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晚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推荐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

全本小说推荐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

漫步冷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是作者大大“漫步冷风”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林尘朱元璋。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一朝穿越我成了明朝的一个小县令,还绑定了朝九晚五系统。只要正常上下班,每天按时休息,绝不加班,就能获得奖励。这不美翻了?可他偏偏穿在了这个官员一年只能休息三天的年代。“你们一年休三,关我一周休二什么事?小县令你管不着!”朱元璋知道后,直接气炸了!...

主角:林尘朱元璋   更新:2024-04-30 13: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尘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由网络作家“漫步冷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是作者大大“漫步冷风”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林尘朱元璋。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一朝穿越我成了明朝的一个小县令,还绑定了朝九晚五系统。只要正常上下班,每天按时休息,绝不加班,就能获得奖励。这不美翻了?可他偏偏穿在了这个官员一年只能休息三天的年代。“你们一年休三,关我一周休二什么事?小县令你管不着!”朱元璋知道后,直接气炸了!...

《全本小说推荐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精彩片段


“嘿,这条鱼够大的,少说也有五十斤。”

林尘喜出望外,朱元璋和朱标也看的有趣,只是没有多久,原本有着喜色的林尘,眼睁睁看着鱼竿直接断裂,然后那条鱼拖着浮标,直接跑了。

林尘目瞪口呆:“这也行?”

朱标哈哈大笑:“林兄,没想到坏在钓竿上。”

林尘无奈道:“可惜不是碳纤维钓竿,这种竹竿钓鱼,装备不好,嗯,肯定是这样。”

他又是转头看向朱元璋:“对了,之前让你上奏朝廷,说中都一事,有没有说?”

“林县令放心,已经说了,中都停止修建了,据说上位大怒,巡游中都时,砍了很多人的脑袋。”

林尘喜出望外:“那有没有专业工匠,弄几个到上元县来。”

“这倒是没有,上位让他们全回家了,林县令,你要这些工匠做什么?”

朱元璋眼中有着好奇,毕竟只是一群工匠而已,全国各地多的是。

林尘一脸淡然:“我想做些研发,看下能不能提升科技树,到时候等朱元璋死了,天下大乱之时,我也好有能力自保。”

朱元璋瞪大眼睛,你搁这咒我呢?

朱标此刻也是人麻了,这位上元县令,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不是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他看了一眼朱元璋,发现朱元璋在不断吸气,好像在让自己冷静。

林尘看着朱元璋跟抽风机一样,满是好奇:“老黄,你这是做什么,搁这抽风呢?”

朱元璋真的快要郁闷到吐血。

朱标连忙上前:“林县令,为何你会说,朱元璋他,去世之后天下大乱,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行了,这个就先不说了,走吧,带你们去吃饭。”

朱元璋内心跟猴子一样在抓,他现在是真的痛恨那些说话说一半的人。

“别啊林兄,你说完呀。”

林尘一边走一边道:“这有什么好说的,朱元璋他治下太严,估计是折了老朱家的一些运道,也或许是太子染了病,所以死得比较早,先他一步去了,随后孙子也死了,所以找不到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呗。”

朱元璋听得眼睛睁大,内心翻江倒海,朱标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林兄,这,这些你怎么知道?”

“我瞎预估的,不要当真。”

林尘打了个哈哈。

朱标也是道:“林兄,这些莫须有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传到朝廷耳朵里,你人头就没了。”

林尘点头:“是极,是极。”

朱元璋脸色这才算是缓和下来,这个县令,嘴巴真的是在乱弹琴,如果不是之前看他是治世之才,恐怕朱元璋也想动屠刀了。

三人到了酒楼,让小二上菜,随后朱元璋才谈及刘伯温的遗书。

“林县令,此前南京流传着刘伯温的遗书,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林尘拿起筷子,专心致志的干饭,头都没抬:“没听过,你说说。”

“刘伯温的遗书里,我认为啊,有三点是没问题,但有一点,我认为,他说错了,他说,藩王可虑,以后拥兵自重,必致祸乱,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些藩王,才是守护大明的屏障。”

林尘哦了一声,脸色平静,朱元璋皱着眉:“你就哦一声就完了?”

林尘擦了擦嘴巴:“老黄,你真是年龄大了,总是管得宽,不过也对,你们当御史的,可不就管得宽么,要我说啊,我是支持刘伯温的。”

朱元璋皱眉:“为何?”

“简单,藩王握有兵权啊,这还有什么其余原因,当皇帝能够震慑镇压这些藩王,那自然就不怕,可当皇帝能力不够镇压不住的时候,那麻烦可就来了,汉朝的七国之乱可就要来了。”

小说《穿越明朝:绑定朝九晚五系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大明开国,政务实在是太多了。

朱元璋让人发行宝钞后,倒是没有太管,但没想到,也就仅仅半月之后,朱标就是回来了。

“如何了?”

“父皇,出问题了,南京城百姓出现不满,他们抗拒宝钞,虽然官府一再三令五申,但还是有百姓在暗地里使用铜钱进行交易,并不采用宝钞,经过官府强行推行后,虽然使用宝钞了,但百姓反应,一个是过于繁琐,宝钞还需要到官府这边兑换,将铜钱换成宝钞,再就是面额过大,第三便是……”

朱标顿了一下:“便是宝钞过多,南京城中的物价已经涨起来了。”

朱元璋皱着眉头:“怎么可能?”

“是儿臣下令,多发行一些宝钞,此前林县令说若是多发行宝钞,便会引起物价上涨,儿臣想要验证一番,所以多发行了一些,没想到,被不幸言中。”

朱元璋问:“你这是为何?”

“父皇,上元县令此前说,宝钞发行十余年,官府无法掌控宝钞数量多少,只会滥发宝钞,儿臣只是做个试验,他所言非虚。”

朱元璋叹了口气:“但这又如何,宝钞还是得发行,不发宝钞,发生铜荒,国库空虚啊。”

朱标道:“父皇,咱们还是去上元县吧,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人有大才。”

朱元璋看着桌面上的奏折:“罢了,再去一趟,朕这些政务,也处理不完了,朕也正好有两个问题困扰,倒是想要去问问他。”

朱标笑道:“那父皇,咱们走?”

“走吧。”

……

上元县。

今日又是摸鱼,不对,今日又是上班时分。

林尘正在书桌上看书看得如痴如醉,这是朝九晚五上班抽到的奖励,系统也厚道,给他抽了一本网络小说。

正在此刻,朱元璋与朱标,穿着便衣,又是出现了。

徐伯笑着相迎,朱标拱手:“徐伯,我们前来见林兄。”

“快请进,请进。”

朱标与朱元璋进入大堂,只见到林尘一脸认真坐在座位上。

朱元璋好奇道:“贤弟为何在此看书?”

“我这不叫看书,我叫上班,上班时间,怎么能说成是看书呢?我这个叫汲取精神食粮,为大明百姓更好的奉献自己。”

朱元璋对他的话只信一半,而朱标笑道:“林兄,不若去喝几杯?”

“请不要在上班的时间诱惑我,我的宗旨是,上班时间认真上班,我要对得起朱元璋给我发的俸禄。”

朱元璋嘴角一抽,现在装都不装了,直接就直呼我的名字了?

朱标也是内心抽搐:“那林兄,何时下班?”

林尘看了看时间:“再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林尘准时下班。

“好了,下班时间到,黄兄,老哥,走啊。”

朱标与朱元璋都是一愣:“去哪?”

“不是说喝两杯吗,所谓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此刻不干饭,正待何时?本官要去祭奠一下我的五脏庙。”

朱标哭笑不得:“林兄,请。”

很快,又到了酒楼里。

朱元璋忍不住说道:“老弟啊,为兄看你处理政务时,好像无所事事,为何两次来都是如此。”

林尘淡定说道:“老哥,那是因为我刚上任的时候,累死累活,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你没见到,现在上元县治理好了,百姓能够自治,为什么还要我劳心劳力,官员就不是人了吗,官员就不能休息了吗?”

朱元璋只能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朱标给林尘倒酒:“林兄啊,家父意思是,林兄治理上元县的手段太高明了。”

林尘笑道:“还是你会说话,不像你父亲,你父亲在官场一定混得很不好没什么朋友吧?”

林尘这话,差点让朱元璋吐血。

他刚想反驳,可是仔细一想,似乎又没怎么说错,自己虽然身为皇帝,但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却没有。

见到朱元璋不回答,林尘微微一笑:“那就是没错咯,老哥你情商太低了,做人做事太过古板,不懂得圆滑是什么。”

朱元璋道:“官员各个都圆滑,都不是好官。”

林尘哈哈一笑,指着自己:“那你看我是好官还是坏官?”

“你是个另类。”

林尘摇头:“老哥你看事情太极端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既不是黑,也不是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圆滑与底线不冲突,儒家里还说外圆内方,这都不知道?”

朱元璋一愣,倒是笑道:“言之有理。”

林尘扔了一粒花生米到自己嘴中:“行了说吧,今天上门,又是什么事?”

朱标道:“林兄,你怎么知道我们有事找你?”

“都写脸上了,这还用猜?趁着我心情不错,快点问吧,我不指点你们几句,生怕你们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朱元璋现在都有些生气不起来,甚至有些林尘这种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习惯,反而是更能与对方推心置腹。

朱标将问题说了一遍。

“林兄,现在情况便是如此,这宝钞还仅仅是在南京城发行,就出现了如林兄预料的问题,敢问林兄,此事到底要如何解决?”

林尘嘿嘿一笑:“所以我说过,他朱元璋就是个乞丐,懂得锤子的治理国家?”

朱元璋差点一口酒喷出来,算了算了,这个林尘就这样,不和他计较。

“不过,还好只在南京城发行,没有扩散到其余地方,还算朱元璋聪明。”

朱标认真道:“还请林兄赐教。”

林尘慢悠悠说道:“实际上,这里面涉及比较复杂的经济学说,我说一个简单的法子吧,第一,纸币如果想要长久化,除了依靠朱元璋在民间的威信之外,还需要成立相应的部门,让它做到循环流通。

比如成立经济部门,专门研究发行多少宝钞,要储备多少宝钞,最好是让有术算基础的人来。再就是改革宝钞,将宝钞的面值改小,一个铜钱、两个铜钱、五个铜钱、十个铜钱的面值宝钞,将面值做小,这样百姓用起来才方便,再次,便是成立银行。”

林尘一边吃饭,一边说,而朱标飞快记录,越听,他就是眼睛越亮。

“敢问老弟,这银行是何物?”

朱元璋也是忍不住问道。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