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赢子婴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品文》,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作者“汾清三杯”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赢子婴扶苏,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品文》精彩片段
“胡说!”王翦瞪着眼睛,恨自己的女儿乱说,“也可以这样说,大王卸了昌平君的相国位,多少是有点打压的意思,可谁想到昌平君,竟然直接反了!所以……这芈家就完了,不过我相信,这不是大王的本意。”
王燕这才缓缓点头,心中大骇,原来这一切因果,都始于大王的制衡,怪不得一直未让扶苏为太子。
明明已经成人,可每次总是以需要历练为由,那,若是这芈家倒了岂不是扶苏可以扶正了?
仿佛知晓女儿的心事,王翦继续道:“大王是我见过最聪慧的人,可打理一个国家,哪里那么容易,其中各方平衡,皆要考虑到,不立扶苏为太子,也是怕他稳不住。”
“你不想想,等到六国灭了后,这天下如何?”王翦问道。
“天下?”王燕愣住了,压根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嘿。”王翦一笑,道:“你以为李信抢了你爹的风头,二十万大军就想去灭楚,为的是何?还不是为了封侯,可封侯能如何?这六国灭了,其原有地界,谁去管理?”
纵使再痴笨之人也能想明白,王燕惊呼道:“自然是那些封侯的人。”
可王翦听了,却是哈哈大笑,摇着头道:“妇人之仁呐,不过,朝内能看明白这事的也没几个,大王是不会分封的,所以这爵位,只能福荫子孙,并不能称王呢!”
“那……子婴有危险吗?”
“有啥危险?那可是大王的宝贝孙儿,别瞎担心,你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夫君当上太子!”
王翦纵横沙场这么多年,朝内的各大派系,旁枝末节他看得清,现在芈家倒了,扶苏的后台也就消失了,大王自可放心。
只要他过得了大王那一关,就是太子的不二之选。
……
与此同时,郢都寿春。
项燕正端坐在一个庭院的椅子上,他的跟前,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正举着个石墩练习着。
让人惊呼的是,这寒冬腊月,那孩子竟光着个膀子。
巨大的石墩,被他举过头顶,怎么看也超过了孩童的重量。
项燕一笑,道:“羽儿,过来擦把汗。”
小孩应了一声,石墩被其扔在了地上,发出了“咚”地一声巨响,仿佛大地都颤抖了一下。
项燕很是满意,自己的孙儿,这般年纪就有这等力气,将来必将是万人敌!
大秦气数未尽,可只要再给大楚些时日,必将可以与其抗衡。
小孩擦着汗,问:“大父,孙儿练得如何?”
“不错!比你大父小时候强多了,想必这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与你匹敌之人。”
听到大父的夸赞,少年开心的笑了。
就在这时候,院外项燕的副将匆匆跑来,急忙道:
“将军,根据咸阳城的细作消息,还真被你说中了,奇袭粮草的计谋并不是王贲所为。”
“哦?那是何人?竟有这等胆识。”
“嬴子婴,秦王扶苏的长孙,今年三岁!”
关于子婴封赏的事迹,传遍了天下,各地都对这个秦王三岁的长孙十分好奇。
三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在军功制的大秦,获取军功?这件事本身就有点不可思议。
可王室的事,却是越传越玄乎,有的说子婴三岁便可上马斩敌,有的说子婴是白起转世。
总之啥样的都有。
而子婴这时却是坐着马车,刚出了咸阳城。
蒙毅亲自驾车,带着一队人马朝着雍城而去。
子婴此去的目的很简单,要想办法,把王翦给劝回咸阳,让他主动请命当这个大军统帅。
当初,让自己平定嫪毐,那有莫大的信任,让自己征伐赵国,这都是信任自己啊!
可自己……
想到这,王翦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子婴,这一刹那,仿佛看到了大王小时候。
是啊,也就子婴这般的处境,才能感同身受,大王在赵国时候的困难。
想到这里,王翦正色道:“是外大父想多了,这一战,外大父必然专心对敌!”
……
明年开春伐楚,这成了秦国的头等大事。
所有的齿轮都开始转动起来,起初,在未决定统帅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心存幻想。
大王找不到人,那就得再等个几年,等到秦国休养生息完毕,再去伐楚,胜算更大。
可现在,王翦都领了王命,也没人再劝。
最累的,就要属李斯了,几十万大军的吃穿用度,都需要他去解决。
好在,大王制定的计划是在春天,那样子,就不用为瑞士们提供冬衣了。
这省了自己一大笔事。
可李斯哪里知道,这一战足足僵持了一年多,正是由于他的精打细算,不知道多少秦国锐士,向家里要钱,购置过冬的衣裳。
当然,这都是后话。
时间一晃,过去了一个月,再有两个月,就要到了大军开拔的时候。
李斯正在不紧不慢地汇报着这段时间来的成功。
“……所有军械粮草,均已运抵函谷关,静待开战!”
“好!”扶苏听完,忍不住赞叹,李斯果然有能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度齐备所有的物资,“那雍城的将士,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王,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王将军按照计划正在操练。”
“嗯……”扶苏满意地点点头,忽地想到了匈奴,轻皱眉头问:“蒙恬去了上郡,打了两场胜仗,很好,可别克扣了上郡的粮草用度。”
匈奴一直是扶苏的心头大患,好在,蒙恬去了上郡,按照他的法子,打了两场胜仗,可就如蒙恬自己所说。
在草原上,没有人可以追的上匈奴,他们一遇败仗就窜的没影。
李斯知晓上郡的重要性,连连点头,“大王放心,今年各地丰收,粮草用度足可保证大军使用,臣觉得,大王没必要节省自己的用度。”
扶苏为了支持前线将士,直接缩减了王宫内半数的吃穿用度,他自己以身作则,现在一日只吃两顿,多以糙米为主。
可在李斯看来,今年的秦国,乃是大丰收啊,粮草充沛,大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全国同心,寡人怎能例外?”
望着大王这般神情,李斯颇为感动,根据探报,那楚王负刍在寿春,日日笙歌,反观强大的秦国,扶苏带头节衣缩食。
这就是君王的差距,大秦不想昌盛也难!
“是,朝内众臣均响应战事,不少老臣也是捐粮捐布!”
扶苏听完摆了摆手,“不必学我,量力而行吧。”
说完,扶苏背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这些个日子,他实在是太忙了,各地的奏文批阅,在赵国、燕国旧地又有不少的匪患。
虽说免除了这些个地方一年的赋税,可当地的士族还是想着反抗秦国,妄图复辟。
对于这些反叛,扶苏自然是让当地的驻军,直接镇压。
可这就苦了当地的百姓,占领区虽多,可给大秦的贡献却很少,必须得尽快恢复生产。
让百姓吃得饱饭,秦国才能长久。
舒展了下身体,扶苏忽然问道:“咦?子婴呢?我这孙儿,好像有很久没来了吧?”
李斯也是一愣,确实很久没有看到小公子了,起初子婴还天天来,可大王忙碌,也只能让他自己在书房玩耍。
恰如子婴所担忧,嬴政听到子婴的话,立刻想到了芈华。
可转念一想,他就否定了这个念头。
芈华已经离了王宫,哪里有机会和子婴说这话?
何况,恩爱了十几年,如果不是昌平君叛秦,芈家断然不会这般的下场。
别的不说,嬴政可以肯定,芈华不会害自己。
当初不会,她有太多刺杀自己的机会,怎么会跪着等待处罚呢?
现在就更不会,因为,压根没这个机会……
看着子婴真诚的小脸,嬴政忽地笑了,想想也是,这三岁的子婴能认识多少秦国的大将?
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才能这般的熟悉。
估摸他不是说王翦,也会说王贲。
可却真的被这小家伙给猜中了,嬴政的最佳人选,自然是王翦。
当初伐楚时,嬴政问王翦,需要多少人可以灭楚,王翦报了个五十万。
而李信,只要了二十万,最终李信惨败于城父。
而王翦,却是告病回家养老。
如今,这秦国内,最适合的人选,也就只有王翦了。
嬴政点点头,搓揉了下子婴白嫩的小脸道:“被你猜中了,却是你外祖父。”
听到这话,子婴重重地松口气,“那大父为何发愁?”
“你不懂……”嬴政说罢,单手拿起桌子上的竹简,子婴的目光迎了上去。
这才看清,这份竹简竟然是王贲发来的求救信。
项燕四十万大军,围困大梁城已有三日,而城内粮草只够月余,王贲希望大王可以尽快运抵粮草。
子婴深吸一口气,没有出言,此刻他若是表明自己能看懂书简的文字,岂不是太逆天了?
恐怕会当场吓坏自己的大父,所以子婴选择了闭嘴。
片刻后,嬴政放下书简,继续刚才的话题,“当初大父错怪了你外大父,导致他生气,回了老家养病去了,你说这时寻他,岂不是要我去求他?”
子婴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也很理解嬴政的心情,可还是好奇地问:“大父,你为何不下一道书信,命外大父回都城呢?”
嬴政摇了摇头,“你不懂……礼贤下士啊……你外大父值得这般礼遇。”
似是下了决心,嬴政笑道:“等到了春天,孤带你去雍城,见见你外祖父。”
嬴政的话已经很明确,等到了春天,自己再去请王翦出山,而当初他下的命令,也是让大军在雍城集合。
一方面,是考虑到军士操练,另一方面也是给王翦的明示了。
可子婴听了,却是不住地摇头,“春天,那还得很久,子婴想娘了……”
“想娘了……”嬴政心里喃喃低语,自己当初三岁,何尝不想娘?
看到子婴这般可爱懂事,嬴政却是不想真的让他等三年,自己春天去找王翦,自然会带回扶苏和王燕。
到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又可以团聚。
可子婴要的不是这个,他知道,自己必须在历史的进程中做些什么,于是认真道:“大父,你不是不想去求外大父吗?我可以替你前去。”
看着一脸认真的子婴,嬴政哭笑不得,明明是这小子,想要去找自己的爹娘,却非要找个理由。
思索了下,如果子婴真的去了雍城也挺好,等到自己去的时候,倒不显得这么尴尬。
于是也没立刻答应,只是道:“这得看你的表现了……”
一听有戏,子婴立刻往嬴政怀里拱去,想着怎么也得让大父答应。
子婴在嬴政的怀里拱来拱去,小手乱摸,时不时还揪着自己的胡须,往日里,各个对自己都毕恭毕敬。
还是第一次,有人敢这般对自己无理,可毕竟是自己的长孙,也不舍得惩处。
但,哪能任凭子婴这般嚣张?
嬴政的双手,直接伸向了子婴的咯吱窝,逗得子婴哈哈大笑。
爷孙俩在这书房内,玩的不亦乐乎,连门外的侍卫都忍不住互相望了望。
“大王,多久没这么开怀大笑了?”其中一位侍卫低声道。
“多久?”那名侍卫思索着,作为大王的亲卫,跟随在身边也有不少年月,良久后回道:“我跟随大王五年,第一次见大王这般爽朗的笑着。”
这句话倒是不假,平日里,王宫内谁敢和嬴政这般嬉闹?
虽说子嗣众多,可也没一个敢如子婴这般,和自己打闹。
而子婴这几日的表现,嬴政非常意外,看的自然是更欢喜了。
“大王……大王!!”忽地一声叫声,打断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嬴政。
嬴政颇为不满,望向门口,只见李斯拿着竹简,脸色焦急。
立刻恢复了往日严肃的面孔,嬴政直接站了起来,子婴也乖巧地站在一旁不言语。
李斯本不想打扰爷孙俩,可前线战报紧急,他不得已必须得上报:“大王,函谷关来信,关外斥候已经查明,项燕四十万大军,正奔赴函谷关而来!”
“果然!这项燕,还是太贪了,莫不是想要一举歼灭我大秦?”嬴政一声冷笑,转而问道:“大梁城如何?”
“据信中所说,大梁城并未攻破,可他们不知怎地知晓城内守军不多,才有备无患,前来攻伐函谷关!”
李信蒙恬回咸阳时,就已经带来战报,项燕的大军,正在攻伐大梁城。
这样算起来,王贲竟然抵挡了半月有余,五万兵力面对四十万大军,大秦锐士全然不虚。
当然,这也依仗大梁城的坚固,项燕短期内拿不下大梁城。
可最让人诧异的,还是项燕四十万大军冒进前往函谷关。
“想必项燕也是明白,此刻,乃是我大秦最虚弱的时候,攻打函谷关,才是他们楚国唯一的机会。”
李斯附和道:“楚国打不起消耗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嬴政点点头,转头望向了一旁墙上的舆图。
这时候子婴才发现,书房的一面墙是整个六国的大致地形图。
而在咸阳外的函谷关,插上了不少的自制小旗子,大大小小的城池以及兵力分布,竟然这般详细。
此刻,嬴政正把标写“楚”字的旗子,挪向了函谷关。
而李斯继续道:“大王,项燕想是不怕大梁城的王贲偷袭,所以才赌上这一遭,可这样一来,粮草运不到大梁城,王贲……坚持不了多久。”
嬴政负手而立,望着舆图静静地思索。
子婴这时候,已经把前线的战事地形,大致看了个清楚。
他忽地指着舆图上,问:“那个地方,不是有粮草吗?为什么不去那拿?”
李斯闻言,望向舆图,原来小公子子婴说的,竟是昌平君反叛之地,陈郢!
确实,此刻舆图上,标注着陈郢有十万的粮草,守军数量不详。
正是因为这十万的粮草,未送达城父前线,间接导致了城父的溃败。
陈郢是当初楚国的都城,城高墙厚不亚于大梁城,让王贲去陈郢打粮草?都不知道有多少守军,这怎么可能打的下来?
李斯正想给子婴解释,一旁的嬴政却是开口:
“子婴说的有道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