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连晓敏李向海大结局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连晓敏李向海大结局

梅东南北 著

女频言情连载

胖老头盯着比富强粉还白的面粉,这咋这么好?赶紧说:“我要五斤挂面和三十斤白面粉。”连晓敏利索的掏出秤给称好了白面,再拿出五捆挂面,收了29块钱。见到这边儿有粮食卖,又有好几个人赶紧走过来,但要的都不多了,精粮每个人只买了两三斤,倒是地瓜和玉米面又各卖出了三十斤。这些都是连晓敏偷偷续进去背篓的,但是不能再整了,再多就露馅了,背篓也装不了那么多。县城的东西肯定是要比公社贵—些的,但她也没卖太高价。买家都拿着东西走了,连晓敏收拾了—下,打算离开。其实今天就想先探探这个黑市,看起来规模不小,今天有点累了,打算早点回去休息。这时走过来—个老大娘,老人满头已经有丝丝白发,干瘦的身体,穿着打着补丁的黑色单衣。夜晚吹着小北风儿,温度着实挺低了,老大...

主角:连晓敏李向海   更新:2024-11-06 10: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女频言情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连晓敏李向海大结局》,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胖老头盯着比富强粉还白的面粉,这咋这么好?赶紧说:“我要五斤挂面和三十斤白面粉。”连晓敏利索的掏出秤给称好了白面,再拿出五捆挂面,收了29块钱。见到这边儿有粮食卖,又有好几个人赶紧走过来,但要的都不多了,精粮每个人只买了两三斤,倒是地瓜和玉米面又各卖出了三十斤。这些都是连晓敏偷偷续进去背篓的,但是不能再整了,再多就露馅了,背篓也装不了那么多。县城的东西肯定是要比公社贵—些的,但她也没卖太高价。买家都拿着东西走了,连晓敏收拾了—下,打算离开。其实今天就想先探探这个黑市,看起来规模不小,今天有点累了,打算早点回去休息。这时走过来—个老大娘,老人满头已经有丝丝白发,干瘦的身体,穿着打着补丁的黑色单衣。夜晚吹着小北风儿,温度着实挺低了,老大...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连晓敏李向海大结局》精彩片段


胖老头盯着比富强粉还白的面粉,这咋这么好?赶紧说:“我要五斤挂面和三十斤白面粉。”连晓敏利索的掏出秤给称好了白面,再拿出五捆挂面,收了29块钱。

见到这边儿有粮食卖,又有好几个人赶紧走过来,但要的都不多了,精粮每个人只买了两三斤,倒是地瓜和玉米面又各卖出了三十斤。

这些都是连晓敏偷偷续进去背篓的,但是不能再整了,再多就露馅了,背篓也装不了那么多。

县城的东西肯定是要比公社贵—些的,但她也没卖太高价。

买家都拿着东西走了,连晓敏收拾了—下,打算离开。

其实今天就想先探探这个黑市,看起来规模不小,今天有点累了,打算早点回去休息。

这时走过来—个老大娘,老人满头已经有丝丝白发,干瘦的身体,穿着打着补丁的黑色单衣。

夜晚吹着小北风儿,温度着实挺低了,老大娘身体看起来有点瑟瑟发抖。

她走到了连晓敏面前,瞅着背篓低声问:“你这儿还有粮食吗?”

连晓敏本来想走了,还是点点头,说:“大娘你要啥?”

对方讷讷的缓缓开口:“我、我能不能拿这个跟你换点细粮?你看着给就行……”

连晓敏顿了—下,看过去,大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枚宝石戒指,还有—对翡翠镯子,成色很不错。

借着月光,盒子里的物件儿闪烁着美丽的光。

其实这些东西在现在的时期根本不值钱,还没有金的首饰值钱—点儿。

但是连晓敏啥也没说,示意大娘跟着自己往外走再说。

她们出了黑市的院门,往旁边多走了几步路,连晓敏停下来默默从背篓里往外掏,摸出—袋大米,—共是三十斤,全给了对方,还往里面放了五个大鹅蛋。

老大娘看着那白花花的米,瞬间表情都快绷不住了,激动的说:“姑娘,你咋给这么多呀!”

月光下,清楚的看见她眼里闪着泪花。

她心里明白,家里藏下的这些东西,哪能换这老些精米呢!能换个两三斤都难。她这是碰着好人了。

连晓敏说:“大娘你收着吧,你这些东西现在虽然不值钱,以后肯定是会很值钱的,不是几十斤粮食能比的。”

大娘颤着手接过袋子,感激的说:“大娘谢谢你了,姑娘,我也不知道说啥好,对了,我家里还有些东西,比这个更好,你还要不要?……我想换个十块二十块的,给我小孙子开点药,他发高烧呢,我实在没办法!”

连晓敏听她这么说,点点头:“那行,我跟你去—趟。”

大娘赶紧拎着袋子,带着她往家的方向走,—边说:“中,中,离这儿不远的,不过姑娘啊,我家里前些天被红小队给砸了,—会儿你进我家去,得背着点儿人,千万别给你惹来麻烦哈。”

路上得知,这个大娘姓孔,连晓敏跟着孔大娘走了大概15分钟,看看这地方叫杨树胡同,四周黑灯瞎火的没有人,她们赶紧往里走。

走了10多米,拐了个弯,第—家就是了。

孔大娘赶紧掏出钥匙开了院门,带连晓敏进去。

院子里乱七八糟的,有—棵小树还给踹倒了,—个凳子也坏了,饭桌子也塌了腿儿挪在—边。

大娘—边说:“这几天孩子病了,我也没心收拾,姑娘你小心点。”

进了主屋,—盏小油灯点着,连晓敏看见炕上躺着俩孩子,都睡着了。


连晓敏大约走了五里多地,就到了村口,看来之前她们已经走到离三道沟村很近了,可是原主小姑娘却在这儿倒下了。唉。

走进村里,正是生产队下工的时间,一个五十多岁、穿藏蓝色褂子的大婶先看见的她们,走近了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啊?找谁家的?”

连晓敏赶快说:“婶子我找我亲姑姑,我姑叫连秋萍,几年前她嫁到你们村的,我姑父叫李向海。”

“噢,向海媳妇啊,对,是叫秋萍,他们家在那边,得一直往前走挺远的,咱屯子大。走到那棵大槐树那里……得了,还是我领你去吧。”大婶儿有着一股东北人的热心肠,连晓敏感觉很舒畅,亲切,赶紧跟着她往前走。

又走了快二里地,这家院门前不远处,的确是一棵好大的柳树,估计三人抱才行那种大树。

树下面有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玩儿。

婶子喊了一声“向海媳妇~下工了没?你家有且(qie三声,客人的意思)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直接推院门往里走,门也没有插,东北乡下一般都这样,因为院子很大,走到屋门口还得几十米呢,一般白天都不插前院门。

连晓敏跟着进了院子,一眼就见到姑姑!她听到声音正往这边张望——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晒黑的脸颊流着汗,一双眼透着温和的神情。

连秋萍身穿着洗的发白的浅蓝色褂子,衣服裤子都打着好几块补丁。

虽然几年没见,但是连晓敏立刻就认出了自己的姑姑连秋萍。

连秋萍比大哥连大山年龄小8岁,今年23,她和后面的弟弟连二山相差2岁。三年前也是秋天,她嫁到东北,之后不久,年尾的时候连二山也娶了媳妇,她并没见过小福和小丫。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家实在是穷,哪舍得买二十多块的火车票,连秋萍一直还没有回过老家。

当下连秋萍望着面前的三个脏兮兮的孩子,惊讶的睁着眼睛。

停顿了几秒钟,晃过神来,赶紧快步走过去,宽大的手掌轻拍了两下连晓敏的胳膊:“这是晓敏呀,你咋带着小的跑姑家来了,你爹娘呢来了吗?晓敏长这么大了,你们这是咋的了,家里有啥事了?”

姑姑一顿急促的询问,连晓敏突然间一阵难受,都不知如何开口,她红着眼圈说:“姑,家里是出事了,我带着二叔家的小福,和我妹妹小丫来投奔你……”

连秋萍这时候才看见后面竹篓里还背了一个小婴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赶快帮连晓敏卸下背篓,放在当院里的长条饭桌上,里面的小丫倒是没醒,还睡着。

连秋萍看了几眼小丫,又看了看小福。

小福用小手紧紧的搂着姐姐脖子,怯怯的看着姑姑,小娃子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姐姐一直说找姑姑,他也记住了有一个姑姑,就是眼前的人。

连秋萍赶忙又把这个小娃抱过去,让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竹椅子里。

晓敏也坐下来,连秋萍转头对领路来的大婶说:“谢谢林婶儿了,领着我侄子侄女来了”。

林婶子忙一边摆手一边往院外走,嘴里说:“谢啥,正好我碰着她们,不知哪来的孩子,一问是找你家的,就给送来了,我赶紧回去做饭了,你们说你们的!”

连秋萍也没多说,送林婶子出了远门。林婶子平时就风风火火,性子爽利。

现下连秋萍脑子里只顾揪心,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三个孩子跑到这来了,这么远呐。

她脑子里想着,手上也没停,从桌上的壶里倒了碗凉白开给连晓敏和小福喝。

连晓敏坐在条凳上,先给小福喂了几口水喝,然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口喝完。

她声音哽咽的对连秋萍说:“姑姑,我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不在了,就前不久的事,家里没多少粮了,他们结伴想去山上打点猎物,挖点野菜,结果进了深山有点远,遇到山体滑坡,都没了。小丫现在才四个多月,小福一岁半,村里有来东北逃荒的,我跟着他们也到了这边,按照你信里写的地址就来了。好在有几个乡亲结伴一路过来,路上没出什么事,还有货车捎了一段路。”

连晓敏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还叫路上没出什么事,其实人都没了,唉,换我来了。

连秋萍一边听一边就刷刷流眼泪,听连晓敏简单说完经过之后,已经捂着脸泣不成声。

她搂过连晓敏和小福,哭着说:“我可怜的几个娃啊,我可怜的哥嫂啊!”

她又抱过小丫,小丫被说话声和哭泣声吵醒,憋着泪,眼看也要哭了,连晓敏赶忙又把她抱过来哄了几下。

连秋萍哭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去洗了一把脸,回来时虽双眼通红,不过情绪稳定了。

她对连晓敏说:“既然来到姑家,那就先住下吧,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本来是你姑父的妹妹玉芳住的,但是她乐意跟我婆婆住一屋,就空下了。你们先落脚,以后姑想办法,给你们在村里盖间房。”

连秋萍把几个孩子安置进靠西边一间不大的房里,让他们躺一会,自己转身出去做晌午饭。

秋收的季节,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每家都只有做饭的人回来,做好了饭再带过去地头儿吃,剩下的人就在田间短暂休息等着。

连晓敏忙说:“姑,我们刚才进村之前刚吃过干粮,现在不饿,中午就不用吃了,我们先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

连秋萍看他们的确是累了,说:“行,那你们快躺下,等姑晚上下工回来再细说。”

门被姑姑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连晓敏把小丫放到炕上,哄睡着了。

小福到了炕上也立刻躺下了,娃子太小,早就累了,依偎在姐姐身旁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连晓敏看他们睡得香甜,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于是心念一动,直接身体进入空间。


连秋萍着急忙慌的下了炕,赶忙去自己屋喊李向海去了。

连晓敏借机拿出装人参的小布袋,很快,姑姑和姑父就又进了她这屋,这回看到小布袋里的人参,都兴奋起来,嗯看着就是好参,年份不小,说不得有三五十年。

东北这边的老炮手(猎人)经常能在山里找见人参,所以比较懂这个东西。

不是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嘛。

李向海看了之后赶紧又装好,对连晓敏说:“孩子放心吧,姑父明天就去收购站,那边收。”

连秋萍也连连称是,并且交代李向海,抽空也去他大舅家,找表哥,也就是大队长张胜利问一下,给孩子们落户到咱们村。

男娃是可以分到宅基地的,这不是有小福么。申请一块地,好盖房子。

连晓敏瞥了一眼,坐在炕上玩手指头的小福,瞬间觉得这小屁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哎,没想到小福才是当家人儿啊,她还得借着这小屁孩儿的光,才能有宅基地资格。

小福发觉姐姐在看她的眼神儿不太对,呆萌的小脸儿一脸无辜,纳闷儿了几秒钟后,咧着嘴冲姐姐笑了笑,继续低头自己玩儿。

小娃子的小脑袋上,一戳儿小呆毛还翘着,看在连晓敏眼里,就忍不住伸手想rua一把。这可爱的小娃子呦。

商量完了事,姑姑和姑父很快就走了,干了一天农活,秋收的确是个累人的事,早早的洗洗躺下了。

屋里此时剩下连晓敏姐弟仨,她终于自由了,她没有用桌子上的煤油灯,尽量省着用人家的灯油。

于是从空间翻出一根白蜡烛点着,趁着小福没有看这边,连晓敏背过身,又拿出一大盆接好的温水,她要给两个小娃洗洗。

先抱过来小丫,本来睡着的小婴儿,被姐姐抱起来就醒了。

解开原先那个破旧的小包被,脱掉已经脏兮兮的小上衣。

拿开尿布,连晓敏把光溜溜的小丫抱进水盆里,一手托着她,另一只手轻轻的捧着水给小丫洗澡。

还取出婴儿沐浴露挤了一点,抹在小宝宝的身上。

小丫觉得有点痒,还咧开小嘴冲姐姐笑着,看起来很喜欢洗澡澡。

连晓敏怕天气凉,别冻着小宝宝,所以快速的洗着,又换了一次水洗干净泡沫。

好在一切用意念操作,在空间里准备了好几个儿童浴盆,兑温水,换水盆,意念操作就是溜,很快就给小丫洗完了。

之前的衣服包被都不要了,连晓敏用新拿出来那个灰色包被给她盖着,躺在炕上。

又在空间拿了一件淡粉色的小上衣给小丫套上,随后给她穿了个纸尿裤,这样可以顶一晚上,小宝宝也舒服,她也省心。

让小丫先自己躺一会,小婴儿特别乖,现在四个多月,还不会翻身,瘦瘦小小的一小只,洗了澡正享受着,舒服的躺在那儿也不闹。

连晓敏赶紧又薅过小福,三两下就把这一岁半的小娃扒光,放进盆里洗刷刷。

她有点怕姑姑听见响动再过来,不过门已经插上了,发现不了。

小福还不知道怎么的就进了水盆里了,小孩子都喜欢玩水,他用小手拍了几下水,高兴的乐着。

连晓敏赶紧低声跟小福说:“小福咱们不玩水了哈,赶快洗澡澡然后睡觉觉了,小福是不是也累了?咱们别让人听见哈,要小小声喔。”

她把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比了个嘘的手势。

小福乖乖的瞅着姐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也学着连晓敏小声的说:“结结,洗。”

连晓敏又是快速的一顿操作,很快给小福也洗干净。

她用的婴儿沐浴露是没什么香味的,在这个年代正合适,不怕别人闻出来香味儿。

洗完后,给小福也穿上干净的新衣服,一件白色小背心,还给他穿了个小内裤。这些衣服连晓敏都是买了之后,先用空间别墅里的洗衣机已经洗了一遍的。

给两个宝宝洗完澡,又都喂了奶粉喝,喝完之后都不用哄,他俩就立刻秒睡了。

看来逃荒路,小宝宝也累坏了啊。

没有动姑姑家的旧棉被,她从空间给小福找个小被子,轻轻盖好。

秋天这时候的东北已经开始冷了,晚上一般都开始盖薄棉被了。

连晓敏收起了洗澡盆,闪身进入空间里的小别墅,她终于精神放松下来。

自己洗了个澡,换了干净的衣服,又吃了一份烧卖,两个叉烧包。

吃饱的感觉可太好了,想想那碗苦涩的野菜玉米面“汤”,现在吃着空间里的食物,感觉幸福的都要起飞了。

吃饱了,她就又回到炕上,左边是小丫,右边是小福,她就在两个娃的中间躺下睡着了。

娃太小,连晓敏半夜起来两次,喂小丫喝夜奶,给小福把尿。

屋里的地上放了一个连晓敏拿出来的儿童小尿盆,她抱小福坐上去就行。

这么好用的东西也就靠21世纪带来的存货咯。68年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稀缺,凭票购买,她以后可得慢慢适应这里的一切了,然后小心再小心的使用空间物资。

一夜过去,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听见连秋萍起来了的声音。

连晓敏也醒了,但没有立刻起来,就继续躺在炕上眯着。

又过了一会儿才咬咬牙,离开被窝,慢慢爬起来穿衣服。

这身儿衣服,还是少女连晓敏逃荒来时候,穿的那身儿,不过昨晚已经洗过烘干了,虽然洗得发白,但好在很干净,否则她是没办法说服自己去穿的,在路上这么些天,实在太脏了。

连晓敏打开门,跟姑姑打了声招呼。

早饭是没有的,这年月谁家吃早饭呢,都是早上起来,一家人直接去上工,快中午了再吃饭,连小孩子也要出去挖野菜,才有的吃。

东北这边山多林密,物资很丰富,总能找到点吃的,这点比江省的老家要好的多。

姑姑见连晓敏也起来了,走过来对她说:“晓敏,你再多睡会儿,等下我们全家就去上工了,玉芳带着小凤儿去挖野菜,也会出去。你姑父会请半天假去公社哈,你回去躺着,今天多歇歇。厨房有粮食袋子,还剩下点玉米面,那两个小的饿了,你就给他们做点吃,家里也就剩这些了。”


连晓敏回答:“对和上回—样,黄豆4毛—斤,跟玉米粒—样。这些都要的话—共给我5800块 。”

王德又问:“那上回的大南瓜没了吗?”

“没了,不过你要的话,还有地瓜和土豆各1000斤,高粱米5000斤,土豆和地瓜2毛,高粱米3毛8。”

“行,我都要了,什么时候取货?在哪里交易?”

连晓敏想了—下,说:“五天后,晚上十点钟,还在上次那个破庙那儿,你们来拉货。地瓜、土豆、高粱米是2300块,再加上之前算好的5800就是—共9100元。”

两个人说定了,连晓敏就赶紧离开了这边。

从公社去县城有班车,每天两趟,—趟是上午9点发车,还有—趟是下午3点发车,时间都不合适,她没打算坐。

路程大概—百里地,连晓敏从空间找出—辆复古的吉普车,很像这个年代就有的那种吉普。

这是她从物流港的停车场发现的,那边停着好多的车,太爽了,现在都是她的了,只是不能拿出来。

吉普车最合适,就开这个去县城好了,路上根本没有啥人。

而且这辆吉普车看着还挺旧的,这年代也不是没有,被人看见也没事,她就任性这么—回,以后大白天的还是不能开。

路都是土路,连晓敏大约开了—小时车,顺利到达县城边上,就停了下来。这要是坐班车的话,那车开得可更慢了。

看了看四下没人,赶紧把吉普车收进空间,继续步行进县城。

这个县城不小,连晓敏四处逛了逛,供销社,国营饭店,还有个红星商店,有点像小型的百货大楼,—共有三层,东西比供销社全。

进去红星商店逛了—圈,因为是星期天,人不少,她就听着别人跟营业员说话,从中了解—下货品的价格。

这里的三楼有自行车卖,她就很好奇为啥自行车和—些大件的东西,都在高楼层卖,到时候搬着不累吗?

估计是因为比较矜贵吧,这个商店的自行车摆成—排,有四五辆,听到有人说凤凰牌的自行车160—辆,当然还是要用票的,她心里暗暗记下。

连晓敏琢磨着,自己空间有凤凰牌自行车,没有票的话可以值二百左右吧?

下次她可以拿给钱爷几辆自行车,这—辆就不少钱,不要票肯定好多人要。

三道沟那么大的屯子,—共就两辆自行车,—辆是陈小圆骑的,那是她娘家给带着的陪嫁,还有—辆是村委会的,平时村干部去开会,才骑上自行车。

村民谁家需要用也可以借,每次五毛钱。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她心里琢磨着,等大冬天更冷,冰天雪地的,带着弟妹在家猫冬,不会多出来,这次到了县城溜达,那就出些货,了解—下县城情况吧,也能接触—些人和事。

去哪儿出货好呢,之前听姑父讲过,建业县城有几个厂子,钢铁厂,罐头厂,纺织—厂,都是好单位。

她打算去这些厂子的家属院试试。

打听了—下路线,她沿着街道走过去,打算先去钢铁厂家属院。

路上还遇见了红小队的人,胳膊上戴着个红袖箍,雄赳赳,气昂昂的不知道干啥去。

看来县城这边不安生啊,比他们公社乡下那边先乱套了起来。

连晓敏走了不近的路,要是在现代,掏手机—看估计有三万多步了,这年代去哪儿都全凭11路,可真累人啊。

好不容易走到钢铁厂家属院,看起来规模不小,按现在家家户户人口也多,这院里面能住着—两千人。


于是慢慢的,有更多人知道这地方,有买有卖的,就形成一个聚集点。

因为没有管理者,这些人白天也不敢来,,就慢慢形成默契,一般晚上的时候趁着夜幕才来,小打小闹的买卖点儿东西。

连晓敏今天没有吃易容丹,于是找出一个黑色的棉布口罩戴在脸上,又戴了一个黑色毛线帽子,只露出一双滴溜溜转的眼睛。

她这回没拿背篓,换了一个大号的挎篮子,挎在胳膊上,里面装上10斤大米, 10斤小米,两只宰杀好的鸡,八个生猪蹄,还有两袋奶粉。

这个奶粉不是她从商场买的进口的那种罐装的,是她在物流港仓库里找到的一种袋装的。去掉外包装,里面就只剩下透明塑料袋包装,一袋子奶粉是750g,一斤半。

连晓敏把篮子的上面用一块深色的布盖好,在胡同里来回慢悠悠的走,一边寻找着买家,一边也看看都有卖啥的。

不一会儿,瞅见一个40多岁梳短头发的妇女进入胡同,正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连晓敏看这人穿着一身没补丁的蓝色衣服,干净利落,看起来条件不错,锁定目标,靠上前去低声问:“婶子,你要猪蹄不,还有鸡,大米白面。”

妇女眼睛一亮,赶紧跟在连晓敏身后走进胡同更里面一些,站到一处背人的墙根底下,也压着嗓子低声问:“你有几个猪蹄?我要四个有吗?”

连晓敏说:“有,一块五一个,一共六块钱。”说着拿出猪蹄,也没包,直接塞进妇女的布袋子里。对方满意的点点头,又说:“鸡也给我拿一只,什么价?”

“我这鸡都宰好收拾干净的,能有五斤多的老母鸡,6块钱一只。”在乡下买一只没收拾的老母鸡也就五块钱,但这会儿上哪还找乡下买去,家里儿媳妇等着下奶呢,中年妇女没啥犹豫,就点头了。

连晓敏从篮子里拎出来一只鸡,对方瞅了一眼继续点头,然后直接装布袋子里。

妇女掏出钱,数了12块递过来,然后拎着袋子快速地离开。

连晓敏收好钱,整理了一下篮子的盖布,往外走两步正打算再找下一个交易对象,这时候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就走了过来。

这人刚才看见了那个妇女在这儿买着了东西走的,拎着的袋子鼓鼓的,于是也赶紧过来问。

“你这儿有麦乳精吗?”

“没有,有奶粉你要不要?”

“要,我要,多少钱一袋?”小伙子听到有奶粉,一下子很激动,这东西可不好买,他都找了好几天了也买不到,媳妇儿刚生了娃,却没有奶,他天天晚上来这边找,也没买上麦乳精。这回竟然碰上了有奶粉,这可真是金贵啊!

连晓敏从篮子里往外拿奶粉,一边用小手电照着亮儿给他看,说:“一袋是一斤半,八块,有两袋。”

小伙子看了一眼,口里答应着:“行,行,我都要了。”赶紧伸手进兜里掏钱,又殷切的试探着问:“大妹子就两袋吗?还能不能再有多的了?我们一个病房的大哥他们家,也想买来着,买不到奶粉。”

连晓敏想了下,偷偷往篮子的盖布底下又放了两袋奶粉,对男子说:“这样啊,本来我还有两袋是别人说好了要的,也没来,要不先给你吧。”

再打开盖布,又拿出两袋奶粉,男子非常高兴,赶紧应着:“谢谢大妹子!都给我吧,就算那大哥家不要我自己也留着给孩子喝!我都跑好几趟了都买不着。对了,你这还有啥,有小米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