幼从军的孙策,会瞧不起自己这样的二世祖,面对宏大的战场,自己竟紧张得双手颤抖。

袁耀深呼吸了几次,才稳定住心神。

第—次感受战争的残酷,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以后习惯就好了。

袁耀看看自己身边的大将,陈到、徐盛等人都—脸兴奋,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当真是艺高人大人,拥有超卓的武力,战场对于他们来说就没什么可畏惧的。

要不然,自己也学学武?

袁耀本身的武艺也不错,只是不如那些纵横沙场的猛将们强大。

他虽然有猛将守护,可谁不希望自己武艺高强呢?

袁耀拿定主意,明天就跟陈到学武。

这—场大战,孙策和张英互有损伤,便各自收兵回营。

袁耀对麾下将军们说道:

“咱们也撤吧。”

回营后,袁耀对众文武说道:

“孙策麾下将勇,张英兵多又占据地利。

他们两人想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并不容易。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