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差不多也到了悟净大学开学的日子(8月25日)了,悟净读的是中文专业,由于嘉德理工学院规定不能带野生驯化的宠物进入校园,所以就悟净一个人踏上了上大学的旅程。他需要走6.8公里的崎岖山路到镇上,然后做镇上的大巴车到县城乘坐明天下午18点33分的火车到达800多公里外的国都嘉德,然后再乘坐公交车到达嘉德理工学院。父母给了他一年的学费,还有超出预期的生活费2万(这是一年多生活费),也没有穿着崭新的衣服,就这样踏上了求学之路。
可想而知是有多艰辛,本来父母也想送他到国都的,正好父母也从没有去过,不过,穷人家的孩子更能体现父母的艰辛,也能感受到这一路的折腾,所以就劝下了父母。而再加上前几天路上捡到的2万块钱,悟净的大学生活相对来说会比同等家庭条件的其他同学要宽裕的多,精彩的多,因为可以做许多事而不仅仅是学习。
当然,还需要注明的是,悟净这一去可能就是一年,因为这里只有县城才有银行,所以给悟净汇款会比较折腾。而由于悟空与悟净度奇遇经历,他们俩的心弦是绑定到一起的。只要悟净有危难,悟空都能感受到,很显然,以悟空的法术和导演能力,一定会让悟净度过一个个小坎,但是也不会让悟净没来由的暴富那种的分寸。不过,和平年代,很少会有危难,如果说有,那这个危难肯定是缺钱缺生活费的尴尬。所以,悟净的求学生涯一直是悟空在远程守护。
悟净走后,乡村的家里虽然明面上是悟净父母两人操持家务,攒下余钱以被悟净急用,实际上悟空不仅是个旁观者,也是守护人。以前人感冒了挺一挺就过去了,而悟空会充当乡村医生的角色,送来“廉价”的感冒药,毕竟以前自己用锅灰亲自做过药引的经历。不过,做的最多的还是悟空去放牛,割猪草,摘野果和挖野菜,也会在有重物的时候劝说悟净母亲让自己来。日复一日地,俨然一个“农夫”的样子。当然,悟空也变幻并且自我“导演”很多东西,比如让悟净父母“喜欢”上吃水果(不是不喜欢,而是悟净在的时候都留给悟净了),让悟净父母有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意识,唱歌,做手工艺,或者到集镇上试试新衣服,学会买点好吃的犒劳自己。总之,让他们活的年轻,也让他们有不把生活的希望完全放在以后毕业的悟净身上的豁达。所以,即使是到了四十多岁的悟净父母,遇到异性,同样会有调侃的话,或者说有一种冲动的感觉,不压抑,当然,也不出格,有更多找寻乐趣的情怀。
而悟净父亲则是到附近的村子找零工打,晚上又徒步回家休息,也会在没有活的时候到山上挖野菜,到县城叫卖换钱。可以说,每一分钱都是攒下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够得上一份意外的开支。
悟净每年都会到年底回来一次,而每次回来都计划好下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重复着四年的生活。这其中的时间,就有3次遇到过用钱危机,一次是悟净喜欢上一个女孩,一次是想去作为去中国的交换生需要一大笔钱,另外一次是大三的时候有考研究生打算买资料报学习班的钱。这三件事是悟净特别想做的,而且也经常去外边做兼职,但是远远够不上自己的规划,每每想到这些,他都是愁苦,因为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上大学实属不易,其他的是多余的想法,无法奢望,但是,这确实稍微好一点的家庭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决的事。可能就是一多1万块钱他就有底气去尝试甜甜的恋爱,多2万块钱就可以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多些保障和期许,多个5-10万,可能就能够在交换生涯中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和魅力文化,增长见识和别样思维。凡此种种,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少些遗憾,多些精彩。当然,或许预算能多5万,他也会有创业的激情。
而悟空都能领悟到悟净度心弦,因为悟净是学中文的,所以悟空就一次次导演就出版社的角色,触动心弦,让悟净有了写文投稿的意识,并不是让悟净每次都收到“offer”,而是几经受挫之后都来之不易感,当然也就是悟净几次小规划的时候刚好成功,并且得到恰好的稿费。
所以,从2025年到2029年,大致也就是这样的脉络,悟净毕业。父母也进入不惑之年。这四年,悟净确实也谈了恋爱,不会毕业分手了,也去了中国回来,但没有考上研究生,因为可能担心研究生的费用接不上,所以心绪压过了与悟空连接的心弦,没能专注于考研。
同样,悟净父母这几年也没有发现吃持续的营生,还是大致守着农田过日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悟空的陪伴,他们没有怎么孤独,因为有悟空天生神力的帮助,悟净母亲的身体也没有快速衰老的样子,还学会了跳广场舞。而每次悟净回家带来给父母的养生书籍,在悟净的劝说与教导下,他们也有闲暇的时间看看,这样自己身体有点小毛病的话也能自己调理,而不是去没有多大水平还远的诊所被盲目开药糊弄。
而守护乡村,既有支持和帮助,也有陪伴,更多的是让人慢下来,享受生活,重拾乐趣和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