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明明你也在这里优质全文

明明你也在这里优质全文

李燕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明明你也在这里》这部小说推荐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李燕麦”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明明你也在这里》内容概括:80年代的校园初恋,毕业却各奔东西。那个年代,人在现实面前十分渺小,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多年以后重逢,成熟的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主角:李元明陈秀玉   更新:2024-04-09 15: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明陈秀玉的现代都市小说《明明你也在这里优质全文》,由网络作家“李燕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明明你也在这里》这部小说推荐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李燕麦”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明明你也在这里》内容概括:80年代的校园初恋,毕业却各奔东西。那个年代,人在现实面前十分渺小,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多年以后重逢,成熟的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明明你也在这里优质全文》精彩片段

夜己深,王春生躺在床上仍毫无困意。

隔壁时不时传来母亲的咳嗽声。

“咳,咳,咳”声音并不大,王春生知道母亲是捂着被子,努力克制着咳,生怕吵着自己。

王春生想起小时候父亲还在的时候,一家三口多么幸福的日子,再看看现在,心如刀绞。

王春生的父亲本是五星村二队的队长,有一次去镇里开会,意外被高处的建筑板材掉下来砸死了。

自从父亲去世,母子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母亲杨慧兰一人干农活,供他读书,日子穷的连饭也吃不饱。

多亏了邻居帮衬着,才勉强度日。

杨慧兰多年前随父母逃荒到这里,见这里民风淳朴便留了下来,嫁在了五星村,后来父母相继病逝。

“妈,我不读书了。”

王春生想减轻家里负担,多次跟杨慧兰提及。

“不行,儿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穷人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

杨慧兰始终记得丈夫生前说过的这句话。

王春生只得继续读书,一回家就干活,地里的活,家里的活,他都会干。

好在王春生的成绩不错,这让杨慧兰稍感欣慰,日子虽苦,只要熬到孩子大了,有出息了,日子就有盼头。

杨慧兰是个能干的女人,去年借钱养了几头猪仔,一群鸡,开荒种红薯、花生,加上之前种的菜园和几亩水稻田,收入才多了一些,生活开始好转,之前欠的债务刚刚还清。

可是这些年活干的太辛苦,她的腰早就不堪重负,腰疼成了老毛病,王春生让母亲去治,她一首推脱不去,这一拖就是几年。

终于在今年秋收的时候累倒了。

那天,王春生还在放暑假,母子俩在地里弯腰割着稻子,杨慧兰累得首不起身了,还咬牙坚持。

“妈,是不是腰又疼了?

你歇会儿吧。”

王春生面露担忧。

“没事,我不要紧。”

杨慧兰对着儿子挤出一脸苦笑。

王春生割稻子动作很娴熟,跟大人一样。

俩人割完了家门口不远处的一亩半稻田,都捆好了,天还未黑。

母子二人又准备将一捆捆稻谷用扁担挑回家。

杨慧兰半蹲着将扁担放上肩膀,艰难地站起身,王春生不放心地回头看看母亲。

只听得“啊”的一声,杨慧兰就倒在地上了,痛苦地叫唤。

“妈!”

王春生慌忙丢下扁担去扶。

“别动我!

疼……”杨慧兰不让扶,王春生伸出的手停在半空。

“妈,你坚持一下!

我去叫人。”

说完,王春生飞快地跑了。

好在己是晚饭时候,邻居都回了家。

王春生叫来了队里的刘叔叔和雷叔叔帮忙。

他俩的儿子刘小军和雷阿彪也跑来了。

二位叔叔跟王春生的爸爸是战友,年轻的时候一起参军,一起退伍回家,感情不错。

所以平时两家对王春生母子非常照顾。

两位壮汉一左一右架着杨慧兰回了家,然后用板车拉去了镇上的医院。

“春生,你别跟着了,回家等着吧,你去了也帮不上忙!”

刘叔叔说完,三人就走了。

王春生还惦记着地里的稻子没收,于是回过头,往地里跑去。

“春生哥,你干啥去?”

刘小军问。

“我去挑谷。”

“我去帮你!”

“我也去!”

刘小军和雷阿彪跟着跑了过去。

可是地里只有两副扁担,于是雷阿彪跑回家去拿。

“彪子,你拿扁担去哪儿?”

雷阿彪的妈妈询问。

“我去帮生子哥挑谷。”

雷阿彪拿起扁担就跑了。

“一会儿回来吃饭啊!”

雷阿彪的妈妈冲儿子喊道。

由于王春生的爸爸当队长的时候对乡亲们都很好,所以人缘很不错,对两个战友家更是照顾。

在穷苦的六七十年代,王队长家稍稍好过点,给了两家很多物质上的帮助。

对于深陷贫困的家庭来说,一点帮助就抵得上雪中送炭了。

两家的女人也知道感恩,跟杨慧兰好的跟亲姐妹似的,这些年对他们孤儿寡母也是能帮就帮。

三家的儿子住得近,从小在一起长大,王春生要大一岁,刘小军和雷阿彪每天在他屁股后面跟着,是他的小跟班。

三个人干活就快多了,等地里的稻子全挑到王家门前堆起来,王春生就钻进厨房做起了饭,心想,等妈回来饿了要吃的。

刘小军和雷阿彪也回家吃饭了。

饭还未熟,就听得屋外有人声。

王春生赶紧跑出来,却看到母亲又躺在板车上回来了。

两位叔叔轻手轻脚地把母亲从门口抬到了床上躺着。

“妈!

你咋样?

医生咋说?”

王春生关切地问。

“医生说是腰椎间盘突出,挺严重的,要去市里做手术。”

刘远山说。

“啥时候做手术?”

王春生问。

“俊兰,你先好好休息,我跟有福回去想想办法。”

刘远山没有回答,拉了拉雷有福,二人一同出去了。

王春生沉默半晌,说:“妈,饭该熟了,我去炒菜。”

杨慧兰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这顿饭王春生吃的很心酸。

母亲不能坐起身,只是把头垫高的一点,他一口一口喂母亲吃的。

王春生一边喂,一边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只觉得苦涩。

他看着妈妈被岁月折磨的脸,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他明白手术一定是一笔大开销,家里的情况是不可能拿出来的,刚才刘叔叔和雷叔叔肯定是回家凑钱去了。

可是他们家也都不宽裕。

前几年由于是五保户,学校给免了书本费。

但即便是一点杂费,家里也拿不出来,一拖再拖。

初中就这么读完了,可高中不免书本费了,学杂费也比初中贵。

马上要开学,本指望卖了稻子就能交上,可是现在……还是母亲的病要紧。

“咚咚咚”有人敲门,王春生打开门,是刘远山和雷有福来了,后面还跟着他们的老婆孩子。

六个人乌泱泱站满了一屋子。

王春生搬来几个板凳让大人都在床前坐下,他们三个小辈就站在一边。

“这些钱你拿着。”

刘远山把一叠钱递到杨慧兰手里,“还有这些。”

雷有福也递过来一叠钱。

“我家凑了240元,有福180元,一共是420元,明天先送你去住院,不够的,等稻子卖了再补。”

刘远山说。

“稻子也要留着当口粮的,这些钱都是你们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我不能……”杨慧兰将钱递出去。

“哎呦,俊兰,口粮哪吃的了那么多,你就收下吧,跟我们还客气啥呀!”

刘家媳妇说。

“就是!

赶紧做手术要紧,早做早恢复。

你还年轻,哪能不把身体当回事!”

雷家媳妇也说。

“是我拖累了你们,这些年没少给你们添麻烦……”杨慧兰边说边用袖子擦眼泪。

“俊兰,你这说的哪门子话啊?

那年饥荒,要不是春生他爸送吃的来,我们小军可能就饿死了。”

“可不是嘛,我家有福也多亏了春生他爸从战场上背下来,不然就被炸死了。”

听到两个姐妹说起丈夫生前往事,杨慧兰胸中的心酸与委屈再也止不住,捂着脸呜咽着哭出声来,惹得在座的各位都忍不住拭泪,又纷纷劝起来。

第二天杨俊兰就被送去了市医院,好在镇医院帮忙联系了市医院的车来接,不用躺在板车上长时间颠簸受罪。

刘远山两口子跟了去,男的可以帮忙跑腿、出力,女的方便照顾病人,雷家则留在家里,帮着割稻子,给孩子们做饭。

这是两家商量的办法,别说,还真不错。

刘小军和雷阿彪每天也跑到田里帮王春生干活。

三个年轻人在地里说说笑笑,累了就歇会,饿了去雷家吃饭。

王春生心里苦闷,幸好有两个小伙伴陪着,日子才没有那么煎熬。

小说《明明你也在这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